1.诗经等古典诗词歌赋中带“喜”的语句有哪些1、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2、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 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4、得老加年诚可喜, 当春对酒 亦宜欢。 5、心中别有欢喜事, 开得龙门八节滩。 6、今朝欢喜缘何事, 礼彻佛名百部经。 7、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8, 喜逐行人至, 愁随织女归 2.于归之喜 是什么意思啊于归之喜”应该指女子出嫁之喜。 来历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诗经·豳风·东山》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羔羊执贽。 玉帛有辉。 百两集止。 之子于归。 宗姻风从。 娣侄云回。 祁阳顾之。 焕其盈闱。 ——《赠顾骠骑诗 思文》 陆云。 3.谁能告诉我《诗经七月》中,田畯至喜,的训诂意义啊,喜到底是什么田畯至喜:田官赶来吃酒食。 田畯(jùn):农官。 喜:请吃酒菜。 其实这个字是通假字,通“饎”(左右结构字,左边是“食”(不简化)旁,右边是“喜”),读音:chì。郑玄对这句注释为:“喜,读为饎。 饎,酒食也。” 这首诗理解可参考以下: 【原文】 七月 七月流火(1), 九月授衣(2)。 一之日觱发(3), 二之日栗烈(4)。 无衣无褐(5), 何以卒岁(6)? 三之日于耜(7), 四之日举趾(8)。 同我妇子, 馌彼南亩(9), 田畯至喜(10)。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11), 有鸣仓庚(12)。 女执懿筐(13), 遵彼微行(14)。 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15), 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16)。 七月流火, 八月萑苇(17)。 蚕月条桑(18), 取彼斧斨(19). 以伐远扬(20), 猗彼女桑(21)。 七月鸣鵙(22), 八月载绩(23). 载玄载黄, 我朱孔阳(24), 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25), 五月鸣蜩(26)。 八月其获, 十月陨萚(27)。 一之日于貉, 取彼狐狸, 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28), 载缵武功(29)。 言私其豵(30), 献豣于公(31). 五月斯螽动股(32), 六月莎鸡振羽(33)。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34), 塞向墐户(35). 嗟我妇子, 曰为改岁(36), 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37), 七月亨葵及菽(38)。 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39). 七月食瓜, 八月断壶(40)。 九月叔苴(41), 采茶薪樗(42),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围, 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43), 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 我稼既同, 上入执宫功(44)。 昼尔于茅(45), 宵尔索綯(46)。 亟其乘屋(47), 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48), 三之日纳于凌阴(49)。 四之日其蚤(50), 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51), 十月涤场(52)。 朋酒斯飨(53), 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54), 称彼兕觥(55), 万寿无疆。[1] 【注释】 (1)流:落下。 火:星名,又称大火。 (2)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3)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以下类推。 觱(bì)发:寒风吹起。 (4)栗烈:寒气袭人。 (5)褐(hè):粗布衣服。 (6)卒岁:终岁,年底. (7)于:为,修理。 耜(sì):古代的一种农具。 (8)举趾:抬足,这里指 下地种田。 (9)馌(yè):往田里送饭。南亩;南边的田地。 (10)田畯(jùn):农官。喜:请吃酒菜。 (11)载阳;天气开始暖和。 (12)仓庚:黄鹂。 (13)懿筐:深筐。 (14)遵:沿着。 微行:小路。 (15)蘩:白蒿。 祁 祁:人多的样子。 (16)公子:诸侯的女儿。 归:出嫁。 (17)萑(huán)苇: 芦苇。 (18)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条:修剪。 (19)斧斨(qiāng):装柄处圆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20)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 (21)猗(jī):攀折。 女桑:嫩桑。 (22)鵙(júe):伯劳鸟,叫声响亮。 (23)绩:织麻布。 (24)朱:红色。 孔阳:很鲜艳。 (25)秀葽(yāo):秀是草 木结籽,葽是草名。 (26)蜩(tiáo):蝉,知了。 (27)陨:落下。 萚 (tuò):枝叶脱落。 (28)同:会合。 (29)缵:继续。武功:指打猎。 (30)豵(zōng):一岁的野猪。 (31)豣(jian):三岁的野猪。 (32)斯螽 (zhōng):蚱蜢。动股:蚱蜢鸣叫时要弹动腿。 (33)莎鸡:纺织娘(虫名)。 (34)穹室:堵塞鼠洞。 (35)向:朝北的窗户。谨:用泥涂抹。 (36)改 岁:除岁。 (37)郁:郁李。 薁(yù):野葡萄。 (38)亨:烹。 葵:滑菜。 菽:豆。 (39)介:求取。眉寿:长寿。 (40)壶:同“瓠”,葫芦。 (41)叔:抬起。 苴(jū):秋麻籽,可吃。 (42)荼(tú):苦菜。 薪:砍柴。樗 (chū):臭椿树。 (43)重:晚熟作物。穋(lù):早熟作物。 (44)上:同 “尚”。宫功;修建宫室。 (45)于茅:割取茅草。 (46)索綯(táo):搓绳 子。 (47)亟:急忙。乘屋:爬上房顶去修理。 (48)冲冲:用力敲冰的声 音. (49)凌阴:冰室。 (50)蚤:早,一种祭祖仪式。 (51)肃霜:降霜。 (52)涤场:打扫场院。 (53)朋酒:两壶酒。飨(xiǎng):用酒食招待客人。 (54)跻(jī);登上。公堂:庙堂。 (55)称:举起。兕觥(sì gōng):古时的酒器。 [2] 【译文】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 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 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 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 把饭送到南边地, 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 黄鹏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 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 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 姑娘心中好伤悲, 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火星向西落, 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 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 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 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 我的红色更鲜亮, 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 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 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 猎取狐狸皮毛好, 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 继续操练打猎功。 打到小。 4.诗经 带熙的句子不一定要熙吖 诗经里美的句子可多了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6.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1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19.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5.诗经原话是“既”见君“子”。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① 鸡鸣喈喈。② 既见君子,③ 云胡不夷!④ 风雨潇潇。⑤ 鸡鸣胶胶。⑥ 既见君子, 云胡不瘳!⑦ 风雨如晦。⑧ 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注释】 ①凄凄:寒凉之意。 ②喈:古读如“饥”。“喈喈”鸡鸣声。 ③君子:女 子对他的爱人之称。 ④“云”是发语词。胡:何也。夷:平也。“云胡不夷” 就是说还有什麽不平呢?言心境由忧思起伏一变而为平静。 ⑤潇潇:急骤也。 ⑥胶:古读如“鸠”。“胶胶”,鸡鸣声。 ⑦瘳(音抽):病愈也。言原先 抑郁苦闷,象患病似的,现在却霍然而愈。 ⑧如晦:昏暗如夜也。已:止也。 【品评】 这是一首爱情诗。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情绪,是它的特点。全诗三章十二句, 每章开头两句都是写景。在这个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时候,这位 女子正在思念她的“君子”。那飘零的风雨宛如她纷乱的思绪,那晦暗的天色 就象是她惨淡的心境,而那杂乱的鸡叫更增添了心头的烦闷……。正在这时候, 她的“君子”来到了。这怎能不令她欣喜万分呢?见到“君子”,烦躁的心境 一变而平静了;见到“君子”,就象重病霍然而愈了。先前是那么抑郁苦闷, 后来是那么的欢喜!道富于戏剧性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热恋中的感情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