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心的现代诗冰心: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 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 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钱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36 天罡72 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到得我11 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0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几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冰心的所有诗集1. 《繁星》 (诗集)1923,商务. 2. 《春水》(诗集)1923,新潮. 3.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0,商务. 4. 《寄小读者》(通信集)1978,北新. 5.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1,开明. 6. 《南归》(散文集)1945,北新. 7. 《姑姑》(小说集)1987,北新. 8.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2,北新. 9.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10.《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11.《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12.《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13.《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14.《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15.《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小说集)1943,开明. 16.《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散文集)1943,开明. 17.《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诗集)1943,开明. 18.《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19.《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20.《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21.《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22.《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23.《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24.《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25.《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26.《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27.《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28.《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29.《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30.《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31.《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32.《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33.《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34.《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35.《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36.《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37.《只拣儿童多处行》1981,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38《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2000. 《山中杂记》在美国留学期间,患病在山中修养所创.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说《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编创. 翻译书目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檀迦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泰戈尔飞鸟集》,自译,1929. 《忆读书》预备年级第25课。 3.【冰心的诗(纸船)】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纸船》是诗人1923年8月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途中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中,后两者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思念母亲.思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容易流于空洞.而《纸船》构思新颖,采用了托物寓情的方法,说自己在海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纸船,从舟上抛到海里,纸船的去向不定,但诗人仍然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虽然明知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的身边,但她仍然祈求自己含着泪叠成的纸船,能够载着她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进入母亲的梦境.深切的感情加上奇特的想象,使这首诗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不管有没有相同的经历,这种诚挚而又忧伤的思念之情一样让人怅然不已. 冰心(1900—1999.2.28)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4.关于冰心的诗有哪些冰心的诗歌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具有温馨、和谐以及赞美人世间善与美的特点。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通信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0,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只拣儿童多处行》1980,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 确切时间不知道。 《山中杂记》在美国留学期间,患病在山中修养所创。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说《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编创。 冰心散文集:/book/s11/1775.htm。 5.冰心的诗关于看海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春水》之一五一: 浪花后 是谁荡桨 这桨声 浸入我深思的圈儿里了!《春水》之一七四: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赏析] 这是一首极富哲理的劝勉诗.诗歌开篇用呼告手法,采用倒装句式,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去“珍重的描写”自己的人生诗篇.不要懈怠,不要蹉跎.然后,用一拟人兼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原因,催人上进;因为“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啊!诗歌与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到此,我们耳畔会油然响起古代那位哲人震聋发聩的警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而扬鞭催马自奋蹄,勤勉地去抒写辉煌的人生.。 6.读书心得200字(关于冰心的文章和泰戈尔的诗)望霞听雨札记 ——读《泰戈尔诗选》有感 泰戈尔曾说:“我觉得我不能说我自己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这是显然的,诗人在我的中间已变换了样式,同时取得了传道者的性格.我创立了一种人生哲学,而在哲学中间,又是含有强烈的情绪质素,所以我的哲学能歌咏,也能说教.我的哲学像天际的云,能化成一阵时雨,同时也能染成五色彩霞,以装点天上的盛宴.”因为他的这段话,起了这个题目.因为几百年来我们总是在不停的正解或误解泰戈尔的诗.或许自以为望到了朝霞,却只是海市蜃楼;自以为听到了雨声,却只是浮生一梦.泰戈尔,必定只有泰戈尔自己才能注释. ——引子 一朵向日葵样的诗,然后终究汇成一片花海.他淡然安居,与梦境为邻.持笔,洗尽铅华,素衣出尘.他的诗篇是恬静与澄净的语言,若水,弱风,可收可放.天上的神是他眼中的童孩,他将诗与宗教结合为一体,云蒸霞蔚. 用颜色来比喻,我以为泰戈尔是那稍显浓郁的孔雀蓝.沉默高远,冗长孤寂.微微泛着蓝墨水的诗人香味.也像是泰戈尔飞过的那片天空,纯寂,没有留下他飞过的影踪. 第一次读他的诗,只觉得颠覆了诗在我心中的概念.泰戈尔同样描风画景,略略怅惘,却不绵长.中国的诗作总是绿了芭蕉红了樱桃般自艾自怨,强为说愁. 泰戈尔是春寒料峭时开的花,冷香浮动,讲梵,讲尘土,讲母亲,讲爱恋.一视同仁,梵渺小,尘土或许比他更伟大.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日耀的园中,那个时代将泰戈尔栽成一株恣意生长的葵.应该说,也只有那个时代才能成就泰戈尔,或者,也只有泰戈尔,才辉煌了那个时代. 泰戈尔在花影憧憧中轻歌,蛊惑了谁.谁又能知道,他吟哦的诗句下,是心若磐石的微笑,还是朱砂结了泪.都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他的光风霁月. 再一篇,或许又是他献上的敬意——那些献给法西斯的,“敬意”.刚强和嘲讽.义愤填膺.知道了,他不凄凄惨惨切切,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伤怀,他悲惋,这却成了他的金刚怒目. 或许没有谁再能像他一样,同情与祈祷的时候刚硬,批判与战斗的时候柔软.——却都充满力量,两种完全不同的力量. 普希金的诗带些童话格调,主基调却也雄健壮阔;拜伦触动到的是灵魂深处,只消一下便会撼动心魄;雪莱浪漫高贵,弥漫着纯净风雅.这些都不能用来形容泰戈尔.他虽然童心未泯,却是将神与孩子相互艳慕,折射的是更高格调的天人合一;他也小心的窥探触碰着你的心脏,却又自得的戏耍于自己的世界,他或许读得懂你,而你未必听得懂他的话语;浪漫的画景抒情也不乏其中,只多一份璨雅傲矜,就完全不同.泰戈尔所以留下来的东西,只有他能留下. 如果真的只能找一个词,我宁愿形容他还是一个孩子.精灵古怪的孩子.纯真,明是非,自然,真挚.其他的都是点缀,是因为这些,泰戈尔才得以成为泰戈尔. 我没有过多的点评他的诗.不想否认,那些深奥或许真的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正如我一直在重复的——只有泰戈尔自己才能解读泰戈尔.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木棉之间,捧一晶莹透亮的青色茶杯,微尝抹茶,默然阅读.其余的,不过是望霞听雨——说不定是海市蜃楼,说不定是浮生一梦. (自己选几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