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于诗句提出的问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登高》C《蜀相》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诗句。 A 岳飞 B 辛弃疾 C 陆游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中,“红”是指( ) A红色 B花 C树叶 “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天地 B天下 C天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A汉青 B汗青 C汗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A边关 B阴山 C燕山 2.你知道哪些关于提问题的名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3.含有疑问的诗句近试上张籍水部 朝代:唐代 作者: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绝句 作者: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作者: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4.表达“善于提问”的名言有哪些1.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5.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6.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7.“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苏格拉底 8.“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9.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10.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11.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勤学好问的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2、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5.提问题古诗的词1、借景抒情2、书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不堪”,不能。“盈手”,满手,一满把。 “佳期”,重逢之期,欢会之期。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梦中与你重相聚。 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意思。3、因为作者喜爱山野风光,第一句“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已经点明。 4、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爬到树上乘凉,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这是一幅悠闲的乡野画面。5、请注明是哪位诗人的村行,谢谢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6.有关担当的诗句有哪些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3.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5.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7.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1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1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14.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6.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7.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 18.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9.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__杜甫《蜀相》 20.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1.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22.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24.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5.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于谦《石灰吟》 2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27.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 2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李清照《夏日绝句》 29.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____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30.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佚名《长歌行》 32.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33.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____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3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郑燮《竹石》 3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6.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____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37.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8.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39.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____曹植《白马篇》 40.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____王勃《滕王阁序》 41.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____杜甫《阁夜》 42.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43.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4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___佚名《论语十二章》 45.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____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6.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____查慎行《三闾祠》 7.关于小问题造成大问题的名言或诗句有哪些1、小不忍,则乱大谋。 2、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贪小宜,吃大方。 5、拣芝麻丢西瓜,因小失大。 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7、不要因为错过夕阳而哭泣 那样你将失去更美丽的夜空。 8、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9、杀鸡取蛋。 10、“就是这么说,动物都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我们这一生也难以预知的,是一连串的小成功跟小失败加起来的。你得真心爱这一行才撑得下去。今天是姓孙的,明天又可能是别人。只有一样靠得住,就是你永不会觉得单调无聊。” 11、很多人不懂战略,老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有累坏自己。有些情况下,对敌方招式,根本应该佯作不知不觉,广东人叫做老鼠拉龟,让对方无从下手。倘若再咄咄相逼,又失大将风度,只有为之气结。 12、动则思礼,行则思义,细行不谨,必亏大德。计较小事,必失大体,仁厚贤让,必养大德。存忠孝心,行仁义事,非法不言,无道不行。去其傲心,温文恭顺,养其谦德,行无邪僻。人之可贵,品德是先,黄金垒千,不如一贤。 13、要学会不在意,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较真,别把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利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别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往往会因小失大,做人就要有”忍“的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