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兴起的原因宋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中国文化·宋词三百首(全部有注释和解说) /scwk/sc/300_1.htm 2.宋词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宋词兴盛的原因 清代潘德舆说:「词之有北宋, 犹诗之有盛唐。 」宋是词的兴盛时期, 上自帝王卿相, 下至倡优歌妓, 莫不竞作新声。据唐圭璋《全宋词》辑入两宋词人一千二百馀家, 词二万一千六百馀首。 可见, 宋代词人之多, 词作之富, 任何时代都不能与之比拟。 宋词兴盛, 大致有以下诸方面的原因: (1) 经济的繁荣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加强了集权制度, 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使国内局势较安定;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 北宋前期,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没有受到兵祸, 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2)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加普遍地发展。 (3) 文学本身的发展 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词在晚唐五代专门摹写闺情,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 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界狭窄,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才情的广阔天地。他们运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调, 表达著真挚而坦率的感情, 因此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 宋词的发展概况 北宋前期 北宋前期词坛的上层文人, 一般来说都是承袭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人的词风, 并无多少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词作家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柳永,苏轼等, 而以柳永,苏轼成就较突出。 晏殊词内容主要抒发歌乐宴饮以及惋惜时光流失的衰迟落寞之感, 其词作闲雅而有情思, 词风典雅清丽, 语言工巧, 音调和谐, 较有艺术特色。 其《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等, 都是为人传诵的名篇。 欧阳修词题材狭窄, 多写女子体态风姿,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交游饮宴等, 喜以俗语入词, 清新自然, 情意真挚缠绵, 其《踏莎行》最能代表这种风格。 张先词内容多写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 对都会生活也有反映。 他喜作慢词, 对词的形式发展有过一定的作用。 柳永词的出现, 使北宋的词风为之一变, 他在创作中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 以其朴素自然的词风, 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面貌, 还发展了慢词的体制, 对后来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轼对词作进行了革新, 以诗为词, 使词诗化,散文化,议论化, 扩大了词的题材, 提高了词的意境。其词意境豪放雄壮, 使北宋词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 为宋词开辟了一条健康而广阔的道路。 北宋后期 北宋后期词坛, 在意境,声律方面有所开拓。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是婉约派词人秦观,格律词派的始创者周邦彦, 其次是词风与秦观相近的贺铸。 秦观词内容多写柔情,男女恋情,离愁别绪, 亦有感伤身世之作, 如《踏莎行 郴州旅社》,《满庭芳 山抹微云》等, 皆感情真挚, 风格纤弱, 语言工巧, 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周邦彦精通音律, 能自度曲, 所作词格律法度极为精审, 为后世词人的轨范, 影响巨大。 贺铸词内容与词藻并重, 兼具婉约与豪放的风格, 为北宋后期重要作家。其作品多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 少数写人世沧桑与个人闲愁的作品较为出色, 如《青玉案》。 南宋前期 北宋末年, 北方女真贵族建立的金国, 占领了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偏安的小朝廷, 是为南宋。 为了维持偏安局面, 他向金国称藩称臣。当时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人民和士大夫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 这种伟大精神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 就汇成文学思潮中的爱国主义。 南宋前期的词作家不少, 较著名的有李清照,张元干,岳飞,陆游,张孝祥,辛弃疾,陈亮,刘过等。李清照是南宋初年的杰出词人, 其词婉约清新, 在她颠沛流离的晚年作品中, 有意兴阑珊的消极情绪和感伤调子, 也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辛弃疾是一个爱国志士, 他既有文才, 又有武略, 其词慷慨豪放, 唱出了处在民族危难中的一个英雄豪杰奋发激越的恻怀, 表达了当时人民反抗女真入侵者的愿望。辛词抒情,写景,记事,说理, 无往不宜, 可说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张元干词长於抒发悲愤之感, 为南宋爱国词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他的《贺新郎 梦绕神州路》,《石州慢 雨急云飞》等都是为人传诵的佳作。 其词豪宕悲壮, 直抒胸怀。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被奸相秦桧所陷害, 死於狱中。 其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是一首千古不朽的英雄诗篇, 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岳飞词风格粗犷, 音调激越, 感情真挚, 其他如《小重山 昨夜寒蛩》,《满江红 遥望中原》等, 也流传后世。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亦长於词。 其词内容多抒发强烈的爱国思想,杀敌报国的雄心, 及对腐朽朝廷的不满, 如《诉衷情》,《卜算子 咏梅》等。 3.宋词兴起的原因宋词兴盛的原因清代潘德舆说:「词之有北宋, 犹诗之有盛唐.」宋是词的兴盛时期, 上自帝王卿相, 下至倡优歌妓, 莫不竞作新声.据唐圭璋《全宋词》辑入两宋词人一千二百馀家, 词二万一千六百馀首.可见, 宋代词人之多, 词作之富, 任何时代都不能与之比拟.宋词兴盛, 大致有以下诸方面的原因:(1) 经济的繁荣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加强了集权制度, 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使国内局势较安定;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北宋前期,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没有受到兵祸, 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2)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加普遍地发展.(3) 文学本身的发展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词在晚唐五代专门摹写闺情,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界狭窄,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才情的广阔天地.他们运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调, 表达著真挚而坦率的感情, 因此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宋词的发展概况北宋前期北宋前期词坛的上层文人, 一般来说都是承袭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人的词风, 并无多少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词作家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柳永,苏轼等, 而以柳永,苏轼成就较突出.晏殊词内容主要抒发歌乐宴饮以及惋惜时光流失的衰迟落寞之感, 其词作闲雅而有情思, 词风典雅清丽, 语言工巧, 音调和谐, 较有艺术特色.其《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等, 都是为人传诵的名篇.欧阳修词题材狭窄, 多写女子体态风姿,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交游饮宴等, 喜以俗语入词, 清新自然, 情意真挚缠绵, 其《踏莎行》最能代表这种风格.张先词内容多写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 对都会生活也有反映.他喜作慢词, 对词的形式发展有过一定的作用.柳永词的出现, 使北宋的词风为之一变, 他在创作中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 以其朴素自然的词风, 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面貌, 还发展了慢词的体制, 对后来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苏轼对词作进行了革新, 以诗为词, 使词诗化,散文化,议论化, 扩大了词的题材, 提高了词的意境.其词意境豪放雄壮, 使北宋词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 为宋词开辟了一条健康而广阔的道路.北宋后期北宋后期词坛, 在意境,声律方面有所开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是婉约派词人秦观,格律词派的始创者周邦彦, 其次是词风与秦观相近的贺铸.秦观词内容多写柔情,男女恋情,离愁别绪, 亦有感伤身世之作, 如《踏莎行 郴州旅社》,《满庭芳 山抹微云》等, 皆感情真挚, 风格纤弱, 语言工巧, 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周邦彦精通音律, 能自度曲, 所作词格律法度极为精审, 为后世词人的轨范, 影响巨大.贺铸词内容与词藻并重, 兼具婉约与豪放的风格, 为北宋后期重要作家.其作品多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 少数写人世沧桑与个人闲愁的作品较为出色, 如《青玉案》.南宋前期北宋末年, 北方女真贵族建立的金国, 占领了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偏安的小朝廷, 是为南宋.为了维持偏安局面, 他向金国称藩称臣.当时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人民和士大夫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 这种伟大精神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 就汇成文学思潮中的爱国主义.南宋前期的词作家不少, 较著名的有李清照,张元干,岳飞,陆游,张孝祥,辛弃疾,陈亮,刘过等.李清照是南宋初年的杰出词人, 其词婉约清新, 在她颠沛流离的晚年作品中, 有意兴阑珊的消极情绪和感伤调子, 也有强烈的爱国思想.辛弃疾是一个爱国志士, 他既有文才, 又有武略, 其词慷慨豪放, 唱出了处在民族危难中的一个英雄豪杰奋发激越的恻怀, 表达了当时人民反抗女真入侵者的愿望.辛词抒情,写景,记事,说理, 无往不宜, 可说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张元干词长於抒发悲愤之感, 为南宋爱国词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他的《贺新郎 梦绕神州路》,《石州慢 雨急云飞》等都是为人传诵的佳作.其词豪宕悲壮, 直抒胸怀.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被奸相秦桧所陷害, 死於狱中.其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是一首千古不朽的英雄诗篇, 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岳飞词风格粗犷, 音调激越, 感情真挚, 其他如《小重山 昨夜寒蛩》,《满江红 遥望中原》等, 也流传后世.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亦长於词.其词内容多抒发强烈的爱国思想,杀敌报国的雄心, 及对腐朽朝廷的不满, 如《诉衷情》,《卜算子 咏梅》等.南宋后期南宋后期, 统治集团因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相对稳定而更加习於苟安。 4.简要分析:宋词能够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宋词繁荣之原因简要概括为外部内部两大方面,如下:一、国家统一、经济之发展是宋词繁荣的社会原因,即外部原因。 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形势,由于全国统一,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当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矿业、造船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采茶、酿酒业的日益兴盛,又促使商业经济愈趋繁荣,雕板和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对文化传播更是起着直接的影响。 宋初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改革了币制,整顿了税制,还改进了以首都汴京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使之成为“八方争凑,万国咸通”(《东京梦华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宋王朝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还提倡纲常名教、等级名分,命窦仪裁定《三礼图》,和岘订正“雅乐”,企图礼乐维持帝王尊严。 同时还企图利用娱乐来消弭反抗,对于流行民间的“俗乐”亦在留意搜求,并不予以排斥。当时民间娱乐,可称是多种多样,勾栏瓦肆,演出多种技艺;茶坊酒楼,竞唱各种新声。 汴京本是五代时的旧都,曲子词在五代时就已流行,如花间派词人和凝就被人称为“曲子相公”。宋初,这种新起的曲子词在民间,在文人学士手中蔓延起来。 宋初在削平各割据小国后,获得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妓,“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文献通考· 乐考》)。他们集中到京师,呈献来自各地民间的精湛技艺,并与汴京的艺人交往切磋,这对各种乐曲的创作、提高和传播起着很大的作用。 新创作的乐曲和原有的旧曲又都需要新词,除了民间无名氏的制作外,还有文人参加这一工作。《避暑录话》就记载了柳永“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宋词就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不断发展着。 北宋交替,靖康之耻一直铭刻在汉民族的心中,渴望恢复成为人们的主旋律。 但以高宗赵构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偏安一隅。因而文人们纷纷慷慨悲壮一发于词。 宋金对峙渐趋稳定,大宋尚有半壁河山,江南一带沃土千里,物产丰富,水陆交通发达,临安成为著名都市,经济亦发展起来,出现了回光返照的局面,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都沉醉于升平之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宋初的以词来“娱宾遣兴”在此时又得以发展。 二、市民阶层的兴起,影响到社会的审美心理之变化,人们把兴趣由欣赏诗文而转到欣赏宋词中来亦是宋词繁荣的内部原因,分为三个小的方面:1、从宋人的特殊心态看宋词之繁荣 词在晚唐五代就成为歌舞宴前“助娇娆之态”、“娱宾遣兴”的玩乐手段。花间词人的词无不缕金错采、描红吐翠。 在人们的心目中“词为艳科”,妖艳甚至被认为是词之为词的本性所在,“不着些艳语,又不似词家体例”(沈义父《乐府指迷》)。因此“诗庄词媚”成为当时人们的普遍的思维定式。 这种思维定式也影响着宋代词坛。 既视词为“小道”,又如此喜欢写它,似乎矛盾,其实这是宋人特殊心态的反映。 宋代是个封建伦理空前强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君臣逸乐、享受成风的时代。作为统治阶级,他们必须忠君爱国,克尽职守,必须维系伦理纲常,一副正人君子脸孔,而作为统治阶级中的成员,荒淫享乐又是其本能欲望。 他们一面要做一个道貌岸然的君子,一面又要沉湎声色。要维系这种心理平衡,唯一的办法是叫人格分裂,造成阴与阳两个自我,带来正统与邪艳两种创作。 因此他们要说理论道时就找来传统的言情抒志的诗,要渲泄自己的不可抑制的情与欲时,就找来不避浮艳的“诗余”,这种双层人格,这种特殊的心态,就是宋人既鄙弃艳词又不遗余力制作艳词的原因。也正因为统治阶级大力制作与提倡,也刺激了词的发展,带来了词的繁荣。 它终于没因为观念上的鄙弃而终了它的生命,反而显出勃勃生机。2、宋词之繁荣,是文学内部规律所致。 正如诗进入盛唐时期,其体式虽经晚唐五代,但仍刚具备,正是文人施展创造性的有利时机。“他们不能诉之于古文的情绪,他们不能抛却了的幽怀愁绪,他们的不欲流露而又压抑不住的恋感情丝,总之,即他们的一切心情,凡不能写在诗古文辞之上者无不一泄之于词”3、宋词的始终没有成为正统雅文学,也是它长足发展的一个原因。 在我国文学史上,统治阶级对唐以前的几种文学以儒家思想为依据作了封建正统的解释:起于民间的《诗经》被冠以“成人伦、美教化”的“先王之教”;屈原的楚辞被树为“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典范,汉大赋的“讽一劝百”被认为大有利于世;唐代文文,是“贯道之器也”。至此“诗言志”、“文以贯道”的儒家正统文学的道统形成,诗文也取得了正统地位。 而宋词虽经过文人染指,也虽经过东坡的提高品位的努力,但它一直未成为正统(虽然也不全是宋元明清的俗文学),是“小道”、“诗余”、诗文成为正统,“言志”、“贯道”的要求范围着它,使它走向狭窄,使它日趋老化、保守,宋词的非正统化从反面刺激了它在民间的泛滥,刺激了它的发展。它可以写进各种各样的题材,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言志”“贯道”的老态龙钟的诗文反而在它面前显得步履蹒跚了。 这从宋词发。 5.唐诗和宋词的区别何在,形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有哪些词是一种 音乐 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词在古代一开始是歌词,配上曲是可以唱的,词牌名就是曲目,同一首曲可以配很多词,但是对应于同一词牌名的格式是不变的,所以写词通常叫做填词.词的句子字数是根据曲调唱法的具体需要来的,长短不一,所以词又叫长短句,但是对押韵要求挺高,因为对词的音乐感要求很高 唐诗主要是指唐朝人写的诗,他们写的诗通常都是五言和七言的(就是同一首诗里每句话都是七个字,或五个字,并且同一首诗里每个句子的字数一样,但是,唐初早期的诗还没有达到或要求那么严格,李白的将进酒就长短不一,)讲究对仗工整,韵法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