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小重山》的意思岳飞《小重山》赏析 岳飞词《满江红》豪放十足,另一首词《小重山》则婉约有加。 《满江红》以壮怀激烈而著称,慷慨激昂,英雄气色横溢,是其早年之作。《小重山》则是他多年征战并受掣肘时惆怅心理的反映,是用一种含蓄蕴藉的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有人评论岳飞的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用“一种壮怀能蕴藉”来评论《小重山》的艺术风格,可谓切中肯繁。 所谓“一种壮怀能蕴藉”指的是岳飞的《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调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表达抗金报国的心志,却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 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 下阙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 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 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昨天夜里冬蛩止不住的鸣叫声将我从遥远的梦境中惊醒,已是三更时分起来独自绕着阶亭前行外面没有人声,窗外月色胧明头发白了也是因为没有实现功名的缘故旧山上的松竹已经长大变老了,它们不愿意抗金志士就这样放弃(以此来意会出诗人无法实现北上抗金收复旧山河报以忧国忧民却又无可奈何的思想)想将心中的报负志向用琴声表达出来但是没有知心的朋友,把弦弹断了又有谁来听呢? 2.韩元吉的“霜天晓角”这首词如何鉴赏此词虽名为题咏山水之作,却是因词人有感于时局而发,流露出他对祖国河山和历史的无限热 爱。 此词被很多人认为是咏采石矶的名篇。 采石矶,位于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内西南七公里的翠螺山麓。 原名牛渚矶,因相传古时有金牛 出渚而得名,又在东吴时因这里盛产采石而更名为采石矶,沿用至今。 它与南京的燕子矶和岳阳的 城陵矶合称为“三矶”,历来都是防守长江的兵家必争之地。 词的上阕,采用于动态中描写的手法。作者根据不同的位置,观赏不同的美景。 起句“倚天绝 壁,直下江千尺”,气势就不凡。先是站在采石矶的正面,作者抬头仰望,只觉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 立一般。 实际上,采石矶海拔并不高,只有一百三十一米,只因横空而来和截江而立,方显得格外奇 峻。待作者登上峰顶的蛾眉亭后,低头俯瞰,便又是另一番景致。 只觉高达千尺的悬崖,逼向长江。 这开头两句,一仰一俯,一上一下,雄伟壮丽,立体感十足。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作者远望四周,从远景到近景,又见东、西梁山(亦名天门山) 似两弯蛾眉,矗立于西南。 于是词人联想到:黛眉不展,宛似凝愁含恨。 其实,这都是作者的情感影 射,以情来写景。 作者究竟有何忧愁呢? 韩元吉一直主张抵抗金兵,恢复河山,但反对轻举冒进。 他愁的应该是金兵进逼,南宋当局抵 抗不力,东南不保;恨的是北宋覆亡,如今还有故土丧失。 “几时极”三字,把这惆怅之情扩大加深, 只能用时间的无穷来表达心中无限情绪。 如果说,上阕是由景生情,那么,下阕就是以情来写景。“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暮,点明时 间,兼渲染心情的暗淡。又正值风起潮涌,急骤非常,风鼓潮势,潮助风威。 虽然词人并没有明说此 景的喻意,但人们从中完全可以体会词人内心强烈的爱憎之情。 酒阑,表示人已清醒;塞笛,即羌 笛,军中乐器。 当羌笛声四起之时,作者在想些什么呢?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词人不禁想起了李白。 这不仅因为李白在历史上跟采石矶 发生过密切关系,曾写过有关采石矶的名篇,在人民口头还流传着许多浪漫以至神奇的故事,如捉 月、骑鲸等。 而且李白一生希望能为百姓和国家做出贡献,能像东晋谢安那样“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 但他雄心壮志还未实现,最后病死在当涂,葬于青山之上,至此已数百年。 而今但见青山之外,远空烟岚缥碧而已。 韩元吉虽然身任官职,但奸臣当道,空有一番志向却无处 施展。 读者从缥碧的远烟中,已能充分领悟到他此刻的激愤心情了。 3.宋词《小重山》的意思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朝代:宋代作者:岳飞原文: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译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译文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消晨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4.霜天晓角.梅 知道什么意思吗《霜天晓角》是词牌名,《梅》是在《霜天晓角》词牌下的词的题目。 写《霜天晓角·梅》的作者很多,相对著名的是范成大的。如下: 霜天晓角 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小题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 小题2:“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小题3:“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同即可)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