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丹顶鹤忠贞的诗句

1.描写丹顶鹤的诗句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代鹤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2.关于丹顶鹤的诗词

【诗词·唐风宋韵】潇湘夜雨·丹顶鹤

绰绰神姿,婷婷仙骨,头镶一点朱砂。

清霜素羽洁无瑕。

居浅泽,闲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齐霞。

堪可谓,当今儒雅,绝代风华。

天涯,曾化令威归去①,何处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却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旧址;扎龙地③,今日新家。

无奈处,南迁北徙,不比腊梅花!

[注]①晋·陶潜《搜神后记》说,辽东人丁令威外出学道,千年后化鹤归来。②武昌黄鹤楼,有仙人乘鹤远去的传说。③扎龙: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

丹顶鹤的故事

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

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

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啊~~~~啊~~~~

七律 题丹顶鹤

雪羽朱冠芦荡间,百禽谁享寿千年?

临池顾影翩翩舞,迎日腾云款款翻。

清唳一声传广宇,昂身独立待群仙。

寒林寻觅丹砂顶,惊露凌风万里天。

浪淘沙 丹顶鹤

晚照落汀间,

鹤舞金滩。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顶女娲轻一点,

可鉴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无铅。

知音三两伴余年。

踏月衔云飞去也,

天外飞仙。

3.形容仙鹤的诗句

描写鹤的诗句

1、“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

2、“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

3、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院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唐·韦庄《题许仙师院》

4、“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5、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宋·苏轼《醉落魄/一斛珠》

6、“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

7、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

8、阴云不肯放朝阳,雾雨真成作早霜。窗静网丝萦棐几,壁疏虫语撼藜床。故人秦越自肥瘠,世事鹤凫随短长。病不衔觞惟觅句,不须吟咏转凄凉。——宋·赵蕃《偶书》

9、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10、玉芝观里王居士,服气餐霞善养身。夜后不闻龟喘息,秋来唯长鹤精神。容颜尽怪长如故,名姓多疑不是真。贵重荣华轻寿命,知君闷见世间人。——唐·白居易《赠王山人》

11、“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

12、“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

13、“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

14、“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

15、“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

16、“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17、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宋·陆游《自诒》

4.关于丹顶鹤的诗句有哪些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代鹤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5.关于丹顶鹤的诗词有哪些

1.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2. 《送上人》

唐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3. 《失鹤》

唐 韩偓

正怜标格出华亭,况是昂藏入相经。

碧落顺风初得志,故巢因雨却闻腥。

几时翔集来华表,每日沈吟看画屏。

为报鸡群虚嫉妒,红尘向上有青冥。

4. 《代鹤》

唐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5. 《郡中见群鹤》

唐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6.赞美仙鹤的诗句

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出自:唐代崔颢《黄鹤楼》

解析:意思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此句是诗中颔联,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出自:唐代李白《蜀道难》

解析: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自:唐代刘禹锡《秋词》

解析:意思是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诗情飞上云霄。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4、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出自:唐代贾岛《宿山寺》

解析:意思是高山绝顶之上来人稀少,松树像孤独的野鹤一样在高处站立着。“高松鹤不群”,写独鹤单栖高松之上。鹤为仙禽,青霄遗举,不于鸡鸳为伍,本即离尘脱俗,益以古刹旁之高松,巢在其上,倍显其了无俗气,卓尔不群。

5、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出自:唐代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解析:意思是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云”与“鹤”本来已不是俗世凡物,何况还是“孤云”与“野鹤”,这样超尘脱俗之物在人世是留不住的。因此诗人诙谐地说岂向人间住。

7.描写丹顶鹤的诗句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代鹤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8.赞美“仙鹤”的诗句有哪些

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2.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禹锡《送上人》

3.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白居易《代鹤》

4.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郡中见群鹤》

5.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刘禹锡《鹤叹二首》

6. 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刘禹锡《鹤叹二首》

作者简介:

7.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9.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z/q769998729.htm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