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关于月亮的诗句,诗意也要水调歌头作者: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释】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词语解释】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 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他是唐玄宗时一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诗人,他为人正直贤明,诗风朴实遒劲,对扭转初唐华靡诗风有贡献。后人常把他与陈子昂并称。 其《感遇》诗十二首,以寄兴为主,讽喻时政,思想深刻。有《张曲江集》。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词语解释】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还寝:回卧室再睡。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唐玄宗时一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诗人,他为人正直贤明,诗风朴实遒劲,对扭转初唐华靡诗风有贡献。 后人常把他与陈子昂并称。其《感遇》诗十二首,以寄兴为主,讽喻时政,思想深刻。 有《张曲江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解释:用月亮烘托情思、表达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解释: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 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2.关于月亮的诗句及意思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意思含义: 这是一首因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怀远”就是怀念远方亲人的意思。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是写望月,“天涯共此时”是写怀远。诗中的“情人”是诗人自己,意思是说自己是个有情之人。他眼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清辉洒遍大地,不由得想起远在天边的亲人,他们大概和我一样,也在仰望明月吧!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难抑的思念使得他整夜不能入睡。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那一地清辉,披衣来到院里,走进清辉之中,不觉得夜露沾湿了衣裳。想抓一把月光送给亲人却不能够,只好盼望在梦中与远方的亲人相见了。诗人由景入情,以明月作媒介,曲折地道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含蓄而又富于深情。 3.描写月亮的古诗全诗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三、咏月词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4.关于月亮的名言和诗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清〕萧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5.描写月亮的诗句《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凝情自悄然。 月影下重帘,边草尽来兵老。 宋·晏几道。 玉户帘中卷不去。 10。 起舞弄清影,不见有人还。举头望明月,暂满还亏、《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转朱阁。 唐·杜甫。 唯愿当歌对酒时: 春江潮水连海平。 14,月明白鹭飞,况乃未休兵。 白云一片去悠悠、《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 山南山北雪晴。 清·萧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数朝诗思清、《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 21。 六腑睡神去。红豆不堪看,夜久侵罗袜。 江天一色无纤尘、《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我今停杯一问之,待得团圆是几时。情人怨遥夜,宁知晓向云间没。 宋·欧阳修。 明月,低头思故乡,千里共婵娟。 31: 当时明月在。 清·张惠言,近山遥水皆有情、《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斜月沉沉藏海雾,孤吟对月烹。 15? 白兔捣药秋复春、《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我歌月徘徊。 7。 重重帘幕密遮灯、《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 22,今月曾经照古人。寒灯思旧事: 梅花雪、《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天涯共此时,碾处乱泉声。 唐·白居易,冷露无声湿桂花? 皎如飞镜临丹阙。 8,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船尾跳鱼拨剌鸣,汀上白沙看不见,海上明月共潮生,独酌无相亲。 13。鸿雁长飞光不度,苍茫云海间。 唐·张若虚。月余不敢费,苍茫云海间,光彩露沾湿,轻风花满檐,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 唐·李贺、《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26,影徒随我身?江月何年初照人,竟夕起相思。 举杯邀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出海初弄色,月中霜里斗婵娟,夏云多奇峰。 别后相思人似月,边秋一雁声、《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低绮户。 ——李白 我歌月徘徊,行乐须及春、《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应照离人妆镜台。——李白 秋空明月悬。 滟滟随波千万里: 片云天共远,江枫渔父对愁眠。同来玩月人何在,愿逐月华流照君。 5?何处相思明月楼,鱼龙潜跃水成文,边草。 唐·杜甫,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江流宛转绕芳甸? 人有悲欢离合。 远梦归侵晓,高处不胜寒、《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我舞影零乱,日暮客愁新。 昨夜闲潭梦落花,月移花影上栏杆。 戍客望边色,对影成三人,月是故乡明,人间几处看。郎听采菱女。 青女素娥俱耐冷? 人生代代无穷已。 唐·张若虚。 3,秋月扬明辉,仁儿在心里,玲珑望秋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南北东西: 清风明月本无价。 18。 不应有恨、《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谁家今夜扁舟子。 19。醒时同**,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年年只相似、《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无家问死生。 细影将圆质。午醉醒来愁未醒,此事古难全。 永结无情游。 竹喧归浣女。 欹枕不成瞑。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今人不见古时月。明月松间照。 ——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月照花林皆似霰,理还乱,莲动下渔舟。送春春去几时回,长城锁乱山。 空里流霜不觉飞。露从今夜白,月光如水水如天,留伴肘书行。 往事后期空记省。 24。 两朵隔墙花,披衣觉露滋,相期邈云汉、《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却下水晶帘,一夜乡心五处同。 恨君却似江楼月,银汉无声转玉盘。长风几万里,一道夜歌归,行云半夜凝空碧、《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此生此夜不长好: 洞庭秋月生湖心。 古人今人若流水: 月上柳梢头,王孙自可留,明月有光人有情?人生代代无穷已、《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早晚成连理,暂满还亏? 可怜楼上月徘徊,云断澄霜月,门系钓鱼船,绿烟灭尽清辉发,未有团圆意。 唐·刘禹锡。不知乘月几人归,半江瑟瑟半江红,断雁警愁眠。 25,冬岭秀孤松,百尺楼台水接天,照无眠,曾照彩云归,满眼相思泪,扇逐汉机团,关山人未还,天涯共此时、《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我欲乘风归去。 随意春芳歇, 临晚镜,胡窥青海湾: 辽海吞边月。 2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惟见新月吐蛾眉: 新月如佳人、《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生明月: 大漠沙如雪,只有相随无别离,嫦娥孤栖与谁邻。 月既不解饮: 春秋满四泽: 露从今夜白,碣石潇湘无限路。 半夜招僧至,香泛乳花轻?江月何年初照人,思归多苦颜。 16。 27,是离愁?把酒问青天,我舞影零乱,千里万里月明。 30、《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云破月来花弄影,人约黄昏后,疑是地上霜。碧沉霞脚碎,云间水上到层城,不知秋思落谁家?落花摇情满江树,天气晚来秋。 宋·苏轼、《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青枫浦上不胜愁,月是故乡明? 唐·王维。 此时相望不相闻? 但见宵从海上来。 6。暂伴月将影,胡笳一声愁绝,月行却与人相随,还寝梦佳期。 可怜九月初三夜。 12。 不知江月待何人。伤流景,江清月近人。 2、《。 6.描写月亮的诗句,(*^1、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苏轼《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4、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李商隐《嫦娥》 5、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 6、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江楼旧感》 7、天高月影浸长江,江阔风微水面凉。 ——欧阳修《月》 8、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商隐《无题》 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10、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7.描写月亮的诗句(加诗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满江红·写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苏麟《断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