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引用古诗词的文章 写得好点的 初一水平春暖花开,蜗居长沙度假的我不由想找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读,翻开家中尘封的书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本《古诗一日一首·春》不禁进入我的眼帘。 《古诗一日一首·春》封面上“古诗一日一首”这六个瘦劲明快的行草书,出自书法家周慧珺之手,难怪气韵不凡。书并不厚实,薄薄五厘米,淡绿的封面,几笔兰草素描,雅致极了。全书收录了91首历朝历代春歌,从1月1日到3月31日的每个春日里每天一首,而童年的我读这些春歌时的无忧之容,已如全书百来页纸张般泛黄,甚至是脆薄得令人不敢触碰。 第一首古诗是《乐府诗集》里的《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我小的时候,喜欢缛丽、绮靡的文风,年长后,却发现古代民歌却是以极简单、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像南朝《古诗十九首》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那么晓畅的诗句,却将男女之间最柔肠寸断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春歌》也不例外,句句白话,而“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让人感受到一股早春的盈盈暖意。 读《古诗一日一首·春》,内心里,我在重温自己的童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分明还记得当年小学老师是怎样一字一句地教我们读这些古诗,我们又怎样用稚嫩的声音背诵着这些古诗。中国人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往往也是从这些古典诗词而来,柳树发芽,我们便会想到“二月春风似剪刀”;梅花开了,我们会想到“暗香浮动月黄昏”;纵是落红飞舞,我们也会想到“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从小生活在都市,幼时看田园诗,仅仅是想象中的一幅美景而已。现在看田园诗,却别是一番感慨。《古诗一日一首·春》里,宋诗人王庭珪的《二月二日出郊》,云:“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垄高低紫燕飞”,极令我心旷神怡。都市喧嚣中的我们,困于俗务,眼前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而烟村、黄鹂、麦垄、紫燕,似乎早已远离我们的视野。我的心飞跃在古诗里,在田园诗歌中找寻到若许淡泊宁静。 在翻阅《古诗一日一首·春》中,我无意间看到了自己抄写的一首古诗,即唐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想,一定是崔护与面若桃花的少女失之交臂的爱情故事打动了我,所以八九岁的我才会用歪歪扭扭的字记下这首诗吧。也不知什么缘故,《古诗一日一首·春》一书中没有收录这首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鸪声里雨如烟”,一边读古诗,一边赏春,恰便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乔宗玉)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百花争艳、草木萌发、鸟语花香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动人。当我一次次地翻开古诗书,我发现诗人们描写的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在孟浩然的笔下,那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啼叫就是春天的歌声;在张志和的眼里,桃花、流水、鳜鱼成了春天的主角;在贺知章的笔下,春风又如一把剪刀,裁剪出纤柔的嫩叶,修剪出碧玉般的树干;在白居易的心中,春天就是绿如蓝的江水,就是江水边烂漫的野花;而在高鼎的诗中,春天是活泼天真的孩童,他们放学归来放纸鸢,旺盛的精力,浩荡的春风,灿烂的笑容,展现了大地一片盎然的春色。 这些丰富多彩的诗歌,无一不描绘了迷人的春天。然而当你细细品味,他们笔下春天的内涵又各不相同。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神来之笔展现了他对春天的珍惜和怜爱;杜牧的《江南春》不遗余力地描写了千里江南的啼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但这些春天的元素已是昔日的辉煌,如同过眼云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些故事、那些遗憾让人掩卷长叹。而在《忆江南》中,白居易则直抒胸臆地表达出他对江南——他生活过的地方的热爱。是啊!春天是美的,故乡的春天永远最出众! 这就是诗歌中光芒四射的春天,精练的概括,朗朗上口的韵律,丰富的意境让我如痴如醉。每当我背诵起这些古诗,我就像是沉浸在浪漫的花海,这就是学习的乐趣,这就是知识的海洋!我在这海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成长,我要更上一层楼! 2.引用古诗词的美文【美文】你说 你说帘外海棠,锦屏鸳鸯; 后来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你说笛声如诉,费尽思量; 后来茶烟尚绿,人影茫茫。 你说可人如玉,与子偕臧; 后来长亭远望,夜色微凉。 你说霞染天光,陌上花开与谁享; 后来烟笼柳暗,湖心水动影无双。 你说彼岸灯火,心之所向; 后来渔舟晚唱,烟雨彷徨。 你说水静莲香,惠风和畅; 后来云遮薄月,清露如霜。 你说幽窗棋罢,再吐衷肠; 后来风卷孤松,雾漫山冈。 你说红袖佯嗔,秋波流转思张敞; 后来黛眉长敛,春色飘零别阮郎。 你说暗香浮动,刹那光芒; 后来玉殒琼碎,疏影横窗。 你说良辰美景,乘兴独往; 后来红尘紫陌,雪落太行。 你说赋尽高唐,三生石上; 后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你说玉楼朱颜,飞月流觞迎客棹; 后来幽谷居士,枕琴听雨卧禅房。 你说高山流水,客答春江; 后来章台游冶,系马垂杨。 你说锦瑟韶光,华灯幢幢; 后来荼靡开至,青苔满墙。 你说天地玄黄,风月琳琅; 后来月斜江上,云淡天光。 你说兰舟轻发,西楼月下忆姣娘; 后来江湖两忘,只影天涯踏秋殇。 你说幽谷听溪,寻芳清岗; 后来落花丁零,水涸潇湘。 你说霜冷长河,蒹葭苍苍; 后来伊人何在?孤坐未央。 你说月洒寒江,玉柱琼梁; 后来冷镜残钩,三更榻凉。 你说梦呓故园,桃花水里游鸳鸯; 后来千山暮雪,老翅几回自奔忙。 【如果有用请采纳吧~~】 3.引用古诗词写的作文1. 月儿圆圆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皎洁而清冷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丽极了。 蓝灰色的夜空将朵朵靓丽的白云映成了浅紫色,将那些活泼可爱的星星拥进她温暖的臂弯,将月儿衬托得更加皎白、更加明亮、更加丰满。是嫦娥姣好的脸庞,是玉兔雪白的身体,还是芬芳的桂花?“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中秋的月儿啊,你真引得我浮想联翩。 中秋之夜,凉风习习,一股酣畅淋漓的诗意向我们袭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你真的为了长生不老而偷吃了灵药吗?“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玉兔,你捣的药是给谁吃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儿,你真的是王母娘娘的镜子吗? 中秋的月儿有许多种情怀。有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念之情,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孤独忧愁,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也有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四海为家的豪情。 一到中秋节,香甜可口的月饼总是不会被遗忘。金色的外表,像一轮小巧玲珑的月亮,静静地散发出淡黄色的光芒,像是要沁出来,让人垂涎三尺。轻轻地咬一口,清香便溢满了口齿,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了,吃完一个仍然意犹未尽。我想,这便是月亮的味道,团圆的味道吧。我们有幸做了一回“天狗”,品尝了“月亮”,也算是饱了口福。 我回望夜空,忽然看见远处有几个红点在闪烁,温柔地飘浮着。啊,是孔明灯。我闭上眼睛,静静地许了一个愿:希望来年,月亮依旧这么圆,这么亮…… 2. 最是书香能致远 指尖穿越泛黄的书页,稚拙的笔迹洒尽童年的酸甜苦辣。嗅着墨迹的清香,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撞击着我的心。幸福,对我来说就是那缕缕书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书中那缤纷的世界,淡泊,宁静。所以,它才能“致远”。书中的精彩随处可见,我沉醉其间,不亦乐乎。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愁和那曲《武陵春》,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愁竟是这般浩荡,如同一江的春水,却终是只能无言地向东流去。倚窗而立,口中吟诵她的词,心中别有一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滋味。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诗,让我的心飞向战场。“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那声感情交纵复杂的“虞兮虞兮奈若何”的长叹,我心中百味陈杂;“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的飒爽英姿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一时间,他们的身影在眼前交替,渐行渐远。噢,还有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蓦然间,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情感在我胸中弥荡开来······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幸福还是那缕缕书香······ 我永远也忘不了书给我的启示,因为我知道:最是书香能致远。 sorry,只有600字的。。。。。。如果要其它作文我可以试试: 我的小伙伴 或 触景生情的文章。 注:姐才小学! 4.求 引用了诗句的作文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 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 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们在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 人们都说,人生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样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应有的丰富多彩。 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价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 点评 这位考生对所给寓言的寓意把握准确,所拟题目“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由自然界的胡杨及“人生亦如此”提出观点后,采用的是层进式结构,以屈原、李白、陶渊明、苏轼等人为实例,事理结合,层层深入地阐明了论点,例证丰富,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另外,诗句的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优美流畅。 5.引用古诗文的文段荷 在历代诗文中很常见,有人赞其清香,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人赞其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莲,已成为谦谦君子的象征之一。 古人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琴’‘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任含塞北情’,远方游子,异地求学或奋斗者,须于佳节时给家人以问候,报之以平安,亲情之大,莫不过如此。愿诸位能有所发展,敢竭鄙怀,畅书短引,一言具付,四韵具成,请洒翻江,各倾路海云尔,以求互勉。 身在他乡思故乡,独令思乡更茫茫。 天寒雁渡堪垂泪,月落莺啼欲断肠。 世事难料愿如意,幽忧忘怀莫彷徨。 前路多艰需努力,吾辈来日定辉煌。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我喜欢豪放中透出柔情的苏东坡,虽是“千骑卷平冈”,也低吟“惟有泪千行”的王氏。 我喜欢激进中透出闲淡的辛弃疾,虽是“眼前万里江山”,也自吟“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翁媪;我喜欢飘逸中透出责任的李白,虽是“但愿长醉不复醒”,却也悲叹“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征夫;我喜欢朦胧中透出所指的李商隐,虽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但也讽言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 结识古仁人,我敬佩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情; 结识古仁人,我深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痛心。 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6.引用古诗文有什么作用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诗句的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直接嵌入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7.引用了大量古诗词的高中优秀作文犹忆书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