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少林寺的诗句宋之问( 656年?~712年),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曰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邱。 游少林寺 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 褚朝阳,唐诗人,曾登天宝进士第。 飞阁青云里,先秋独早凉。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 空间指归路,烟处有垂杨。 少室晴雪送王宁 李颀(690-751),颇有诗名,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嵩山采菖蒲者 李白(此仙不用多说了吧) 神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元丹丘歌 李白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赠嵩山焦炼师 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东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风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铭骨誓相学。 2.有关少林寺的诗句幸少林寺应制 宋之问( 656年?~712年),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曰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邱。 游少林寺 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 褚朝阳,唐诗人,曾登天宝进士第。 飞阁青云里,先秋独早凉。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 空间指归路,烟处有垂杨。 3.推荐几首关于“少林寺”的诗句1. 游少林寺 沈佺期(唐)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2. 《少林寺》 宋之问(唐)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曰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邱。 3.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唐)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4. 少室晴雪送王宁 李颀(唐)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5. 登少室山寺 褚朝阳(唐)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曙阴迎曰尽,春气抱岩流。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邱。 4.关于“少林”的诗句有哪些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时天竺僧人跋陀由西域跋涉而来,得到虔信佛学的孝文帝的礼敬。跋陀见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的嵩山很像一朵莲花,便有意在"花"中立寺,孝文帝遂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供养跋陀。后来又过了三十余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广罗弟子,传授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祖师。 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东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风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铭骨誓相学。 少室晴雪送王宁 李颀(690-751),颇有诗名,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游少林寺 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草堂者,盖因自然之溪阜,前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构,后加茅茨。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叶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闲。谷神同道,此其所贵也。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词曰:山为宅兮草为堂,芝兰兮药房。罗蘼芜兮拍薜荔,荃壁兮兰砌。蘼芜薜荔兮成草堂,阴阴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读金书兮饮玉浆,童颜幽操兮不易长。《嵩山十志十首·草堂》卢鸿 5.写少林寺的诗句唐太宗当时还写下了脸炙人口的诗句: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饰。 造山丽如符,长流禁似带。 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1、少林寺 是处由来初地,会心都契法源。 岩是水出嵌隙,路转人度松门。 少林名自少室,是一是二堪参。 忽座壶中天半,下临万壑千岚。 俯仰似沾花雨,布施非为福田。 幽门自彼无俗,山林于我有缘。、 少林寺 丁星缀紫茸,烂漫纷红叶。 北山鲜移文,西域饶梵筐。 少室本同名,跋陀倘能接。 少林寺 禅室坐清秋,诸天云上头。 一心何挂碍,万景自纷投。 无暇搜佳句,惟教纪胜游。 山庄看已近,墙外石泉流。 望少林寺 半天楼上开窗户,万螃丛中望少林。 云际梵音常缥缈,松悄塔影自森沈。 欣于所遇何空色,乐在其间足古今。 笑我闲愁经半岁,何妨一晌空尘心。 6.关于嵩山的诗句王维 《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嵩 山 清/顾炎武 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 石开曾出启,岳降再生申。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馨。 岂知巢许窟,多屗济时人。奉和宋次道游嵩十五韵 宋/刘敞 嵩峰三十六,皆在青云端。 宿昔望见之,恨不生羽翰。卷脔尘土中,日月如波澜。 迩来老将至,更觉行路难。闻君谢车徒,选胜穷峰峦。 幽深每独往,神异多所观。若有真仙子,羽衣白玉颜。 吹笙烟雾中,举手留盘桓。信非人间境,邈与时俗恋。 顾怀平生旧,慰以逍遥篇。三复想在目,令人愧衣冠。 处世阔且疏,幼舆亦有言。一丘与一壑,自谓无间然。 安得从君游,解缨弄云泉。昏昏岁复晏,相望空长叹。 嵩山十二首 宋/欧阳修 公路涧 驱马渡寒流,断涧横荒堡。槎危欲欹岸,花落多依草。 击汰玩游鯈,倒影看飞鸟。留连爱芳杜,渐下西峰照。 拜马涧 昔闻王子晋,把袂浮丘仙。金骏于此堕,吹笙不复还。 玉蹄无迹久,涧草但荒烟。二室道 二室对岧峣,群峰耸崷直。 云随高下起,路转参差碧。春晚桂丛深,日下山烟白。 师英已可茹,悠然想泉石。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系马青松阴,蹑屣苍崖路。 惊鸟动花林,空山答人语。云霞不可揽,直入冥冥雾。 玉女窗 玉女不可邀,苍崖郁岧直。石乳滴空窦,仰见泬寥碧。 徙倚难久留,桂树含春色。玉女捣衣石 玉女捣仙衣,夜下青松岭。 山深风露寒,月杵遥相应。灵踪杳可寻,片石秋光莹。 天 门 石径方盘纡,双峰忽中断。呀豁青冥间,畜泄烟云乱。 杉萝试举手,自可阶天汉。天门泉 烟霞天门深,灵泉吐岩侧。 云湿颢气寒,石老林腴碧。长松暂休坐,一酌烦心涤。 天 池 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俯窥不可见,渊默神龙护。 静夜天籁寒,宿客疑风雨。三醉石 拂石登古坛,旷怀聊共醉。 云霞伴酣乐,忽在千峰外。坐久还自醒,日落松声起。 峻极寺 路入石门见,苍苍深霭间。云生石涧润,木老天风寒。 客来依返照,徙倚听山蝉。中 峰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 一径林杪出,千岩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游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赠嵩山焦炼师 并序 李白 嵩丘有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妇人也。 又云生 于齐梁时。其年貌可称五六十。 常胎息绝谷。居 少室庐。 游行若飞。倏忽万里。 世或传其入东海 。登蓬莱。 竟莫能测其往也。余访道少室。 尽登 三十六峰。闻风有寄。 洒翰遥赠。二室凌青天。 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 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 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 ( 鹅蕊一作蛾药 ) 屡读青苔篇。 ( 青一作古 ) 八极恣游憩。 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 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 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 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 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摇。 ( 裳一作衣 ) ( 飘摇一作萎蕤 ) 凤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 下顾东方朔。紫书傥可传。 铭骨誓相学。 7.描写嵩山的诗句(名句)送李滁州 唐 白居易 君于觉路深留意,我亦禅门薄致功。 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 白衣卧疾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 谁道三年千里别,两心同在道场中。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唐 杜牧 饯酒载三斗,东郊黄叶稠。 我感有泪下,君唱高歌酬。 嵩山高万尺,洛水流千秋。 往事不可问,天地空悠悠。 下山歌 唐 宋之问 下嵩山兮多所思, 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 君再游兮复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