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少林寺诗经

1.诗经上有关嵩山的名言

游嵩山,找天蚨。

天蚨园是嵩山原生态农家乐一站式旅游服务第一品牌庄园!客房住宿: 嵩山南麓,少室山下,天蚨园里,黛瓦白墙,绿树环绕,是您游玩之余最好的休憩场所。一杯清茶,一份清幽,一份宁静!凉风习习,清风自窗外吹入房间,清爽无比,不是空调胜似空调。

倚窗眺望,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青山滴翠,秋季满山红叶,冬季白雪皑皑,有着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观。天蚨传说更让您领阅故事的传奇。

本园设有田园型大床间、双人间、三人间: (带有太阳能淋浴、独卫、空调、有线电视、网线等), “游住青山碧水旁,紫藤半掩小轩窗。”宁静的天蚨园,整洁干净的房间非常适合您和家人在游玩之后好好休息一下! 交通导航:1. 自驾车:永登高速→郑少洛高速→登封西(汝州方向)出口→(下高速后向前直行约2分钟)→三皇寨景区旅游公路入口→三王庄村口大界碑处(三岔口)→左拐10米→右拐向西200米→天蚨农庄。

(至登封的高速公路只有三条:郑少,洛少,永登)2. 公共交通:新郑机场→郑州民航酒店(坐机场大巴15元)→郑州火车总站→郑州客运中心站(火车站广场正对面)→坐“郑州﹣登封”的高速大巴(注意:买票时千万不要买到少林寺的票,而是要买去登封的票,不能坐“郑州﹣少林”的中巴,8:30的车中午你也到不了少林寺)→登封客运总站→天蚨农庄专车接送→天蚨农庄。

2.为什么和尚住的地方要叫少林寺

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的五**下,对少室山,群山环峙,众峰耸立,溪水环流,林木茂盛,景致幽雅。

佛教界称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 因寺座落于少室山阴的丛林之中,故名。

正如清景日眕《说嵩》云:"少林者,少室之林也"。 跋陀到少林寺后,长住于此传授小乘佛教。

不乘是以自解脱为目的的早期印度佛教。当时前来少林寺求法的达数百人,高足弟子有慧光、僧稠等人。

跋陀传法之后,传灯转移,并不继续发展。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漂洋过海到中国,途经广州、南京,然后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寺院逐渐扩大,僧日益增多,少林寺名重一时,成为禅宗祖庭。

禅宗是佛教的一派,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其宗旨是"明心见性,一切皆空"。 禅宗修道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达摩曾在少林寺后五**上的石洞里终日面壁了九年,由于年深日久,身影投于石上,留下千古传颂的"面壁石",现在少林寺内还有达摩的面壁影石。达摩在少林寺修行多年,并于北魏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佛寺遍天下,北周武帝时采纳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下令禁止佛、道二教传流,当时少林寺也不能幸免,僧众流亡严重。北周大象年间,静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复行佛、道二教,并重整少林,同时将少林寺改名为陟岵寺。

到了隋代,当隋文帝即位后,颇重佛教,于是在开皇初年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少林寺田地一百顷为寺院庄园,少林寺从此成为一个拥有百顷良田的大庄园。隋末唐初,少林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优厚封赏,赐田地千顷,水碾一具,参战僧人也各有封赐。

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也成了李唐最高统治者经常驾临游幸之所,如高宗、武则天不断到少林寺游幸,每次都有封赐,并对少林寺大加增建。到了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甚为兴盛。

元明时期少林寺仍很昌盛。元初,世祖命福袷和尚主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

福裕主持少林时,创建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金碧辉煌,殿宇一新,僧徒云集演武礼佛,"众常两千"。后福裕被元帝追封为晋国公。

明王朝建立后,少林寺的殿宇楼阁屡经修葺,并有所增建。 嘉靖时因寺僧抗倭有功,明朝皇帝又大规模地修整了寺院,寺院并享有明朝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

清朝初期,少林寺也颇为兴盛,康熙亲自为山门及大雄宝殿书写匾额;雍正时创建山门;乾隆皇帝还亲临少林,夜宿丈室,写下众多的诗词、匾额。清末以后,少林寺屡遭兵燹战火,特别是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大火延续四十余天,寺内建筑文物毁环严重。

少林寺从山门到千佛殿,从塔林到达摩洞,从初祖庵到二祖庵,寺内的楼台建筑、佛像雕塑、殿宇壁画、钟磬铸造、栏柱雕绘、台阶石砌、碑刻诗画、古塔石坊等皆为文物古迹之精品,少林寺因而成为中外游客广为游览的海内名寺。正如唐代裴?凇痘侍漆栽郎倭炙卤分兴档模?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道场,兹为胜殿。

" 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国家拔巨款对少林寺大加整修,恢复和修缮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和文物,并美化了环境,增添了设施,从而使千年古又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局面。 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为常住院,是寺中住持及众执事僧们进行佛事活动和起居的地方,也就是人们所通称的"少林寺"。

常住院依山而建,中轴建筑共为七进,即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和千佛殿,两侧还有六祖殿、紧那罗殿、东西禅堂、地藏殿、白衣殿等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

3.少林寺和尚为何救李世民

决定历史行为的不是道德,也不是精神,而是利益。

这一点,原始文献倒是讲得很清楚,并没有多少想像的空间。这个答案就在《鹿鼎记》所引的李世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的那几句原话上,即"深悟机变,早识妙因"这八个字上,但这八个字说得比较婉转含蓄,唐开元十六年(728)七月十五日所立的裴?y所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则说得较为直接明白,是因为王世充"窥觎法境"、"将图梵宫",少林寺的庙产柏谷坞已被王世充据为"轘州",少林僧人自然心有不甘,而且兵荒马乱,施舍较少,庙产既失,斋粮都成问题,更何况王世充虎视眈眈,大有吞并少林的企图,当此之际,除了帮助唐军打败王世充以求自保之外,实已别无他途。

至于"救李世民",那是根本没有的事。李世民作为唐军主帅,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自己深入敌后,所以少林僧人确因助唐有功而受赏,但并非是"救李世民",而是"助李世民",是"助"而不是"救"。

4.少林寺的来历

北魏时,有个印度沙门和尚来到中国,当时的孝文帝对佛教很敬重,就同意给那个和尚设立禅林,那个和尚很喜欢嵩山的环境,因此就在那儿修建了寺院,这寺院就取名为“少林寺”。

少林寺现代化生存内幕 3年前,“探索”频道拍了一个关于释永信的短片,片中把“少林方丈”竟然翻译成“少林CEO”,而对释永信的这一称谓,逐渐被公众所接受。 CEO释永信操盘:新生还是毁灭 少林寺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2005年4月26日,文化部传出消息: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美誉的少林功夫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落选。 “少林寺的无形文化遗产,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资格和评选标准,一旦申报成功,对及时、有效地保护少林功夫的源头和根基有着积极作用。

少林功夫如果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对这一传统文化体系将是有利机遇。”此前,被称作“少林寺操盘手”的释永信方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现的信心十足。

从2004年年初开始,少林寺就开始了一系列被视为惊人的举动,被外界普遍认为是申遗的热身活动。 当年2月18日,少林寺院内的立雪亭开始动工修缮,这标志着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少林寺整修工程正式启动。

这场被称为少林寺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大修”对寺内几乎全部的殿宇都进行了不同程度地修复,部分楼台甚至拆除重建。 当年7月,中断700余年的“少林药局”得以恢复,并将从不外传的千年秘方公之于众。

紧接着,少林寺更是出人意料地将《易筋经》、72绝艺、点穴功等少林武功秘笈以及修炼方法通过网站向全世界公开。 这一系列运作立刻起到应有的轰动效应。

少林功夫的申遗程序也随之顺利启动,一切都按照预先设想的步骤在发展。 落选的结局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少林功夫申遗落选的消息出来后,采访方丈释永信变得困难起来。“方丈真的很忙,刚从外地开会回来,现在又在参加另一个会,你们还是找钱大梁吧。

”接听释永信手机的人自称是他的司机,他十分委婉地拒记者的采访。 钱大梁,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此次少林功夫申遗工作。

4月29日晚上11点钟,周末报记者几经周折终于“逮”住了正在广州出差的钱大梁。 “关于申遗落选的事也没什么可说的。

我们到目前为止也没接到任何形式的通知,我也是从媒体上看到的。况且对我们来说,申报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至于以后的事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对于申遗落选,钱大梁似乎不愿多谈,但一说到少林寺、少林功夫,他立刻又来了兴致,在他看来,不管申遗能否成功,释永信所掌管的少林寺依然还是那个名声远扬的少林寺,少林功夫也依然备受欢迎。 持相同观点的人还有释延鲁,这位少林寺武术陪训队总教头也坚信方丈释永信正带领少林走着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少林文化和少林精神也将随之广为传播。

的确,申遗的落选似乎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但是,透过少林功夫申遗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方丈释永信的革新思路,在他的操盘下,近20年来少林寺走着一条大胆甚至有些另类的道路。

一个喜欢破旧创新的方丈 释延鲁不止一次地强调:“师父虽然比我大不了多少,但他是我最敬重的人。” 在提到释永信的时候,释延鲁就自然加快了自己的语速,他说:“你没有见过我的师傅,他有点胖。

1981年就来到了少林寺,1987年就开始担任少林寺的住持了。 ”接着,释延鲁非常连贯地说出了师父的经历:“说来师父与佛家的渊源很深。

在他皈依的那一天,正好白马寺海法方丈来到少林寺。海法方丈和师父也认识,就做了他的引进师,师爷行正大师则做了师父的剃度师,并赐他法号为永欣。

当年的少林寺一片破败,只有孤零零几个大殿,香火也不旺盛。 因此,师父必须得种地养活自己。

他年纪轻轻便承担起了挑粪、担水、种地的活儿。1984年,师爷让师父负责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他老人家处理日常寺务。

1987年,师爷圆寂了。师父就很自然地继承了师父的衣钵,担任了住持,全面主持寺院工作。

” 在释延鲁眼里,师父是一个很喜欢破旧创新的人。“1996年,他在国内寺院中第一个建立起自己的网站,那会儿国内好多人还不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儿呢;第一个把少林功夫搬上舞台的是他,他又第一个用舞台剧的形式包装少林功夫。

当时,师父运用一些关系请到了国际上顶尖的作曲、舞美和导演,导演还得过奥斯卡奖。 ”当记者打开少林寺主页的时候,确实被它的成熟和漂亮所打动了。

“师父没有事情就喜欢上网,他也鼓励我们要多多接触网络,跟上时代的步伐。” 释永信的创新还不止在网络上,释延鲁说:“我现在带领的武僧团就是师父组建的,可以说,这个是非常成功的,在世界各地都有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听师父说,他的下一个计划是到世界各国的首都广场表演少林功夫,并准备与好莱坞合作,在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推出一台少林功夫剧目。”释延鲁又大笑了起来,“他真是敢想,我算是彻底佩服他了。

中国僧人去世界闻名的赌城登台演出,此前有谁能想像得到?师父说,拉斯维加斯是赌城,也是旅游胜地,世界各国最好的节目都会去那里表演,那里聚集了一大批顶尖的艺术人才,。

5.少林寺的所在地为什么叫“少室山”

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气势磅礴,犹如横卧的巨人,古人说"嵩山如卧",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们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学者们也在这里建立书院,隐士们也在这里沽名钓誉,寻找做官的捷径,而今人们则在这里寻幽觅古,饱览大好风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活动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号称天下之中。相传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兴封禅。汉武帝登山时,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今有万岁峰;唐朝武则天封嵩后,改县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为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建有72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