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枯草飘飞的诗句

1.描写枯草的诗词

1、枯草曾沾雨露恩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

2、枯草被西陆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

3、北风动枯草

刘长卿

《从军六首》

4、朔风萧萧动枯草

刘长卿

《疲兵篇》

5、枯草似无人

卢纶

《过司空曙村居》

6、枯草净无烟

卢纶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

7、细碎枯草多兰荪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8、石缝衔枯草

贾岛

《访李甘原居》

9、风收枯草定

许棠

《送李左丞巡边》

10、闲向斜阳嚼枯草

李家明

《咏卧牛(元宗游后苑,登台,见牛晚卧美荫。》

11、家童烧枯草

苏轼

《东坡八首(并叙)》

12、野火烧枯草

苏轼

《荆州十首》

13、天山八月霜枯草

陆游

《道室杂咏》

14、枯草霜花白

陆游

《霜月》

15、但悲鬓色成枯草

陆游

《武昌感事》

16、枯草老牛噍

陆游

《夜兴》

17、满庭枯草闭柴门

陆游

《一钱》

18、萤火出枯草

当代

钱钟书

《新岁见萤火》

19、士气欲如枯草死

方回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

20、萧飒枯草中

方回

《西斋秋感二十首》

21、燃枯草带硝

方回

《喜刘元煇再至用前韵二首》

22、墙头枯草半青黄

方岳

《秋热》

23、枯草生秋田

方岳

《送俞尉》

24、枯草闹风雨

黎廷瑞

《杂感六首》

25、至今山下无枯草

林季仲

《郊行感怀》

26、区区枯草宁有知

刘黻

《喜雨呈赵使君》

27、百芳变枯草

梅尧臣

《鸡冠花》

28、鹘翻枯草去

释文珦

《西风》

29、余雪沾枯草

司马光

《虎牢关》

30、寒风偃枯草

宋伯仁

《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

31、家僮烧枯草

苏轼

《东坡八首》

32、野火烧枯草

苏轼

《荆州十首》

33、潜发枯草萌

苏辙

《立冬闻雷》

34、柳色犹枯草正腓

王珪

《柳河馆》

35、认得打围枯草际

王镃

《胡地曲》

36、世事荣枯草短长

王镃

《暮秋寄仙洲舍弟》

37、枯草但平芜

许月卿

《挽番阳戴如曾贡士母金氏》

38、夜然枯草昼服箱

岳珂

《玉唾壶》

39、想当枯草穷秋时

赵汝譡

《遗虎皮谢》

2.描写枯草的诗词

1、枯草曾沾雨露恩唐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2、枯草被西陆唐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3、北风动枯草唐刘长卿 《从军六首》4、朔风萧萧动枯草唐刘长卿 《疲兵篇》5、枯草似无人唐卢纶 《过司空曙村居》6、枯草净无烟唐卢纶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7、细碎枯草多兰荪唐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8、石缝衔枯草唐贾岛 《访李甘原居》9、风收枯草定唐许棠 《送李左丞巡边》10、闲向斜阳嚼枯草唐李家明 《咏卧牛(元宗游后苑,登台,见牛晚卧美荫》。

11、家童烧枯草宋苏轼 《东坡八首(并叙)》12、野火烧枯草宋苏轼 《荆州十首》13、天山八月霜枯草宋陆游 《道室杂咏》14、枯草霜花白宋陆游 《霜月》15、但悲鬓色成枯草宋陆游 《武昌感事》16、枯草老牛噍宋陆游 《夜兴》17、满庭枯草闭柴门宋陆游 《一钱》18、萤火出枯草当代钱钟书 《新岁见萤火》19、士气欲如枯草死宋方回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20、萧飒枯草中宋方回 《西斋秋感二十首》21、燃枯草带硝宋方回 《喜刘元煇再至用前韵二首》22、墙头枯草半青黄宋方岳 《秋热》23、枯草生秋田宋方岳 《送俞尉》24、枯草闹风雨宋黎廷瑞 《杂感六首》25、至今山下无枯草宋林季仲 《郊行感怀》26、区区枯草宁有知宋刘黻 《喜雨呈赵使君》27、百芳变枯草宋梅尧臣 《鸡冠花》28、鹘翻枯草去宋释文珦 《西风》29、余雪沾枯草宋司马光 《虎牢关》30、寒风偃枯草宋宋伯仁 《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31、家僮烧枯草宋苏轼 《东坡八首》32、野火烧枯草宋苏轼 《荆州十首》33、潜发枯草萌宋苏辙 《立冬闻雷》34、柳色犹枯草正腓宋王珪 《柳河馆》35、认得打围枯草际宋王镃 《胡地曲》36、世事荣枯草短长宋王镃 《暮秋寄仙洲舍弟》37、枯草但平芜宋许月卿 《挽番阳戴如曾贡士母金氏》38、夜然枯草昼服箱宋岳珂 《玉唾壶》39、想当枯草穷秋时宋赵汝譡 《遗虎皮谢》。

3.形容枯草的成语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苍翠欲滴 苍翠:深绿。

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草木皆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草木俱朽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

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草木萧疏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

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草木愚夫 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

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出处:《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 春风化雨 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摧枯拉朽 枯、朽:枯草朽木。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摧朽拉枯 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清·昭连《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大地春回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

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六章:“楼三室的对联,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

’横额是:‘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

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二回夹注:“阴历正月初三日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故诹吉于初四日。”

东风化雨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风兵草甲 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风靡一时 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出处:秦牧《幻想的彩翼》:“《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就是一个例证。” 夫荣妻贵 荣: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

指丈夫光荣,妻子也随之尊贵。 出处:《仪礼·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荟萃一堂 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绝其本根 本:草木的根。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拉枯折朽 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同“摧枯拉朽”。 拉朽摧枯 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同“摧枯拉朽”。 人非草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同“人非木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荣华富贵 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

形容有钱有势。 出处:《管子·重令》:“而群臣必通外请谒,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稚也,谓之逆。”

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山童石烂 指山无草木,石头腐烂。

比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声情并茂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头童齿豁 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

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万古长春 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

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望风披靡 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粟。”

蔚然成风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4.冬日枯草的诗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遗虎皮谢 作者:赵汝譡 (宋) 龙岩县令亦好奇,腊月赠我生虎皮。霜牙电睛已寂寞,鹊形剪斑犹陆离。

最珍肩脊不受箭,须爪皆具无缺亏。革工入手硝使熟,软可寐藉忘其威。

想当枯草穷秋时,风皞谷震落日低。岂知与世玩文采,叹息摩挲为赋诗。

送俞尉 空山十日雨,茅屋无炊烟。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

荒寒数家聚,生理尤堪怜。 频年岁不入,枯草生秋田。

春深麦犹稚,米斗直万钱。悲哉几斛愁,博此半釜{上衍下食}。

前村老翁姥,语笑何由缘。问知好官人,发廪不我朘。

常时有司吝,宁肯圭撮捐。官来剖私量,不受吏舞权。

中流一壶济,空复宽眼前。高轩忽予过,剪韭相留连。

九华元老苍,归袖何翩翩。官无高与卑,为政要可传。

使我一念存,所至民瘼痊。常平吾故人,问俗惟初搴。

为言民戚休,毋可诿老天。吾方屏田庐,不敢驰书笺。

并声绝宣城,倘寄晴云篇。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