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集两首诗诗中要出现山**这个地名1、山**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出自《忆江南旧游二首 其一》唐·羊士谔; 2、不识山**,听鸡更忆君。——出自《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唐·杜甫 3、冷烟残水山**,家家拥门黄叶。——出自《齐天乐 其四 赠秋崖道人西归》宋·王沂孙; 4、茂林修竹山**。千载谁重到。——出自《虞美人 其三 上巳席上》宋·叶梦得; 5、顿移岩壑山**,竞秀争流一席间——出自《题赵有翼丛桂小山》宋·仲并; 6、人犹安道族,景是山**。——出自《戴村》宋·刘敞; 7、月明雪霁山**,尚想王郎乘兴来。——出自《山阳宝应道中与汪信民兄弟洪玉父杜子师张益中日夕过从自过高邮不复有此乐也因作此诗寄怀》宋·吕本中; 8、兴入山**,诗如历下亭。——出自《游西宫有感》宋·吕本中; 9、遥怜夜月山**,还有扁舟乘兴人。——出自《和张主簿喜雪》宋·吕声之; 10、重门深闭,忘却山**。——出自《蓦山溪 其一 和雪》宋·何梦桂; 11、分明水墨山**,只欠冰溪雪月光。——出自《鹧鸪天 送客至汤泉》宋·李洪; 12、滞不求通任布衣,山**上玩春晖。——出自《有感》宋·苏泂; 13、城边绿树山**,水际朱扉夏禹祠。——出自《戏咏山阴风物》宋·陆游; 14、山**上霜天好,安得相从赋早梅。——出自《寄溧阳周丞文璞周寄诗卷殊可喜》宋·陆游; 15、山**上柳如丝,策蹇悠悠信所之。——出自《自近村归》宋·陆游; 16、一夕山**,真成白玉京。——出自《雪》宋·陆游; 17、山**上秋风早,却见神仙小自然。——出自《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二首 其一》宋·陆游 18、我家山**,湖水淡空濛。——出自《病中怀故庐》宋·陆游; 19、正当十月时,我行山**。——出自《道上见村民聚饮》宋·陆游; 20、千岩万壑在何处,山**中无好怀。——出自《夜过越上不得游览》宋·范成大; 2. 有山**这三个字的门古诗如下,望采纳: 《山**中》宋·楼钥 昨夜山阴古道中,蕺山直上最高峰。 今朝更踏山**,却向云间认八松。 《雪》宋·陆游 一夕山**,真成白玉京。 衰残失壮观,拥被听窗声。 《有感》宋·苏泂 滞不求通任布衣,山**上玩春晖。 每逢到处花开谢,转觉人生万事非。 《僧舍小山三首·其二》宋·晁冲之 爱此聚沙戏,知自法王孙。 一运郢斤手,都无禹凿痕。藤梢未挂壁,荷叶欲生盆。 笑问山**,潜通何处付。 《鹧鸪天·十月南闽未有霜》宋·李洪 十月南闽未有霜。 蕉林蔗圃郁相望。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录醑,泛沧浪。白沙翠竹近温汤。 分明水墨山**,只欠冰溪雪月光。 《虞美人·一声鶗鴂催春晚》宋·叶梦得 一声鶗鴂催春晚。 芳草连空远。年年馀恨怨残红。 可是无情、容易爱随风。茂林修竹山**。 千载谁重到。半湖流水夕阳前。 犹有一觞一咏、似当年。 《太常引·随风和雨带烟开》宋·韩淲 随风和雨带烟开。 更清冷、照崔巍。片片亦佳哉。 细看得、花如翦裁。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 吟到涧泉梅。问何似、山**回。 《蓦山溪·飞仙欲下》宋·何梦桂 飞仙欲下,水殿严妆早。娇涩怕春知,跨白虬、天门未晓。 霓裳零乱,肌骨自清妍,梅檐月,柳桥风,世上红尘杳。 重门深闭,忘却山**。 呼酒嚼琼花,任醉来、玉山倾倒。无言相对,这岁暮心期,茅舍外,玉堂前,处处风流好。 3. 山**的景色是怎样的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过了古博岭,也称为干溪道),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 “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 山**一景 东晋王献之的妙句,此说一出,山**从此声名远播,名士吟咏不绝。 明代“公安派”文坛领袖袁宏道经山**而作《山**》诗云:“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 在他眼中,山**与钱塘(今杭州)西湖俱属清奇,但若论驰名先后,则前者远比西湖为早。自此西南迤行,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 画中游而身亦入画,晴日风雨,无不相宜,颇具中国山水画之神韵。南宋陆游当年漫步山**时写下的名诗《游山西村》,描绘了山**上景色的清奇,因其清奇,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留下了沿途众多的人文古迹。 旧时的山**, 山**上之兰亭 是一条石板铺砌的驿道,如今的山**已是宽阔的马路,绍大线已贯通全程,虽已不复全是旧时模样,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仍依稀可觅。 编辑本段人文历史 著名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在山**上,为了让国内外游客更好地了解该地风土人情,国家还开辟了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春秋时越王允常(苟践之父)的王陵--印山越国王陵、明代大学者王阳明墓、明朝著名文化艺术家徐渭、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墓就在山**旁的青山之中,山**上,奇山秀水、名胜古迹不可胜数。 相关的成语:“山**上,应接不暇”,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用下句比喻 山**之兰亭一景 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示例: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的感受。(秦牧《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相关的诗句:“山**上行,如在画中游”( 袁宏道) 相关的古画:明吴彬山**上图 相关的书帖: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编辑本段日本山** 山**(さんいんどう,せんいんどう,Sanindou)又名背面道(そとものみち),可以指: 五畿七道之一,位于本州日本海侧西部。 律令时代通过五畿七道中的山**的干线道路。 山阴自动车道的略称。 行政区域上的山**: 五畿七道之一,位于本州日本海侧的西部。畿内往西延伸,相当于现在由北近畿至岛根县范围。 丹波国 丹后国 但马国 因幡国 伯耆国 出云国 石见国 隐岐国 道路上的山**: 律令时代的山**,是连结畿内与山**诸国国府的官道,七道中属“小路”等级。 现在的国道9号基本上继承了律令时代的山**,路线只有几处差异。 现在的“山**”常用于山阴自动车道的略称,亦指连结京都与福知山的山阴街道。 4. 与山有关的诗句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 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 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 (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庐山》。 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维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维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王维 【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裴迪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5. 雪其一 陆游 一夕山**, 这首的翻译“ 一夕山**”的意思:山**,是一条石板铺砌的驿道。在会稽城(今绍兴)山阴县郊外,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过古博岭,也称为干溪道),这一带风光无限、人杰地灵,留下许多名人轶事。 《雪》陆游 【宋】 一夕山**,真成白玉京。 衰残失壮观,拥被听窗声。 【鉴赏】 这是诗人去世那年的冬天写的,诗中前两句说大雪覆盖的山阴大道,犹如天上神仙居住的白玉砌成的京城,当出于想象,因为诗人那时已只能睡在被窝中听大雪扑打门窗的声音了。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