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鉴赏一首德语诗歌interpretation 吗? 首先einleitung引向主题,但不能透露内容 其次analyse诗歌的内容,结构,韵律,押韵,修辞手法 第三段开始鉴赏,这时要将诗歌的内容和 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的用处分析出来,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效果,作者写出来意图在哪里。总之将文章升华到一个你认为正确的主题去。 最后一段可以呼应开头,也可以再写点自己的感受,或者是这个主题与今天社会的联系 本人在这边读的高中,希望可以帮到你 2.德语诗歌原文如下 wusstet ihr dass man musikalisch sehen kann dass allein durch schaun musik entstehen kann ein film ohne leinwand vierdimensional ein buch ohne einband mit seiten ohne zahl kamera eins kamera zwei und alle meine ohren und alle meine poren sind das mikrofon das nimmt die welt auf die schippe und baut daraus ein seifenblasendes schloss mit rahmen aus feuer und darin wohnt ein singendes ungeheuer das singt die welt an und haelt hunderte jungfrauen gefangen und der gesang springt die welt an mit seinen langen seidenen tatzen und die welt wird ohnmaechtig und die welt erstickt und ihr letztes roecheln bringt das seifenblasende schloss zum platzen und die welt geht aus sich raus und die welt kommt wieder zu sich und die welt atmet wieder und alles was bleibt sind augenlieder der gesang von blicken wir saugen wieder den klang von stuecken in unsere baeuche weil wir sonst verhungern augenlieder die wie eine wunderbare seuche mitten in uns drin rumlungern und nichts wollen nur haengenbleiben bis wir nur noch von gesaengen schreiben von augenliedern die uns wie ein spiegel wild erwidern das wir da und sie in uns und wir in ihnen sind und das dasein ist ein augenliederlabyrinth in dem die zeit zerrinnt wie sand durch finger das sind die augenlieder die durch schauen durchschauen wo gar kein sinn drin liegt das sind die augenlieder die das sehen verdrehen bis der letzte wunsch nach einem sinn verfliegt und keine frage ob existieren irgendetwas bringt das dasein darf da sein solange man noch augenlieder singt 试译如下:你们是否知道,人们可以看见音乐只要通过观察就可以产生音乐一部没有银幕的四维电影一本没有装订有页**的图书摄像机一摄像机二我所有的耳朵和毛孔都是麦克风它将这个世界来愚弄在这里用火墙建造肥皂泡城堡里面住了头唱歌的巨兽它歌颂世界,俘虏了成千的美眉它的歌声向世界发起进攻,带着丝绸般闪亮的巨爪于是这个世界昏迷过去这个世界被夺去呼吸而她临死前的哀鸣吹破了肥皂泡的城堡于是这世界走出了自己于是这世界重新走向自己于是这世界又能够呼吸于是剩下来的只有眼睛的歌那是目光的歌声我们又吸入一段段音乐进入肚皮否则就会饿死眼睛的歌儿好像个美妙的瘟疫在我们的内心闲逛却不愿意只是粘附在里面直到我们谱写歌曲谱写眼睛歌儿她像面镜子狂野地回答我们她中有我们我们中有她于是存在成为眼睛歌儿的迷宫时间消失在里头好像细沙穿过指头那就是眼睛歌儿她通过观察看透了那里面空洞无物那就是眼睛歌儿她把视觉扭曲直到最后的愿望向感觉消散于是不再发问是否存在着什么东西使存在可以在那儿存在直到人们还在歌唱眼睛歌儿翻译笔记:在德国,有一种诙谐的歌曲,常常是歌手即兴创作的,是对世俗生活种种的调侃。 这首诗就属于此类。全诗用词通俗,但又夹杂着一个核心双关词,即眼睛歌儿,Augenlieder, 这个词,如果少一个e 字母,就成了眼皮。 两个词在德语里发音相同。不过,眼睛歌儿和眼皮却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正因为如此,会使听众大笑不已。 这就达到了歌手的目的。当然,其中也有点东西,用了很多独特的意象,比如没有银幕的四维电影,没有装订的有页**的书,肥皂泡的城堡,空虚的肚皮等等。 不过,最重要的是眼睛歌儿,即听觉和视觉的关系。在诗人看来,如果只是用看去欣赏歌曲,像当代不少明星一样,在舞台上跳来跳去,吸引观众,事实上,他们的音乐就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眼睛看了。 于是,眼睛和歌儿就成了这首诗歌的主旋律。芮虎。 3.求歌德的诗歌“五月之歌”的全文及赏析 急Mailied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Wie herrlich leuchtet Mir die Natur! Wie gl?nzt die Sonne! Wie lacht die Flur! Es dringen Blüten Aus jedem Zweig Und tausend Stimmen Aus dem Gestr?uch. Und Freud′ und Wonne Aus jeder Brust. O Erd′, o Sonne! O Glück, o Lust! O Lieb′, o Liebe! So golden sch?n, Wie Mrogenwolken Auf jenen H?hn! Du segnest herrlich Das frische Feld, Im Blütendampfe Die volle Welt. O M?dchen, M?dchen, Wie lieb′ ich dich! Wie blickt dein Auge! Wie liebst du mich! So liebt die Lerche Gesang und Luft, Und Morgenblumen Den Himmelsduft, Wie ich dich liebe Mit warmem Blut, Die du mir Jugend Und Freud′ und Mut Zu neuen Liedern Und T?nzen gibst, Sei ewig glücklich, Wie du mich liebst! 中文:自然多明媚, 向我照耀! 太阳多辉煌! 原野合笑! 千枝复万枝, 百花怒放, 在灌木林中, 万籁俱唱。 人人的胸中 快乐高兴, 哦,大地,太阳! 幸福,欢欣! 哦,爱啊,爱啊, 灿烂如金, 你仿佛朝云 飘浮山顶! 你欣然祝福 膏田沃野, 花香馥郁的 大千世界。 啊,姑娘,姑娘, 我多爱你! 你眼光炯炯, 你多爱我! 像云雀喜爱 凌空高唱, 像朝花喜爱 天香芬芳, 我这样爱你, 热血沸腾, 你给我勇气、 喜悦、青春, 使我唱新歌, 翩翩起舞, 愿你永爱我, 永远幸福! 点评:首句以赞美的口吻,开阔的视野,给全诗作了底色与基调,“自然多明媚”“太阳多辉煌!”,“自然”和“太阳”都是大词汇,如果处理得不好,诗作将会架空,成为头大脚轻的畸形物,但是诗人和自己的情人走在五月的乡村,心情也是如此快乐和开阔,除此吐纳宇宙的呐喊无以表达心中激动之情。 因为有爱情的欢乐,诗人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仿佛一切都是因我而生,一切都是为我而现,连明媚的自然都是为了我而存在,“自然多明媚/向我照耀!”,连原野也知道我的喜悦,它们沾了辉煌太阳的光而“合笑!”。在这一节中诗人的高明之处就是,不仅仅写自然,还写我,我的出现犹如一个阳光少年,让自然有灵气,顿时活了起来。 第二节继续描述五月的大自然,不过比之第一节更具体了,虽然仍使用的是“千”、“万”、“百”这些夸张与概括性的词汇。从第一节仰望高空的姿态,转到第二节观察植物、聆听万籁声响的细致动作,诗歌的视野移动了,情感流动了。 第三节,诗歌把激情的描写转到了人,“人人的胸中/快乐高兴”,高兴得不知道用什么指称这情感,只能又欢呼起来:“哦,大地,太阳!/幸福,欢欣!”。从对第一部分的阅读,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得意忘形,沉浸在大自然和纯真爱情喜悦中、充满活力的个人形象。 诗的第二节转了,把自然和胸中的喜悦提高了一个层次。诗人歌唱和赞美世界上最伟大纯洁的情感:“爱”。 爱,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歌德,就是一切,就是上帝之光,爱让一切复苏,让一切充满生命力,被拟人化的爱,让土地富裕,飘满花香。这一节的境界,灿烂如金的爱,漂浮山顶的朝云,肥沃的田野,鲜花遍地,犹如天堂。 在天堂之光的照耀下,诗人赞美他自己的公主,或者自己上帝,那就是和他在这五月的自然中一起散步、和他一起享受热恋幸福的姑娘: 情感之热烈,语言之奔放,境界之纯粹卓越,心境之真诚,即让人倍受感染,又让人妒忌,让人觉得,春夏之交的五月,这多么适合恋爱的季节,没有爱恋的人多么可耻!歌德类似赞美爱与自然的作品,不胜枚举。他呈现的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与积极唯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歌德一生还创作大量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对于时代,他的创作是总结了一个时代,划分了一个时代,而他的精华部分,即诗歌作品,不愧被称为“放在歌德金字塔顶端的花束”。 4.求歌德《浪游者的夜歌》的赏析(另:钱春绮译的)《浪游者的夜歌》/WANDRERS NACHTLIED是歌德的名作,它短小,甚至有那么点散漫,但却以其独特的魅力遍传世界.象海涅说的,它“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无法言传的魔力.那和谐的诗句象一个温柔的情人一样缠住你的心,用它的思想吻你,用它的词句拥抱你.”Uber allen Gipfeln| Ist Ruh| In allen Wipfeln|Spurest du| Kaum einen Hauch;|Die vogelein Schweigen im Walde|Warte nur, balde | Ruhest du auch.虽然如斯有名,之前也并未特别关注,毕竟对德语本身没有任何研究.对于一无所知的东西,即使它美到了极点,我们也只能保持最初的无动于衷,我们不是对美不够敏感,而是走不上发现美的途径.06年夏天,骤然间在三本书里发现了这同一首诗的三个上佳译本,这首美却遥不可及的小诗才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说起来都有些久远了,一首小诗,惦记并疏忽了快一年.暑假总是有些漫长,没事的时候就爱在家里的书橱前乱翻.有一天翻到一本叫做《野蔷薇》的小册子,是钱春绮翻译的歌德诗歌,很老的版本,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价格是一块零五分的样子.忘了是什么时候淘到的,但显然从来没有仔细看过.不由心里责怪,Slurry同志啊,你平日里接触书太多了,以至于失去了对好书那种如饥似渴的感情,这其实不是一件好事.翻到一首叫做《浪游者的夜歌》的诗,心底突然涌现出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就仿佛在一间房子里,对哪儿和哪儿都特熟悉,但却找不到灯的开关.群峰一片|沉寂 |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为了方便不懂德语但略通英文的我们比较和分析,暂且将Hyde Flippo翻译的英文版Wayfarer's Night Song作为基准.Over all the hilltops | Is calm| In all the treetops|You feel| Hardly a breath of air|The little birds fall silent in the woods |Just wait…soon| You'll also be at rest.|对照英文版可以发现,这首诗的翻译者钱春绮并没有原封不动按照原作套翻,而是大胆舍弃了翻译过来会有些芜杂的枝蔓,只是把诗中最本质的东西用最简洁的字眼表达出来,从表情达意上做到了精炼传神.从形式上看,如将译作每两行连续排列,原诗散淡的形式则变成了整齐的六言格局,绝妙的体现了汉语诗歌的工整美.再从诗题的翻译上看,德语wandres的词根含义有游浪、流浪,漫游、远游、漂泊等义.歌德曾有过一段放浪不羁的生活,也曾有“Wanderer”的绰号,钱春绮的“浪游者”煞费苦心,独具匠心,可谓神来之笔.钱春绮专门从事德语诗歌的翻译,是冯至先生“ 肃然起敬” 的三大翻译家之一,虽然有人诟病他的翻译不够精准,但这首诗却毫无疑问是“得意忘形”的杰作.突然又一日,闲来无事重温199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宁敏译米兰��昆德拉的经典《不朽》,没翻几页便意外发现了这首小诗的踪影,原来那种熟悉的感觉来自这里,适才那间亲切却有些黑暗的小屋,突然变得明亮.在昆德拉的这部小说里,并没有出现诗的题目,但毫无疑问它就是歌德的《夜歌》.虽然只是一首无题的小诗,一段儿童诵读经典,昆德拉却用它深重的表达了关于死亡的种种信息.其实它也只是带着昆德拉的气息,我们看不到昆德拉最初究竟是如何演绎.这个版本不是直接翻译而来,而是1991年Grove Press出版的《Immortality》英译本译者Peter Kussi将原文译为英语,中国的宁敏从英语转译成汉语,中间转了道弯.当然这只是可能,Peter Kussi的英文版夜歌翻译的是德语,还是捷克语,宁敏的汉语版夜歌翻译的是德语还是英语,这里面存在着许多不一定.群山之巅 |一片静谧|所有的树顶|你听不见|一声叹息|林中鸟儿无语|只等着,很快的|你也休息.翻译过来的风格倒是很象儿童文学,曼妙,轻柔,一点点的哀伤就像是美的影子,虽然悲了一点,却也和谐.其中也有着死亡的阴影,但却是深深隐藏着,不露丝毫痕迹.仿佛,即使死亡来临,人生同样佳美.形式上,不再是中国风格的对仗,而是有着同原作一样的参差之美.快速把这个发现告诉我的他,他却不急不忙的找出钱钟书的全集,翻到《谈中国诗》一篇给我看.文章讲到某些外文诗歌在口吻和情景上与陶渊明、李太白相似的令人惊讶,其中的例子便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还有他用五言绝句的形式译作《漫游者夜歌》的这首诗.打开《野蔷薇》和《不朽》对照,果然也是同一首.大凡用印欧语系这种发音强于意义的语言写就的文字篇章,翻译到汉语这种意义重于发音的语言里,往往会丢掉一些东西,很难音意二者兼顾.但在抛弃原作形式,采用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翻译作品中,我们又总能时不时的发现一些佳作,比如那首或许永远无法再有人超越的《绿袖子��袖底风》,嗯,大概是这个名字.钱钟书翻译的五言夜歌同样堪称佳品,虽然意境上有些过于中国化.关于这个为什么讲它是过于中国化的意境,建议参看林语堂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中第一章the Awakening 的第一节Approach to Life,以下也略有相关言语,不再赘言.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钱钟书的翻译似乎不仅在形式上有了大胆的创新,甚至在情境上,对比原作也有了一些改变.在自然事物同样无法挽回的变更之下,歌德的被动变成了钱钟书的主动,歌德的无奈变成了钱钟书的潇洒。 5.德语诗《鱼的夜歌》怎样欣赏这是所谓的“具像诗”(konkretes Gedicht),它属于视觉诗的一种,是视觉诗的现代和后现代表现,经常与先锋派、试验派相提并论,属于文学的一种特殊现象。具体诗是诗人通过字母、单词或符号所组成的图案而创作的诗。它不像传统诗那样只是按时间上的线性发展形式来安排词句。也就是说,具体诗是时间和空间两种艺术的合成体。具体诗是二战后从现代视觉诗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十分活跃的诗派。 这一首更是到了极致:因为鱼是没有声音的,所以他也就以鱼嘴弯曲的形状来写诗,撇撇嘴无声地念,在体会中欣赏…… 6.哪里有歌德的对月赏析歌德是德国的大诗人。 他的诗影响了整个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德语诗歌。他的作品使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坛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 其中《对月》是歌德抒情诗中最高的杰作,被称为最美的月光诗,诗人将对斯坦因夫人之爱与自然的感情美丽地溶合在一起,读起来特别使人感动,诗中道:你又把幽谷密林,注满了雾光,你又把我的心灵,再一次解放;你用慰藉的目光,照我的园邸,就象知友的眼光,怜我遭际…… 作者对月倾诉衷肠,情真意切,这有点象唐代诗人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其孤独情怀何其相似,但诗中的结尾却差异较大,李白诗中的结尾是“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而歌德诗中的结尾是“福啊,谁能无憎地/躲避开尘网,怀里拥有一位知已,共同去欣赏,那种不为人所知,所重的风流,在胸中的迷宫里,作长夜之游。 《对月》的创作年代是1787年,与李白年代比起来,提前了整整十个世纪。两首诗都为千古绝唱,但一首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顶级诗人,从诗中来分析,歌德的诗更符合现代人的特点,从感情的纯洁度来讲,歌德的诗更要真些。 因为他没有那种失意或强烈的政治色彩。 7.求歌德这句名言的赏析我的认为是:出类拔萃是大家认为的好,出色,是社会或群体认可了你的能力。 而美好是限制于个人的,由主观产生的美,并不加限制性定义。有人认为和平美好,有人还认为战争会促进文明交流。 无论怎样说都无可厚非。而出类拔萃是限制于社会的,或一个公司,一个部门。 由此来看,他们不相依已成既定现实,而歌德说这句话不就显得一点废了么?但是我们要从歌德的作品和其文化看这句话,歌德一直强调反思与总结。这一点和康德哲学不谋而合。 而他同时强调“断念”建议看他的亲和力。而相依,不是纯粹的相依,他们可能本质略同,但出发于某人的观点可能产生问题。 这一点要搞清楚。另外出类拔萃过于理性的定义,而美好就感性了。 我相信你能从这里边掏出几句话来回答。我认为这句话较歌德的许多诗句都理解的比较轻松,当你看浮士德就会牵扯太多哲学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最后问下,这句话出自哪里?呵呵 我也挺感兴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