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哈尔滨的小诗歌1. 风吹拂 我心被吹笑了 为迎‘大冬’ 我诗的花篮 也随之喝彩 为她助威 似放纵 开心的喜欢 流露 唇边 喜庆的氛围 此刻更浓。 2. 梦向冰城白玉楼, 冬冬天使戏牵牛。 神奇点火波澜壮, 精彩翻云角色柔。 一片欢呼天可乐, 几回惊叹月当羞。 雪花引路枝间舞, 浩浩春波自在流。 2.歌颂哈尔滨的诗句1、哈尔滨印象 作者/刚杰·索木东 现代 有人从遥远的西域慕名而来 有人在屋檐下悉心地剁一盆白菜 隔壁的中央大街,灯火通明 那么多的人,面目可疑 仿佛旧日的谍影 铜质的萧红,在故乡 以一间客房的名义 奢华地立于三盏灯下 红巾包裹的文字 恍若隔世的爱情 一滴雨落在岁月深处 矮矮的阁楼里,藏着 谁家的秘密? 2、哈尔滨 作者:路线红 现代 在中国的版图上 黑龙江像一只天鹅展翅翱翔 哈尔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是一串戴在天鹅项下的珍珠 让华夏闪闪发光 走进哈尔滨 让人感到了 东北人的粗犷和豪放 走进哈尔滨 让人感到了 当年俄日美英众列强 留下的沉重和沧桑 我站在八道街上 放眼张望 如今的哈尔滨 处处是繁华如锦的景象 东方莫斯科 北方大粮仓 美丽的太阳岛 奔腾的松花江 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 还有见证沙俄入侵的圣•索菲亚教堂 美丽的哈尔滨 美丽的大北方 肥沃的黑土地 圣洁的白冰爽 豪放的东北汉 放浪的大姑娘 美丽的哈尔滨 美丽的大北方 在今天改革的大潮中 让黑土地更黑 让冰灯更亮 让天鹅项下的珍珠 光芒万丈 赞歌在北方响起 辉煌让世界仰望 3、哈尔滨的夜 作者:白茹 现代 哈尔滨的夜 摩天楼遮住了月的银辉 灯光探出窗口与星星一问一答 秘密被浓情包裹 一切都可以交给明天 哈尔滨的夜 思维随着工尺谱 在平仄中向四周延展 集结在立交桥的上空 绽放成霓虹般的流星雨 上岛咖啡搅拌着夜的心事 刚刚想起什么又被遗忘 哈尔滨的夜不需要地平线 我不是海子 也不需要寻找光明 如果坠入了星河 请不要打捞我 这一刻我是柔柔的水草 下一刻我就是那天堂飘落的雪花 4、印象哈尔滨 作者:孔孟学徒 现代 印象中的你 一身灰尘 共和国的长子 在疲惫中落寞 俄式风情 是你曾经的骄傲 拜占庭格调 雕刻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 来自北方的风雪 装点了圣·索菲亚教堂 中央大街的繁华 掩映在松花江的波涛里 五大连池 埋下的是亿万年前的火山灰 漠河极光 洒在兴安岭的怀抱里 亿万人民大粮仓 百年工业老基地 作别咋日凌云壮志 把一腔热血写在春秋里 5、哈尔滨之美 作者:孙静无 现代 东北亚的中心有一颗明珠, 她璀璨照耀着欧亚大陆, 盛夏这里载歌载舞, 严冬她是冰雪国度。 中央大街露着古老的风骨, 太阳岛上弥漫着一片晨雾, 龙塔挺立她的脊柱, 撑起大中华的皮肤。 松花江的波吟涛怒, 冰城人民渔歌飞渡不怕苦, 世代守护的领土, 在人们心里住爱住福。 火树银花辉耀前进路, 黑土养育各个民族, 群策群力激情无数, 让青春之力在此刻长驻 3.关于哈尔滨的诗歌关于哈尔滨 文 / zfj0923 仅一次的亲密接触 便让我有了深深的印象 第一眼望去 满眼都是历史的苍桑 历史的青色 布满了大街小巷 唯有中央大街 正在上演现代精彩的篇章 红色的教堂 沐浴着历史的空气 和现代的阳光 …… 历史的痕迹不能抹掉 但也不能总把苍老写在脸上 后记:历史的质感不应该只体现在苍老的面孔之上. 4.歌颂家乡哈尔滨的诗哈尔滨,我心中的城 水塘作者:程树榛 离开哈尔滨已经多年了,但是,心中无时不在怀念着她。 一闭上眼睛,哈尔滨迷人的风光便在我记忆的屏幕上回映出来,我的心便立即插上翅膀,飞到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她是我心中的城。 我第一次来到哈尔滨是1956年的夏天,我是作为三年级工科大学生来这里一家工厂进行生产实习的。刚到哈尔滨,我便被这号称“东方莫斯科”的名城倾倒了。 那飞珠泻玉般的松花江,那具有原始野味的太阳岛,那奇伟瑰丽的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以及那富有异国情调的中央大街,都是美不胜收。那时,我和几位学友,都对哈尔滨有“一见钟情”之感。 每当夕阳西下,我们便携手共游。从横跨松花江的大铁桥起步,登上江堤,然后漫步江岸的斯大林公园。 落日的余晖,洒在波平如镜的江面上,金翅金鳞般的波纹,熠熠生辉;岸边的白杨、垂柳,在徐徐晚风中,枝叶碰撞,发出轻轻细语,如情人切切絮絮。在缕缕游人中,偶见三两金发碧眼的俄罗斯青年男女偕肩搭背走过,平添几许异域风情。 我们在绿色的长凳上坐够了,便从石阶拾级而下,踱到喧哗的江水前,席地而坐,脱下鞋袜,把双脚浸泡在清凉的水中,轻轻拨弄着水花儿,像孩子般地嬉笑着,直到夜深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江边,返回驻地。在途中,经过中央大街时,我们脚踏着用青石块拼排起来的马路,望着夜影下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心中不由漾起片片美的涟漪。 如水的月光,透过密密的树丛,筛过来斑驳的花影,温柔地抚在我们青春的躯体上,心里充满甜美的温馨。偶尔从某楼窗口隐隐传来俄罗斯古典音乐的雅韵,余音袅袅,引起心灵的震颤。 最后,我们来到了喇嘛台,它以其特有的风姿,屹立在十字路口的广场上,它那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我平生所罕见的。深红色的塔尖,错落有致的结构,在夜色中呈现出朦胧神秘的壮美,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激动地相约:毕业后,一定请求分配到哈尔滨工作,为美丽的冰城贡献出青春和智慧。 但是,生活往往难以按照人们的美好愿望来安排。 由于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化,我的命运之舟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着。次年,在一阵风暴后,它被冲到遥远的边疆一个鲜为人知的达斡尔族之乡———富拉尔基停泊下来,我对哈尔滨的仲夏之梦随之破灭了。 但是,由于富拉尔基距离哈尔滨并不太远,因为技术工作的需要,我又经常到哈尔滨公出———因为哈尔滨的动力之乡,和我工作的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有紧密的技术协作关系。那著名的“三大动力”(即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集中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生产着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尖端产品。 这里精湛的技术工艺,骄人的科研成果,都对我们这些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里的科技人员,都是我们理想的合作伙伴。所以,一有机会和工作需要,我和我的同事便及时地来到这里,或汲取先进技艺,或切磋技术难题,一住就是好多天。 我们除了倾听“动力之乡”那动人的钢铁奏鸣之外,便是再次欣赏这座名城的美丽风貌。她美轮美奂的旖旎风光,不仅驱除了我们工作的劳顿,也给我们的身心都带来无限的惬意,而后怀着心满意足的心情,回到还处于荒凉中的富拉尔基的工作岗位。 不过,心灵深处,总对哈尔滨怀着深深的依恋。 光阴荏苒,很快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叶。 那时,因为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有感而发,写出并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在当时当地,算是小有成绩也小有名气了。于是,便引起了有关文化艺术部门的注意。 就在1964年4月,我被省作家协会调来哈尔滨参加一个文学创作学习班学习,住在当时的省文联大院里。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三五人结伴而行,在游遍了市内的各个名胜古迹之后,又一致向领导提出要求:游览太阳岛。 因为这也是大家共同向往的地方。有人甚至说:到了哈尔滨未去太阳岛,等于白来一趟。 于是,在一个初夏的早晨,我们出发了。带着事先在秋林公司买的“大列巴”、哈尔滨出产的香肠和啤酒,还专门搞了一块很大的油毡纸,同时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欢声笑语,愉快地向太阳岛进发。 那时还只能乘轮渡过江。滔滔的松花江水在旭日映照下,波光闪闪;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我们远远地便看到江湾处有一片森林,它郁郁葱葱,幽深茂密,给人以一种梦幻般的神秘感。 弃舟登岸后,只见这里人烟稀少,房舍简疏;仅有一条细长的小路,向林间伸展。我们排列成队,沿着那条小路,走进森林深处。 这是一片幽邃静谧的世界。参天的林木一棵棵笔直地挺立在深黑色的地面上,密密丛丛的枝叶,遮住了灿烂的阳光,偶尔从叶丛中筛出斑驳的花影。 周围静极了,除了从枝头传过来几声鸟儿的鸣啭外,几乎听不到其他任何声音。 我们一下子都沉醉在这幽静美好的环境中了。 随后便铺上油毡纸席地而坐,开始了一天的浪漫野外生活。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引吭高歌,或低吟新曲,或谑谈近日逸闻趣事,或讲述冰城过往典故;放浪形骸,无拘无束,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时分,大家纷纷从背包里取出已经准备好的啤酒、香肠和“大列巴”,迎着和煦。 5.歌颂哈尔滨的诗句1、哈尔滨印象 作者/刚杰·索木东 现代 有人从遥远的西域慕名而来 有人在屋檐下悉心地剁一盆白菜 隔壁的中央大街,灯火通明 那么多的人,面目可疑 仿佛旧日的谍影 铜质的萧红,在故乡 以一间客房的名义 奢华地立于三盏灯下 红巾包裹的文字 恍若隔世的爱情 一滴雨落在岁月深处 矮矮的阁楼里,藏着 谁家的秘密? 2、哈尔滨 作者:路线红 现代 在中国的版图上 黑龙江像一只天鹅展翅翱翔 哈尔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是一串戴在天鹅项下的珍珠 让华夏闪闪发光 走进哈尔滨 让人感到了 东北人的粗犷和豪放 走进哈尔滨 让人感到了 当年俄日美英众列强 留下的沉重和沧桑 我站在八道街上 放眼张望 如今的哈尔滨 处处是繁华如锦的景象 东方莫斯科 北方大粮仓 美丽的太阳岛 奔腾的松花江 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 还有见证沙俄入侵的圣•索菲亚教堂 美丽的哈尔滨 美丽的大北方 肥沃的黑土地 圣洁的白冰爽 豪放的东北汉 放浪的大姑娘 美丽的哈尔滨 美丽的大北方 在今天改革的大潮中 让黑土地更黑 让冰灯更亮 让天鹅项下的珍珠 光芒万丈 赞歌在北方响起 辉煌让世界仰望 3、哈尔滨的夜 作者:白茹 现代 哈尔滨的夜 摩天楼遮住了月的银辉 灯光探出窗口与星星一问一答 秘密被浓情包裹 一切都可以交给明天 哈尔滨的夜 思维随着工尺谱 在平仄中向四周延展 集结在立交桥的上空 绽放成霓虹般的流星雨 上岛咖啡搅拌着夜的心事 刚刚想起什么又被遗忘 哈尔滨的夜不需要地平线 我不是海子 也不需要寻找光明 如果坠入了星河 请不要打捞我 这一刻我是柔柔的水草 下一刻我就是那天堂飘落的雪花 4、印象哈尔滨 作者:孔孟学徒 现代 印象中的你 一身灰尘 共和国的长子 在疲惫中落寞 俄式风情 是你曾经的骄傲 拜占庭格调 雕刻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 来自北方的风雪 装点了圣·索菲亚教堂 中央大街的繁华 掩映在松花江的波涛里 五大连池 埋下的是亿万年前的火山灰 漠河极光 洒在兴安岭的怀抱里 亿万人民大粮仓 百年工业老基地 作别咋日凌云壮志 把一腔热血写在春秋里 5、哈尔滨之美 作者:孙静无 现代 东北亚的中心有一颗明珠, 她璀璨照耀着欧亚大陆, 盛夏这里载歌载舞, 严冬她是冰雪国度。 中央大街露着古老的风骨, 太阳岛上弥漫着一片晨雾, 龙塔挺立她的脊柱, 撑起大中华的皮肤。 松花江的波吟涛怒, 冰城人民渔歌飞渡不怕苦, 世代守护的领土, 在人们心里住爱住福。 火树银花辉耀前进路, 黑土养育各个民族, 群策群力激情无数, 让青春之力在此刻长驻。 6.急求六篇赞美哈尔滨或者赞美大冬会的诗歌从知道你的那天起 我心中就有了一个梦 梦你美丽的冰城 神奇的冰灯 今天―― 我来到了哈尔滨 双脚就踏在你的胸膛 梦幻不再―― 你让我置于神话中! 你的神圣在于―― 到了北方呼啸的冬季 整个北国一片苍茫 光秃秃的丘岭一座连一座 被严冬浩动劫一空的土地一片连着一片 没有了绿 没有了春日的勃勃生机万物复苏 没有了夏日的五彩缤纷五光十光 没有了秋日的硕果累累热火朝天的闹秋! 而你 上帝也并不偏袒你―― 给予了你零下30度的气温 让你更加冰冷 让你对酷冬的忍耐更加漫长 可是―― 勤劳的哈尔滨人民啊, 智慧的哈尔滨人民! 面对上帝的不公平 面对造物主的偏心 你们没有懈怠 你们没有恐惧 你们没有抱怨没有等待! 连续二十四年 你们把“冰雪天”当做你们最大的节日 向世界发表你们不朽的宣言: “我们是冰雪的主人 冰雪给我们带来福祉!” 连续二十四年 哈尔滨人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 倾注在冰的艺术中! 二十四年个年头―― 冰雪给了不畏严寒坚强的哈尔滨人 巨大的回报!―― “哈尔滨”这个名字 不再被世界陌生 哈尔滨人的智慧由此层出不穷! 世界上的艺术有千万种 冰雪的艺术―― 却是惟有哈尔滨独家享有独占鳌头! “哈尔滨”这个名字 已经同冰灯冰雕雪雕连在一起 “冰城”属于哈尔滨 哈尔滨就是冰城! 远远地看―― 这是一座水晶宫 这是一座特殊的宫殿: 它的质地 只有冰和灯 这是世界上附着材料最少的宫殿 这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短的宫殿 它的简单象征着它的与众不同 它的洁白昭示着它的冰清玉洁 它的单一骄傲地告诉人们它的巧夺天工 不信―― 请你走到它身边 请你远眺它的辉煌 它真的会 给你无尽的暇想 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会让你流连忘返 会让你被它的神奇 和美丽忘记严寒感觉不到冰凉! 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 这是一座真正的海市蜃楼 白天和晚上看它 它的容颜都不一样 一旦春风吹来 它就化作蒸汽 变成江水 滔滔而去 一去不复返! 7.赞美“哈尔滨”的句子有哪些句子如下: 1、冰雪大世界 江北冰灯十里明, 碧栏金塔小楼红。 飞桥七彩凌霄卧, 好似长虹挂月空。 2、夜游哈尔滨 新春时节满城灯, 小巷长街一色同。 深碧浅红欺月桂, 青冰白雪筑蟾宫。 3、美丽的哈尔滨 我的家冬天里 银装素裹 漫天雪花巧琢冰灯 绽放彩霞冰与雪为舞 我置身于童话美丽的哈尔滨 我的家夏天里 百年老街 异域风华时尚之都 避暑仲夏太阳岛上 阳光明媚和她哈尔滨的今天 我们的家热爱美好生活! 4、风吹拂 我心被吹笑了 为迎‘大冬’ 我诗的花篮 也随之喝彩 为她助威 似放纵 开心的喜欢 流露 唇边 喜庆的氛围 此刻更浓。 5、 梦向冰城白玉楼, 冬冬天使戏牵牛。 神奇点火波澜壮, 精彩翻云角色柔。 一片欢呼天可乐, 几回惊叹月当羞。 雪花引路枝间舞, 浩浩春波自在流。 基本信息 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东北北部交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户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截至2015年,哈尔滨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辖9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1066.5万人。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2015年,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2.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62.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15.8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33.4:54.9调整为11.7:32.4:55.9。 面积:5.31万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Harbin(英)、Харбин(俄) 人口:1066.5万人(2016年常住人口) 别名:冰城、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 地名由来 ①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② 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③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④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⑤“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无从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