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渲染手法的诗句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 白雪 比作 梨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贺铸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李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贺知章《咏柳》) 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忆江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采用烘托渲染手法呃诗句有哪些(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登高之所见闻.天高气爽,风声猎猎,峡中哀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不难看出,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前两句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表现愉悦之情.在这里,“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是怡人风光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们虽然各自独立,但都从属于“怡人风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对于赏心悦目的美景来说,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都是正面描写,表现手法显然是渲染.可是作者表现这美景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美景对于情感而言,这是侧面描写,这又是烘托无疑了. 3.写景渲染悲凉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依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继而,又读到唐婉以泪相和的答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4.渲染气氛的好句子有哪些40个渲染气氛的句子2007-01-19 16:401.你突然点醒了我,我们的相识能够以年计算了,你找到你爱的,而我,还在原地徘徊着。 2.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3.你变了,我也变了,回不去的温柔,泪水如泉涌,最熟悉的变得最令我心痛。 4.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5.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6.当一切都回不去了,当我决定要走,你才明白冷落了我,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相拥,对我来讲,都是幸福的。 7.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8.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9.不要走,请逗留,不要再让我心痛,难道你认为伤我还不够? 10.不要再折磨我,我的心已被割破,流尽的不是血,是爱你的错。 11.诺言不过上是一种谎言,那是种美丽的欺骗,可就是有人愿意为了它放弃一切。 12.你就像我口中的牛奶,我渴了,饿了,困了,累了,你却帮不了我什么,只上一暂时滋润了。 13.野蛮的女人很任性,他们倔强不失可爱,野蛮不失温柔,他们认定的东西,就算不要,也不能让别人拥有,她们是贪心的,因为她们害怕寂寞。 14.擦肩而过,你我,并不是属于彼此的,无所谓的珍重与再见,无所谓的感受与苦涩已化作尘埃飘过,我们该珍惜现在。 15.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16.当温柔不再,当泪水擦干,我现在的挽留还算不算?只愿不会成遗憾。 17.喜欢就喜欢了,心被牵动,无须理由,爱上你是我的自由,请打开窗口,让我的灵魂与你的灵魂相拥。 18.说过不会比你先走,说过就算走也决不回头,说过不再用手拭泪,说过就算你走也不在原地逗留,说过的再也不在,说过的一切已不算,你的臂弯已不再是我心灵的港湾,而那些承诺不过是无稽之谈。 19.想爱不能爱才最寂寞,我试着勇敢一点,可我无法面对镜中颤抖的双眼,所以只能跟靠近我的每个人说再见。 20.走,还是要走的,留下来的不过是一副躯壳;留,还是要留的,我的心就再次生根了。 21.孤独的双眼沉默着,何时才被明亮发现,躲在黑暗角落的我。 22.你的寂寞让我留恋,不小心回头看了你一眼,只有孤单的人会寂寞。 23.淡了,散了,不多,一点就够了,睡了,呼呼中,懂了?是的。 24.梦已逝,心已碎,留下只是在为离开做准备。 25.如果不要我,请离开我,留下,只是继续令我难过。 26.如果我能够继续等待,如果时间能够停留下来,如果……没有如果? 27.断了联络,断了思念,最后的希望已灰飞湮灭,心已疲倦,痛吗?不懂。 28.擦去脸上的泪水,却带不走心中痛楚的感觉。 29.爱就爱了,接受拒绝。简单的几个字却变了味,你无言的回应,我逃避的闪躲,为何?正面回答不会比现在更伤害我。不要坚信,他没回应总好过答应了无法承诺,那样心更炙热,他给不起,你还要吗? 30.愁绪吗?有点闷,一点孤独品尝一点寂寞。 31.天空开始放晴,微风划过,如此轻柔,想每次你偷亲我的脸颊一样,我笑了,仅仅是因为想起了你。 32.有点落寞,我不懂该怎么说,让它在无声中逝去,我走了,其实它没有来过,只是夜晚心异常柔软。 33.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敢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34.我难过的时候你在哪里?心痛的感觉令我麻痹,痛得我难以呼吸,却不敢告诉你。 35.你的心已不属于我,可我却还期待你的回应,明知不可以,却还是被牵引。 36.爱来过,也走过,痴过也恨过,伤过才会懂,一切皆是错。 37.电话那头,又是沉默,该放手,却难割舍。 38.每到夜深人静,我才倍感寂寞倍感心酸,孤单的人心易碎,总是看到别人双双对对,才感觉,一个人好孤单,只是真心已不在,真心已不算。 39.当依靠的肩膀不在,当我的眼泪流干,当我决定放手,我的心已不在。 40.我难过的时候你在哪里?一句抱歉就能把空白代替?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 【年代·作者】 战国·荆轲 【全文·原文·全诗】 易水歌(荆轲·战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赏析】 《易水歌》或称《渡易水歌》、《荆轲歌》,是荆轲辞燕赴秦时,在易水之上吟诵出的诗句,题目为后人所加。 战国后期,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继攻韩,克赵,击魏,破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复仇保燕,便招募了勇士荆轲谋刺秦王赢政。荆轲吟唱这首短歌时的情景,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均有记载: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风萧萧兮易水寒”,即景起兴——秋风吹易水,满目皆荒寒,起句渲染了悲壮肃杀的气氛,衬托了荆轲此时苍凉的心境。荆轲为了提高刺秦的成功率,本来已经约好了副手,可是太子丹利用激将法,一再催促,荆轲不得已,只好和秦舞阳上路了,这就大大降低了他此行的胜算。但是作为壮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知其不可为,也要以命相报。所以他接着唱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明白此行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必死无疑。刺秦成功,他也不能逃得出强秦的宫廷;刺秦失败,则更将死无下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体现了荆轲知死不避,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后世在涉及悲壮情怀、侠义精神、燕赵之风等话题的文章中,经常会提及这一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