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凡伯写的诗句《诗经》中,没有标注作者为“凡伯”的诗。 只有《板》,据《毛诗序》记载为凡伯所作。一、原诗《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 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々。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々,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二、译文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 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 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 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作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 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 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 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 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 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三、鉴赏这首诗据《毛诗序》记载,是凡伯“刺厉王”之作。西周从夷王起,即衰落不振。 厉王执政,朝纲大坏,民不堪命。《国语》曾记邵公谏厉王弭谤一事,就是对其暴虐无道的真实反映。 正如邵公所言,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相传为凡伯(郑笺说他是“周公之胤”,“入为卿士”;魏源《古诗源》说他就是《汲冢纪年》中的“共伯和”)所作的讽刺诗,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 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 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 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 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 他不仅把民众比。 2.诗经里有昌、硕的诗词诗经里含有昌字的诗如下: 《鸡鸣》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閟宫》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稙稚菽麦。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实始剪商。 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 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龙旗承祀,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享以骍牺,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 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 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保彼东方,鲁邦是尝。 不亏不崩,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 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至于海邦,淮夷蛮貊。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 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诗经里含有硕字的诗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3.诗经中经典的讽刺诗诗句有哪些《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补充: 政治讽刺诗 《桑柔》 芮良夫讥刺厉王的诗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 《板》 假托讽刺同僚,指斥朝政的昏暗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非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 《荡》 借古喻今的手法,假托周文王哀伤商纣的亡国,比喻厉王将会有同样的下场。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民劳》 讽刺厉王不理朝政,专用坏人当政,使人民不得安宁。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 以上这几首我不太熟悉,故皆列其开篇几句,希望能帮到楼主 4.求《诗经》中有名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式微,式微,胡不归?《邶风·式微》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卫风·氓》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风·无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鹿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鸿雁·鹤鸣》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雅·节南山·小(上日下文)》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谷风·北山》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