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朗诵带动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1) (一作《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唐) 海客谈瀛洲(2),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3)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 天台(5)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6)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谢公(8)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9),身登青云梯。 半壁(10)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 熊咆龙吟殷岩泉(12),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13),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14),訇然中开。 青冥(15)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6)。 霓为衣兮风为马(1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18),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19)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21) 安能摧眉折腰(22)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2.朗诵古诗配什么动作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新春佳节,欢情豪迈,意气风发,如花般处处盛开的心情,朗诵时要用一种悦然赏心,欢欣欲动的声(声音)色(表情)。尤其是唐寅的《元宵》还洋溢着风流才子的怡然自得,如能展现这一点更好。可用古筝的曲目相配,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人诗书琴画中的琴多指古筝,“余音三日绕梁不绝”是非常的清雅优美。“赏花市”也适用古筝曲目,衬托出繁花似锦。 动作可在朗诵《元宵》时手持折扇,很有中国风,配合折扇的开合传递出唐寅的才情。《看花市》则神采奕奕、舒缓清晰地朗诵,配合一些手臂伸展的动作(开怀)不必太多,诗人亦是政客嘛。 至于朗诵次序,共5人,每个人分开念则诗句数目不能整约,所以按男女分类,男生合念第一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女生合念第二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以此类推,正好可以分配平均念完。男女声相错也更有感染力。 祝你们成功! 3.诗歌朗诵配动作有哪些楼主应该是第一次上台演讲吧?首次上台表演难免会紧张,不宜编排过多的肢体动作,除非作者足够自信(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参照梁逸峰朗诵表演,我并不是开玩笑,你只需要表情放松点就可以了),否则一旦紧张因肢体不协调引发哄笑,怯场出糗难免。 如果楼主是男生背手上台鞠躬,女生双手交搭身前鞠躬,站于讲台中央,朗诵开始首句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左手原处不动,右手慢慢伸展缓缓扬起,这时首句结束,朗诵稍顿,第二句时男生可以直接收回右手抚胸感慨状,女生交替换手,转向另一侧目视前方,左手伸展,右手拂胸;接下来排比句,男女生都许换手伸张,参照第二句女生换手方法,一定注意要配合目光和步伐,让听众看到你在转向并看着他们。因为这几句的语速会很慢,间隔会很长,所以所有的动作尽量在这空间里开始,并且要自然缓慢抒情。 末尾两句张开双手,声音陡升,抑扬顿挫,慷慨激扬的潇洒完成,收回左手抚胸鞠躬。 一旦紧张,就要努力的朝观众席迈出一步去,你会感觉瞬间放松很多(你可以想象有一只疯狗在你面前,只要你敢往前走一步,大多数的狗都会掉头就跑,就是说只要你强势了,别人就会怕你,这就是你会放松的原因),实在不行就背手而立昂头挺胸,自信满满也会为你赢得掌声。 最后祝成功! 4.古诗词朗诵带动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1) (一作《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唐) 海客谈瀛洲(2),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3)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 天台(5)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6)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谢公(8)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9),身登青云梯。 半壁(10)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 熊咆龙吟殷岩泉(12),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13),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14),訇然中开。 青冥(15)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6)。 霓为衣兮风为马(1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18),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19)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21) 安能摧眉折腰(22)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5.朗诵古诗配什么动作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新春佳节,欢情豪迈,意气风发,如花般处处盛开的心情,朗诵时要用一种悦然赏心,欢欣欲动的声(声音)色(表情)。尤其是唐寅的《元宵》还洋溢着风流才子的怡然自得,如能展现这一点更好。 可用古筝的曲目相配,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人诗书琴画中的琴多指古筝,“余音三日绕梁不绝”是非常的清雅优美。“赏花市”也适用古筝曲目,衬托出繁花似锦。 动作可在朗诵《元宵》时手持折扇,很有中国风,配合折扇的开合传递出唐寅的才情。《看花市》则神采奕奕、舒缓清晰地朗诵,配合一些手臂伸展的动作(开怀)不必太多,诗人亦是政客嘛。 至于朗诵次序,共5人,每个人分开念则诗句数目不能整约,所以按男女分类,男生合念第一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女生合念第二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以此类推,正好可以分配平均念完。男女声相错也更有感染力。 祝你们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