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古镇青石路的诗句

1.关于青石的诗句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义心若石屹不转,死节名流确不移。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呵希烈时。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慕为人,劝事君。 作品赏析 杨州长吏手自封:一作钿函珠匣锁几重。

白居易---《青石》

2.形容古镇的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3.描绘古镇的诗词

《龙门镇》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富池镇上感怀》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荒村风物几嗟吁,鬼笑陈人旅更孤。

鸦黠待船抛食饱,骨灵撑岸蚀泥枯。

酸肠百结攒年里,古镇三叉截路隅。

平漠展残斜日赤,有书无雁过西湖。

4.青石板路的描写

那条路似乎已经十分古旧,暗暗的墨青色,时光流逝而刻在上面深深的痕迹。

慢慢地,慢慢地,向远方延伸。 这个地方很安静,也许吧,想在现在的凤凰古镇找出一个安静的地方真的很难。

这里早就充满了世俗迷人的香气。而这条安静的小巷,是我在无意中发现的。

这里迷蒙着江南厚厚的水气,像一副年代久远的水墨画,让人觉得淡定而又朴实。路的两旁是些古老的房子,青灰色的屋檐,滴水的檐角,矮矮的墙角爬满青苔,散发着潮湿的气息。

沿着着条路漫漫的走,忽然见到几个苗家阿婆,背着竹编背篓,手中拿着几个花环。花环可能在沱江中浸洗过吧,清凌凌的,还占着些晶莹的水珠。

她们说着我听不大懂的苗话,步履轻快,黑色的布鞋踩在青石板路上,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 慢慢的走,慢慢的走,就这样一直没有尽头。

忽而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像丁香一样逢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我猜想,那个女孩一定有着清澈的眼神,她会是那般安静,如同一株静立的木棉。而现在,整个巷子就我一个人,闭上眼,清爽的风从我身边吹过,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的气息,吹得我的头发细细碎碎地在风中展开。

看到一座爬满青苔的桥,我走上去,忽然觉得时光倒流,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宋朝,我成了一个词人,站在桥头,长衫迎风而立。 淡淡的烟,淡淡的雾,淡淡的景,淡淡的人。

那雕花的乌木窗框后,怕曾有如江南水气般的伊人,当窗对月,凭栏哀叹。 青色的墙,青色的檐,青色的路,青色的梦。

那笼罩在这条青石板路上已有千百年的水气,此刻在眼前迷离、飘散。 继续往前走,忽然感到扑面而来的润湿的气息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

蹲下身去,只见那阴湿的墙角边生着一丛丛参差不齐的野草,在那野草从中有两枝素净的小野花,乳白色,花蕊处微微泛着些蓝色。淡淡的香,浅浅的蓝,一草一木间都迷离着江南如水般的笑颜。

风依旧安静地吹着,整条路上是那样沉寂。忽然听到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抬起头来,原来是几个漂亮的苗家阿妹,嘴里唱着好听的苗家山歌,头上高高的银饰也随着她们的的节拍应和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走在这条路上,我想:这条青石板路,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也不知有多少人曾和我一样慢慢地走着、走着。也许轻轻一碰,就会抖落一地的故事吧。

晴朗瘦削的少年,丁香一般的姑娘,还有,还有他们,那些陪着 古镇一起经历风霜的老人们。他们坐在门口亲昵的拉着些家常,或在厨房中为忙碌了一天的家人张罗着饭菜。

转眼间,炊烟弥漫了整条小巷。 再往前走,就到尽头了。

我回过头去,看着落日烧红了整个天空,而那条幽暗的青石板路,却一直向远方延伸,最终淹没在最后一片余晖之中。 最后一条青石板路 父亲打来电话,说,镇上最后一条青石板路也被水泥路替代了,以后开车回家就方便了。

语气中透露着喜悦之情。 搁下电话,忍不住轻叹:最后一条青石板路终于消失在现代化的文明建设中了。

童年,最喜欢赤着小脚丫子,踩在小镇上那条静默的青石板上,奔跑着跳跃着。当柔软的脚底与坚硬光滑的青石板接触的瞬间,一份清凉会随之从凉丝丝,滑溜溜的脚底窜至心田,再由心间蔓延至全身。

风总是适时的穿过巷子,留下淡淡的花香。 伸出稚嫩的小手,追赶着雨的身影,燕子般快乐地滑过烟灰色的屋檐下长串的透明雨帘,珍珠般圆润的雨滴,在细嫩的肌肤上调皮的乱蹦乱跳开来。

羊角辫随着溅起的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忽上忽下,左摇右晃,追逐着嬉闹着。缀满小花的裙子,在湿漉漉亮晶晶的青石板上盛开成娇艳粉嫩的花朵,与苍老灰暗的小镇形成鲜明的对比。

雨真是最出色的琴师,在灰旧的瓦楞上为我的童年为宁静的巷子弹起天籁之音。引得瓦楞间嫩绿的苔藓,屋檐下躲雨的小鸟也忍不住探头探脑的,似乎想挣脱所有的束缚,加入这雨中的狂欢。

到如今,每每想起那一幕,丝丝凉爽依然会袭上心田,缕缕快意依然会在眉间荡漾。 而父亲的喜悦之情却深深刺痛了我心底无从再寻觅的恋旧情节。

我不知道也无法理解父亲内心深处对这条青石板路的情感,也从不敢询问。 具说这条青石板路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修建的,期间曾有一小撮穷途末路的日本兵破坏过小镇的宁静。

而身为大家闺秀的奶奶在这条青石板路上遭遇了毫无人性的日本兵的惊吓而变得疯疯颠颠。记得爷爷在世时,是绝不允许我去这条青石板路上玩耍的,而儿时的我自是无法理解那么疼爱我的爷爷为何会如此蛮横地剥夺我少有的快乐。

父亲兄妹三人都是在奶奶疯后陆续出生的,我无法想像父亲是如何逐渐长大的,父亲从不愿提起,也从未听叔叔和姑姑提过。尽管奶奶出于本能,对自己的孩子依然像母鸡爱护小鸡似的看护着,却拒绝为他们哺乳。

爷爷在奶奶疯后,也无心打理祖辈留下的铺子,整日沉迷于抽烟喝酒之中,渐渐家道中落,最后甚至变卖了奶奶的嫁妆去换酒钱,最终也早早地把自己的生命结束在了酒中。而奶奶在逐渐苍老的日子里却意外地渐渐变得清醒了,不再那么疯颠,但却从未见她走上或路过那条青石板路,直至她去世后,人们小心翼翼地抬着她踏上破损的青石板路,晃晃悠悠地走出宁静。

5.描写三河古镇的诗句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话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白居易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

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忆江南

6.描述小镇的诗句

夜渡吴松江怀古 宋之问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

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 崔融

旦登西北楼,楼峻石墉厚.宛生长定□,俯压三江口.

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

越岩森其前,浙江漫其后.此地实东阳,由来山水乡.

隐侯有遗咏,落简尚馀芳.具物昔未改,斯人今已亡.

粤余忝藩左,束发事文场.怅不见夫子,神期遥相望.

寻龙湍 孙逖

仙穴寻遗迹,轻舟爱水乡.溪流一曲尽,山路九峰长.

渔父歌金洞,江妃舞翠房.遥怜葛仙宅,真气共微茫.

别弟妹二首(一作卢象诗) 王维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刘长卿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旧浦满来移渡口,

垂杨深处有人家.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赠刘都使 李白

东平刘公干,南国秀馀芳.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

7.描写古镇的古诗词

请楼主注意,一楼的很多词句,并不是江南的风景。

如天街小雨,那首是说长安的。

好雨知时节,那首是说成都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那首是说塞风的……

关于江南的:

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关于古镇的:

杜荀鹤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

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你喜欢诗词,喜欢江南吗?

有空发消息联系吧!

或者我的 QQ:书剑怀茗:450842297

其实我个人也写过一些江南诗词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