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众有关的诗句

1.含众字的诗句成语歇后语

关于"众 期"的诗句一共17条!

1、此言期众见(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此言期众见(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众方期共政(宋·楼钥·《端明殿学士张公挽词》)

4、揽辔澄清众所期(宋·王义山·《中屠御史袖诗来访和韵以谢》)

5、众皆期两地(宋·李曾伯·《挽赵无垢二首》)

6、不与众芳期(宋·释文珦·《咏梅》)

7、供输先众期(宋·贺铸·《田园乐》)

8、众已相期白玉堂(宋·袁说友·《送楼攻愧知婺州二首》)

9、期欢众庶竞(宋·冯浩·《众乐亭》)

10、开花不与众芳期(宋·王之道·《山茶》)

11、不与众芳期(宋·范仲淹·《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12、群恩自与众心期(宋·王珪·《依韵和王宣徽冬燕》)

13、众期必见省(宋·曾巩·《追租》)

14、心期岂众全(明·瞿汝稷·《鸣弦》)

15、众真期我住(宋·范成大·《游金牛洞题石壁上》)

16、才名众所期(宋·刘子翚·《叶集之举士特唱和因次韵》)

17、买谊才名众误期(宋·汪炎昶·《哭云泉俞君》)

成语

乌合之众、

众口铄金、

哗众取宠、

众志成城、

众矢之的、

芸芸众生、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说纷纭、

不负众望、

博采众长、

众望所归、

众所周知、

普度众生、

众目睽睽、

墙倒众人推、

寡不敌众、

妖言惑众、

万众一心、

力排众议、

众叛亲离、

普渡众生、

爱鹤失众

枭首示众、

众星捧月、

众口难调、

众星拱月、

人多势众、

兴师动众、

众擎易举、

稠人广众

百鬼众魅、

劳师动众、

公之于众、

超群出众、

博施济众、

三人为众、

众寡不敌、

众星拱北、

罚不责众、

众口纷纭、

彼众我寡、

众目昭彰、

蠹众木折、

广土众民、

众人广坐、

博采众议、

众虎同心、

众口一辞、

众星攒月、

一切众生、

造谣惑众、

截断众流、

众喣山动、

人才出众、

众喣飘山、

众喣漂山、

众川赴海、

普济众生、

有负众望、

众口相传

歇后语

白毛乌鸦——与众不同端午节吃饺子——与众不同三条腿的蛤蟆——怪物;与众不同兔子下儿——与众不同绿毛乌鸦——与众不同菜刀剃头——与众不同

2.求一首与众不同的古诗词~~~~~~并附上相关的赏析~~~~~~速度~~~~~

游子吟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3.与崇高有关的诗句

1.为此人消瘦,情愿千万愁。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戴熙《题画竹》

4.那时一定会开着理想的航帆

5.呵理想我该用怎样的激情把你畅想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8.——《为了理想》作者:赤子心

9.苏轼曾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我希望得到的仅仅是你肯定的微笑。

11.我认真学习真正的知识

12.还有坎坷,还有荆棘,它们,多像成功大河中的浪花

13.会挽雕弓如满月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14.为此人消瘦,情愿千万愁。

15.——《坚持理想,坚守幸福》作者:东方晨曦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1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文天祥

1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2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21.只能看它变成了笑谈

22.理想的七彩渐渐褪色

2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5.而只是为了学到足够的学识

26.理想的七彩渐渐褪色

27.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28.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30.虽然别人在误解自己

31.青春会因为奋斗而精彩

32.能够坚持自己大学时期培育的品德和理想

33.不为那一张简陋的文凭

34.青春会因为奋斗而精彩

35.——《理想之歌》作者:渴望焚烧

3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8.苏轼曾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9.你我也开始迈入现实

40.——《理想在现实中前行》作者:飞扬的心

41.他人不知我,视我为猪狗。

42.是一个遥远而清晰的航标

43.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 洪亮吉《悯旱》

44.——《人生·理想》作者:周之寒

45.还有坎坷,还有荆棘,它们,多像成功大河中的浪花

46.完成先哲和家人的期望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4.和五岳有关的诗句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东岳泰山

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西岳华山】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中岳嵩山】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监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南岳衡山】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5.与天地有关的诗句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6.与巧合有关的诗句

与巧合有关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诗】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入夜一城花灯好象是春风吹开花儿挂满千枝万树,烟火象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驱赶宝马拉着华丽车子香风飘满一路。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玉壶的灯光流转着,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有的插满蛾儿,有的戴着雪柳,有的飘着金黄的丝缕,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在众芳里我千百次寻找她,可都没找着;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

【赏析】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专门写人。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金缕缠就的春幡春胜。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主人公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都没有意义与趣味。

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