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相关人物,事件的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②。 【注释】①田田:莲叶浮水之貌。 ②这四句是明写鱼游,隐喻青年男女在劳动过程中的友好嬉戏。 【赏析】 读《江南》这首汉乐府民歌,我们很容易想起《庄子·秋水》篇中一个有名的故事,不禁感叹它们所表现的美感经验是如此相似。那故事说,庄子和惠子这一对好抬扛的朋友某日在濠水边游玩,庄子说:“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快乐啊!”惠子诘问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反驳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过后他又申明:“我知之濠之上也。” 这一场争论,从逻辑上说,庄子分明是诡辩。因为同样作为人,惠子能够懂得人类的情绪和鱼类是无法相通的;但他的错误,却在于拿理性的逻辑来衡量感性的活动。 关键的话庄子已经说了:他是从濠水之上、即自我的感觉中体会到鱼的快乐的。 这里面牵涉到一些美学同时也是心理学的问题。 人们在观察外部事物的运动时,往往在其内心产生相应的模仿活动,或进而把自身的情志投射到这事物上,经过回环往复的交流,达到物我化一的境界。比如我们注视着苍鹰在空中滑翔,内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流利、畅快、均衡的运动感,于是觉得这鹰成了自我的化身,好像我们自己如此逍遥自由地盘旋干高空。 这种现象美学家称之为“内模仿”和“移情”。此外,有些心理学家还指出:某些运动形态、节律能够直接引发相应的情绪。 比如一个人未必总是快乐时才去跳舞,但在舞蹈的节律中却可以滋生快乐的情绪。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庄子所说“鱼乐”是怎么一回事。 鱼是否真的快乐实际是无法知道的,但它在水中轻快而自由地游动,却可以在观鱼者的心中引起类似的运动感,这种运动的形态、节律令人感到愉快。在人、鱼化一的感觉世界中,似乎鱼也是快乐的了。 于是再说《江南》。这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 “相和歌”原是一人唱多人和的,所以有的学者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是和声。从诗的结构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不管怎么说,前三句是诗的主体,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鱼戏莲叶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体部分的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实际着重于表现采莲人的快乐。 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个碧叶鲜丽、小舟穿行的画面。“何田田”流露出感叹、赞美的语气,本身是带有情绪的。 虽然没有写人,人已在其中。它令我们想到: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风光,采莲的人们自然免不了一场嬉闹。 何况,采莲的活儿,习惯上总是由年轻的女孩子干的,她们平日拘束得紧,如今似鸟出笼,更兼结伴成群,欣喜活泼,自是如水荡漾。然而诗在这里逗了一逗,却不再写下去,转笔落到“鱼戏莲叶间”。 “戏”是嬉戏取乐。开头两句之后,本该有人的“戏”,作者却将它转嫁为鱼的“戏”。 这就是移情的表现。但虽是写鱼,“戏”的情绪却是从上二句流贯而来的。 所以,你不必想清楚这里暗蕴着什么,凭直感就能体味到采莲人的情趣正在其中。不过,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鱼戏”也是实景,是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一部分。 采莲人本是快乐的,看到成群的鱼儿倏忽往来,潜沉浮跃,似乎自己也同鱼一样,轻松活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至此,诗意本已完足。 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诗即索然无味。 因为诗的功效,主要在于给读者以美的感动。而“鱼戏莲叶间”一句,叙述的意味重于描写,又是孤零零一句,实在无法造成足以感动读者的浓郁气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铺排渲染。 这四句真是稚拙而又神奇。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你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 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现出来,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 如果你想起这本就是一支歌曲,后四句又是合唱的和声,这种感受更是强烈。第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会在人的感觉中形成自我重复,长久地萦回不息。 所以,有了这四句,鱼群,也是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在读者这一面,感受语言所体现的画面形象和音乐节奏。 好像在自己的内心里也有一群生气盎然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着,他不免要像庄子在濠上一般,感叹说:“这鱼儿真是快乐啊!”于是他也成了鱼,成了采莲人。感情就这么沟通起来,融为一体。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当诗人把采莲人的快乐转化为“鱼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就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原因,成为一种单纯的、空灵的情绪,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就拿前面用过的例子来说,我们凝视着在高空滑翔的苍鹰,我们的情志也如苍鹰一般畅流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感到至大的快乐;但这快乐在这个时刻是没有具体内容的,是纯粹的美感。 其实,对于《江南》一诗的实在背景,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鱼戏莲叶”有暗喻男女欢爱的意思,也有人说这仅仅是劳动生活的快乐,都有道理,也都无法。 2.《公输》阅读题1、给加重的字注音.公输盘(bān ) 至于郢(yǐng ) 敝舆(yú ) 鲋鱼(fù ) 守圉之器(yù ) 禽滑厘(gǔ ) 短褐(hè ) 犀兕(sì) 麋鹿(mí) 楩楠 (pián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1)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 (2)夫子何命焉为?您有什么见教呢? (3)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4)然胡不已乎?但是为什么不停止(进攻楚国)呢? (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即使这样,公输盘替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国. (6)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7) 吾知所以距子矣.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8) 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9)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我认为大王派人攻打宋国,正和这个患偷窃的人一样.(10)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用它来攻打宋国. (11)杀所不足而争有余.牺牲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 3、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子墨子九距之.距同拒 抵挡 防御(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同御 抵挡(3)公输盘诎.诎同屈 折服 (4)公输盘不说.说同悦 高兴4、文学常识填空①《公输》选自《墨子 公输》.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非攻”),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②《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③这场模拟攻守战,结果是墨子胜利了.“(诎)”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5、解释加粗的重点字(1)起于鲁 (出发 动身) (2)请说之(允许,敬辞)(3)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车) (4)邻有短褐而欲窃之(粗布衣服) (5)然胡不已乎(但是) (6)胡不见我于王(引见)(7)虽然 (这样) (8)以牒为械(用、拿)(9)待楚寇矣(入侵) (10)虽杀臣,不能绝也(杀尽)(11)子墨子之守有圉余 (圉通“御”,抵挡)6、翻译(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3)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7、比较“为”字的读音和意思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wèi给、替) ②夫子何命焉为?(wéi语气词)③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wéi制造) ④必为有窃疾矣.(wéi是)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wéi是) 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wèi给、替)⑦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wéi 当作wéi当作) 8、区别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1)以:将以攻宋(用来) 以牒为械(用)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2)类:不可谓知类(事理)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种类)(3)于:起于鲁(从) 至于郢(于: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这里引进“至”这个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可不译或译为“到”;“至于”可译为“到达”或“到了”.) 今有人于此(在) 胡不见我于王(向) 有余于地(在……方面) 于是(于: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见公输盘.9、指出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C要求 其他请允许我、请求)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B.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C. 臣是以无请也.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当作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知而不争(却).B.然胡不已乎?(停止) 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C. 愿借子杀之.(他) 公输盘之意不过欲杀臣(的)D.子墨于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二、文言文阅读.(一)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翻译下列句子(1)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译文: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2)虽杀臣,不能绝也.译文: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3)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我请求不要攻打宋国了.2、本段主要记述墨子与公输盘的假想的攻守战,哪些语句表明战斗之激烈?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答: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结果: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3、文段中哪个词表明公输盘已技穷?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他的办法是什么?答:“诎”. 办法是杀害墨子.4、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答:写墨子与公输盘演武胜利,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非攻 兼爱)A.《公输》一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B.《公输》一文充分体现了《墨子》散文论辩性强、富有逻辑性的特色.C. 墨子勇于面对问题,说服了楚王.这表明。 3.50个写事的诗句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