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西湖撑伞有关的诗句

1.描写西湖花折伞的诗句

1、青凉伞上微微雨宋欧阳修《渔家傲·叶有清风花有露》2、只是雨下不借伞宋曹勋 《戏妙德二偈》3、伞声松径雨宋杨万里《宛陵道中》4、初初雨影伞先知宋杨万里《脕归遇雨》5、怪生无雨都张伞宋杨万里《舟过安仁五首》六把伞作者: 余光中遗忘伞向日葵反面的形象 黑黝黝的背日葵啊 见证人类的健忘雨里盛开 雨里枯萎 一朵一朵被遗忘 怎么也记不起来 在什么人家的门外 身世如谜 究竟谁是 头也不回的主人 音乐伞裁一片小黑云去抵挡 顶上千叠的黑云 雨伞,是谁顿悟所发明? 那样纯净的几何美 用直线和曲线连成 浅弧的两端伸出檐牙 雨便从十二个檐角滴下 一串串断断续续的飞铃 你手中握着正是 一件天然的乐器 雨夫人即兴的手指 间歇地敲敲又打打 ——重时多壮烈 轻时多潇洒 记忆伞雨天长,灰云厚 三十六根伞骨只一收 就收进一把记忆里去了 不知在那扇门背后 只要我还能够 找到小时候那一把 就能把四川的四月天撑开 春雨就从伞边滴下来 蛙声就从水田里 布谷鸟就从远山 都带着冷飕飕的湿意 来绕着伞柄打转 喔,雨气好新鲜 亲情伞最难忘是江南 孩时的一阵大雷雨 下面是漫漫的水乡 上面是闪闪的迅电 和天地一咤的重雷 我瑟缩的肩膀,是谁 一手抱过来护卫 一手更挺着油纸伞 负担雨势和风声多少江湖又多少海 一生已度过大半 惊雷和骇电早已惯了 只是台风的夜晚 却遥念母亲的孤坟 是怎样的雨势和风声 轮到该我送伞去 却不见油纸伞 更不见那孩子 友情伞暴风雨里 一位朋友撑伞来接我 一手扶我的踉跄 一手把坚定的伞柄 举成一面大盾牌 抵挡猖狂的雨箭 后来才发现 逆风那一面他的衣衫 几乎湿透于骤雨 喔,所谓知己 不就是一把伞么? ——晴天收起 雨天才为你 豁然开放 伞盟如果夜是一场青雨淋淋 幸而我还有一盏台灯 一把精致的小雨伞 撑开一圈柔和的气氛 而无论用什么做成 用绯色的氛围或橙色的光晕 愿你与我做共伞的人 伴我涉过湿冷的雨地 如果夜是青雨淋淋 如果死亡是黑雨凄凄 如果我站在雨地里 等雨巷 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寒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你撑伞来迎接,等你。

2.关于西湖的诗句 雨中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红绣鞋》【元】张可久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喜春来》【元】曹明善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蒋璨》【唐】宋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浣溪沙》【宋】葛胜仲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西江月》【宋】辛弃疾

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 《西湖念语》【宋】欧阳修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题临安邸》【宋】林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3.关于撑伞的诗句

六把雨伞

作者: 余光中

遗忘伞

向日葵反面的形象

黑黝黝的背日葵啊

见证人类的健忘

雨里盛开

雨里枯萎

一朵一朵被遗忘

怎么也记不起来

在什么人家的门外

身世如谜

究竟谁是

头也不回的主人

音乐伞

裁一片小黑云去抵挡

顶上千叠的黑云

雨伞,是谁顿悟所发明?

那样纯净的几何美

用直线和曲线连成

浅弧的两端伸出檐牙

雨便从十二个檐角滴下

一串串断断续续的飞铃

你手中握着正是

一件天然的乐器

雨夫人即兴的手指

间歇地敲敲又打打

——重时多壮烈

轻时多潇洒

记忆伞

雨天长,灰云厚

三十六根伞骨只一收

就收进一把记忆里去了

不知在那扇门背后

只要我还能够

找到小时候那一把

就能把四川的四月天撑开

春雨就从伞边滴下来

蛙声就从水田里

布谷鸟就从远山

都带着冷飕飕的湿意

来绕着伞柄打转

喔,雨气好新鲜

亲情伞

最难忘是江南

孩时的一阵大雷雨

下面是漫漫的水乡

上面是闪闪的迅电

和天地一咤的重雷

我瑟缩的肩膀,是谁

一手抱过来护卫

一手更挺着油纸伞

负担雨势和风声

多少江湖又多少海

一生已度过大半

惊雷和骇电早已惯了

只是台风的夜晚

却遥念母亲的孤坟

是怎样的雨势和风声

轮到该我送伞去

却不见油纸伞

更不见那孩子

友情伞

暴风雨里

一位朋友撑伞来接我

一手扶我的踉跄

一手把坚定的伞柄

举成一面大盾牌

抵挡猖狂的雨箭

后来才发现

逆风那一面他的衣衫

几乎湿透于骤雨

喔,所谓知己

不就是一把伞么?

——晴天收起

雨天才为你

豁然开放

伞盟

如果夜是一场青雨淋淋

幸而我还有一盏台灯

一把精致的小雨伞

撑开一圈柔和的气氛

而无论用什么做成

用绯色的氛围或橙色的光晕

愿你与我做共伞的人

伴我涉过湿冷的雨地

如果夜是青雨淋淋

如果死亡是黑雨凄凄

如果我站在雨地里

等你撑伞来迎接,等你

4.关于西湖的诗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5.和西湖有关的诗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着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相接。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相同。

10、六月中:六月中旬。

诗意: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

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

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