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株洲古诗词写株洲县的诗,较为被大家熟传的,有杜甫诗九首。 相传诗人,这株洲游历期间,三天两夜,写下了7首行诗,又传为九首诗。其中五首与株洲相关地区地名有关的诗为《宿凿石浦》、《过津口》、《 次空灵岸 》、《宿花石戍》、《次晚洲》。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 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 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早行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 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飞鸟数求食,潜鱼亦独惊。 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 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过津口(又名咏津口,津口,即今渌口)南岳自兹近,湘流东逝深。 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 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 瓮馀不尽酒,膝有无声琴。圣贤两寂寞,眇眇独开襟。 ——船过渌口,雷打石次空灵岸(空灵岸,位于株洲县城渌口南霞石埠)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空灵岸所感解忧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向来云涛盘,众力亦不细。 呀坑瞥眼过,飞橹本无蒂。得失瞬息间,致远宜恐泥。 百虑视安危,分明曩贤计。兹理庶可广,拳拳期勿替。 宿花石戍(花石戍,位于株洲县南王十万花石戍的湘江边)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流开辟水,木杂古今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茫茫天地间,理乱岂恒数?系痢盘藤轮,杖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早发有求常百虑,斯文亦吾病。 以兹朋故多,穷老驱驰并。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 昔人戒垂堂,今则奚奔命。涛翻黑蛟跃,日出黄雾映。 烦促瘴岂侵,颓倚睡未醒。仆夫问盥栉,暮颜腼青镜。 随意簪葛巾,仰惭林花盛。侧闻夜来寇,幸喜囊中净。 艰危作远客,干请伤直性。薇蕨饿首阳,粟马资历聘。 贱子欲适从,疑误此二柄。次晚洲(晚洲,原株洲县观音岩(今株洲市天元区空灵圣地)八景之一)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 晚洲适知名,秀色固异状。棹经垂猿把,身在度鸟上。 摆浪散帙妨,危沙折花当。羁离暂愉悦,羸老反惆怅。 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浅遇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菜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 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縕袍。 2.推荐几首描写“株洲”的古诗词《宿凿石浦》 ——杜甫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 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 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 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 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 《早行》 ——杜甫 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 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飞鸟数求食,潜鱼亦独惊。 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 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 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草堂拜少陵遗像》 ——陆游 清江抱孤村,杜子昔所馆。 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 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 人皆欲拾取,志大才苦短。 计公客此时,一饱得亦罕。 厄穷端有自,宁独坐房琯。 至今壁间像,朱绶意萧散。 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算。 《过津口》 ——杜甫 南岳自兹近,湘流东逝深。 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 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 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 瓮余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圣贤两寂寞,眇眇独开襟。 《次空灵岸》 ——杜甫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 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 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1、全诗意译: 《宿凿石浦》:一日的舟旅劳顿之后,杜甫随即吩咐他的随从早点歇息,诗人独自瞭望着眼前二月湘江河岸春天里无限美丽的景色。 这时候,天气的无常突然刮起一股的寒风来,杜甫他最担心的是停靠在岸边的小舟是否系紧了绳索。在这苍茫暮色一层层地笼罩着庆霞寺右侧回塘坳岸堤当下,夕阳已经西下,惟一可以仰望漫天星光些许的辉映景象。 今天晚上的月亮呀,哪怕是残缺不圆的月亮都应该是不会出来了,连寺庙里的幽暗青灯的亮光都熄灭了,诗人内心更是感到孤身寂寞与阴森惶恐。 《早行》:诗人的忧郁与悲愤,和留下了这两首诗歌,而不得不在黎明的清早匆匆上路,因为诗人自己也不知道前去的行程能不能如愿以偿。 岸边的孤单的小舟依然还在,与昨天离开它的时候一样的在风波中摇摆不定,此时的所见所闻都只能是一声无奈的哀叹。几只小鸟四处觅食求生的画面,连同河水深处的小鱼也被杜甫一行登舟的落魄行壮而感到惊吓与同情。 前朝的体制如同一张不可冲破的牢笼似的鱼网,好像是在“故意”戕害着这些无辜的生命,怎么也逃不过它设置的国家体制与埋没了的人才“陷阱”。 《过津口》:佛教圣地,千古传承。 南岳与我已经很近了,切身体会得到“一江江水向东流”的那种一去不复返的感受。春天的和风雅致,用小乔木做成的船划子使得一路还算顺畅,可这春日里能够看得见的是云雾环绕着一座座的小山陡峭。 回过头来再看那码头,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枫树林,春意盎然的一派生机的样子 “白练似的”的那些小鱼哟,终究逃不出预备好的渔网。可又能在不时传来黄色的麻雀喧而不闹的美妙声音深深的喜悦。 我孤单的形影,只能慢慢游览着,那仁者有恻隐之心的疲惫,有谁可以明了?就算我酒瓮里有再多的酒,身边眼下却没有了管弦的乐趣又有什么意思呢? 《次空灵岸》:水流的汹涌逆向一波波白色的浪花,一望无际的远眺,尽收眼底。好在我有这一小小的孤舟来得正是时候,才使得我可以体会或阅览了这片美妙的山河壮丽的景色。 这空灵岸上那些赤红色的崖石是多么的险峻,亀岩上那些枫树犹如箭末的扣弦,像锯齿一般朝着那陡峭的崖壁射上去一般。岁月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明朗而不灼热的太阳这时偏斜照在身上。 可以使得暖暖窝在着简陋的船舱中,总也可以对天肆无忌惮地歌吟而号呼。南方的潮湿瘟疫瘴气有什么好忧虑的?可恨的是兵荒马乱的到处堵在征集壮丁与苛捐杂税。 面对着这般景象,除了遗憾还是遗憾,而那些达官贵人却在暗处讥笑你的无为,你的窘迫。 2、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有关于湘江的诗词一、回答:有关湘江的诗词如下 1、《再上湘江》唐,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2、《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3、《秋宿湘江遇雨》唐,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4、《晚泊湘江》唐,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5、《湘江曲》唐,张藉。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二、扩展知识: 1、湘江简介:长江支流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其源头有4种说法:一是传统的正源(俗称东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河源为海洋河,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二是南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三是广西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称上桂河(白石河),往东流至西波江口称湘江;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河源为潇水,在永州市的萍岛汇合广西来水称湘江。 学界较流行的说法是白石河源。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至岳阳市的湘阴县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 如海洋河为源,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以潇水为源,干流全长948公里,流域面积94721平方公里。 2、咏物诗简介: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4.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古诗词背诵第一册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5.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8.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第二册11.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古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第三册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3.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4.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5.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6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27.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8.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 5.有关湘江的诗词一、回答:有关湘江的诗词如下 1、《再上湘江》唐,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2、《渡湘江》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3、《秋宿湘江遇雨》唐,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4、《晚泊湘江》唐,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5、《湘江曲》唐,张藉。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二、扩展知识: 1、湘江简介:长江支流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其源头有4种说法:一是传统的正源(俗称东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河源为海洋河,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二是南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三是广西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称上桂河(白石河),往东流至西波江口称湘江;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河源为潇水,在永州市的萍岛汇合广西来水称湘江。 学界较流行的说法是白石河源。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至岳阳市的湘阴县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 如海洋河为源,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以潇水为源,干流全长948公里,流域面积94721平方公里。 2、咏物诗简介: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6.描写湘江的古诗词有哪些1、《再上湘江》唐,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2、《渡湘江》唐,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3、《秋宿湘江遇雨》唐,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4、《晚泊湘江》唐,宋之问。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5、《湘江曲》唐,张藉。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 6. 湘江 作者:许彬 (唐) 孤舟方此去,嘉景称于闻。烟尽九峰雪,雨生诸派云。 沙寒鸿鹄聚,底极龟鱼分。异日谁为侣,逍遥耕钓群。 7.望洞庭古诗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扩展资料: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望洞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