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英语诗歌的节奏

1.英语韵律小诗的结构(格式)是怎样的

在英文格律诗中,轻音和重音是按一定规律出现的.常见有七种:一轻一重叫抑扬格;一重一轻叫扬抑格;一重两轻叫扬抑抑格;两轻一重叫抑抑扬格;一重两个音节叫扬扬格;一轻两个音节叫抑抑格;含一轻一重一轻三个音节叫抑扬抑格.我们可以根据一个诗行中重音出现的规律和音步的数目说出它的格律,即所谓的格律分析或音步划分. 韵律—— 诗歌不一定押韵,但一定有节奏(韵律).节奏在英文中叫rhythm,源自希腊,意为流动(flow),即从一点向另一点有张有弛地运动.我们如何用音步法来分析英文诗的节奏呢?就拿格律诗为例吧.首先把每个诗行分成若干个音节,并区分哪些是重读音节,哪些是非重读音节,找出它们排列的形式,以及这种排列形式在一个诗行中出现次数,也就是行内所含的音步数目.答案补充 押韵—— 所谓押韵,是指相同或相似的重读音节先后出现在两个或更多诗行的相应位置上.英文诗押韵的种类可分为全韵、近似韵(也称有缺陷的韵).全韵是指押韵时必须押在由不同辅音开头的重读音节上,其中元音相同,跟在这个元音后面的辅音或其他非重读音节也必须相同;近似韵有三种情况,即最后的辅音相同,但前面的元音相似而不相同;元音相同后面的辅音不同,谓谐元韵;重读元音不同所有的辅音都相同,谓谐辅韵 另一个跟押韵有关的诗法手段是词首韵,是指相同的音素(主要是辅音)重复出现在一些有关联的单词词首部位. 英语诗的韵律较为复杂,根据押韵的音在诗行中的出现位置可以分为尾韵和行内韵两种.尾韵押在诗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是最常见的押韵部位,这和汉语诗的押韵相同;行内韵是指诗行中间的停顿或休止前的重读音节与该行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 答案补充 按照押韵的音节多少,又可分为: 单韵,又称男韵.所押的韵音局限于诗行中重读的末尾音节,这种韵体强劲有力. 双韵,又称女韵.押韵于连接的两个音节上,后一个为非重读音节,这种韵体常给人以轻快、幽婉之感. 三重韵,押韵于三个连接的音节上,多用于幽默诗、讽刺诗中.。

2.在英文诗中's'st'do'分别有什么意义

介绍篇文章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节奏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

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符的流动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配合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基本的节奏有两种,即强——弱(2/4拍)和强——弱——弱(3/4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东方红》的节奏就是强——弱:556│2—│116│2—│55│6i65│116│2—│《新年好》(HAPPYNEWYEAR)这首儿歌的节奏是强——弱——弱:1115│3331│1355│432—│2344│3231│1325│721—│中国古诗有节奏。

其节奏主要是通过汉字特有的声调表现出来的。传统汉语中的声调有四:平、上、去、入。

平声称“平声”,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平声与仄声结合起来反复出现,就是中国诗歌的节奏。

如一首五言绝句,其最常见的节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王之涣《等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即是这样的节奏。其中“欲”字是仄声,与格式不合。

但根据格律要求,诗行中的第一字可平可仄。英文诗歌也有节奏。

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但有重读轻读音节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读音节与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按一定的模式搭配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就是英文诗歌的节奏。

我们知道凡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英文单词,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之分,在一句话中,根据语法、语调、语意的要求,有些词也要重读,有些要轻读。如hewenttotowntobuyabook..I'mgladtohearthenews.英文中有重读和轻读之分,重读的音节和轻读的音节,按一定模式配合起来,反复再现,组成诗句,听起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

多音节单词有重音和次重音,次重音根据节奏既可视为重读,也可视为轻读。读下面这两句诗:Alone│shecuts│andbinds│thegrain,Andsings│ame│lancho│lystrain.这两行诗的重读与轻读的固定搭配模式是:轻——重。

在每行中再现四次,这样就形成了这两行诗的节奏。某种固定的轻重搭配叫“音步”(foot),相当与乐谱中的“小节”。

一轻一重,就是这两行诗的音步。一行诗中轻重搭配出现的次数叫音步数,这两行诗的音步数都是四,所以就称其为四音步诗。

二常见的音步类型音步是轻读与重读构成的。根据重读与轻读搭配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音步类型。

音步类型不同,节奏自然也不同。最常见的音步类型有以下四种:(一)抑扬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iamb,iambic.)。

轻读是“抑”,重读是“扬”,一轻一重,故称抑扬格。英语中有大量的单词,其发音都是一轻一重,如adore,excite,above,around,appear,besides,attack,supply,believe,return等,所以用英语写诗,用抑扬格就很便利。

也就是说,抑扬格很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因此,在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

前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二)扬抑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重,后者为轻,则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trochee,trochaic.)。

重读是“扬”,轻读是“抑”,一重一轻,故称扬抑格。与抑扬格恰好相反。

英语中也有一批其读音为一重一轻的单词,如Happy,many,holy,yonder,headlong,flaming,upper,grandeur,failing等。写扬抑格的诗,此类词正好合适。

但这类词在英语中其数量不及前面的那些多,与英文的语言规律不十分吻合,所以扬抑格诗不多。举两句诗例:Present│mirthhas│present│laughterShakespeareShakeyour│chainsto│earthlike│dewShelley(三)抑抑扬格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即轻——轻——重,专门术语是:Anapaest,anapaestic例词:cavalier,intercede,disbelieve,reappear,disapprove,indistinct,onthehill.例句:拜伦的以下四行诗是抑抑扬格:TheAssyr│iancamedown│likethewolf│onthefold,Andhiscoh│ortswereglea│minginpurp│leandgold;Andthesheen│oftheirspears│waslikestars│onthesea,Whentheblue│wavesrollsnight│lyondeep│Galilee.——DestructionofSennacherib这是拜伦写的描述古代亚述人围攻耶路撒冷,被瘟疫所袭的诗的一节。

第四行第二音步中的waves一词可轻可重。诗题中的Sennacherib是亚述国王。

fold指羊群,purpleandgold描写亚述军队的服饰,Galilee,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cohorts军团,sheen,光芒。

(四)扬抑抑格重——轻——轻是扬抑抑格,专门术语是:dactyl,dactylic.例词:happily,merciful,eloquent,messenger,merrily,properly,accident,quantity.例句:Draggingthe│cornbyher│goldenhair.Davies:thevillain.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常见者即此四种,第一种则最常见。此外诗句中也常有抑抑格(pyrrhic[/peirik]和扬扬格(spondee[/sp:ndi])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音步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一首诗仅用一种音步类型写,这种情况极少见,大多是以某一种为主,同时穿插其他类。

3.英文诗的韵式

读英文诗歌是非常步容易的,这方面的知识极其细致,以下着重就楼主所谓的韵式介绍一些最基本的。

(这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费神的活儿,所以请允许在下转贴一些现成的东东.^_^)一 节奏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符的流动是有节奏的。

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配合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基本的节奏有两种,即强——弱(2/4拍)和强——弱——弱(3/4拍)。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年好》(HAPPY NEW YEAR)这首儿歌的节奏是强——弱——弱:11 1 5 │33 3 1│13 5 5 │43 2 —│23 4 4 │32 3 1│13 2 5│72 1 —│中国古诗讲究平仄,富有节奏,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但有重读轻读音节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读音节与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按一定的模式搭配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就是英文诗歌的节奏。

我们知道凡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英文单词,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之分,在一句话中,根据语法、语调、语意的要求,有些词也要重读,有些要轻读。如he went to town to buy a book.. I'm glad to hear the news. 英文中有重读和轻读之分,重读的音节和轻读的音节,按一定模式配合起来,反复再现,组成诗句,听起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

多音节单词有重音和次重音,次重音根据节奏既可视为重读,也可视为轻读。读下面这两句诗: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这两行诗的重读与轻读的固定搭配模式是:轻——重。

在每行中再现四次,这样就形成了这两行诗的节奏。某种固定的轻重搭配叫“音步”(foot),相当与乐谱中的“小节”。

一轻一重,就是这两行诗的音步。一行诗中轻重搭配出现的次数叫音步数,这两行诗的音步数都是四,所以就称其为四音步诗。

二 常见的音步类型音步是轻读与重读构成的。根据重读与轻读搭配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音步类型。

音步类型不同,节奏自然也不同。最常见的音步类型有以下四种:(一) 抑扬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iamb, iambic.)。

轻读是“抑”,重读是“扬”,一轻一重,故称抑扬格。英语中有大量的单词,其发音都是一轻一重,如adore, excite, above, around, appear, besides, attack, supply, believe, return等,所以用英语写诗,用抑扬格就很便利。

也就是说,抑扬格很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因此,在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

前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二)扬抑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重,后者为轻,则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trochee, trochaic.)。

重读是“扬”,轻读是“抑”,一重一轻,故称扬抑格。与抑扬格恰好相反。

英语中也有一批其读音为一重一轻的单词,如Happy, many, holy, yonder, headlong, flaming, upper, grandeur, failing等。写扬抑格的诗,此类词正好合适。

但这类词在英语中其数量不及前面的那些多,与英文的语言规律不十分吻合,所以扬抑格诗不多。举两句诗例:Present │mirth has │present │laughterShakespeare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Shelley(三) 抑抑扬格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即轻——轻——重,专门术语是:Anapaest, anapaestic例词:cavalier, intercede, disbelieve, reappear, disapprove, indistinct, on the hill.例句:拜伦的以下四行诗是抑抑扬格:The Assyr│ian came down │like the wolf │on the fold,And his coh│orts were glea│ming in purp│le and gold;And the sheen│ of their spears │was like stars │on the sea,When the blue │waves rolls night│ly on deep │Galilee.——Destruction of Sennacherib这是拜伦写的描述古代亚述人围攻耶路撒冷,被瘟疫所袭的诗的一节。

第四行第二音步中的waves 一词可轻可重。诗题中的Sennacherib 是亚述国王。

fold 指羊群, purple and gold 描写亚述军队的服饰,Galilee,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cohorts军团, sheen,光芒。

(四) 扬抑抑格重——轻——轻是扬抑抑格,专门术语是:dactyl, dactylic. 例词:happily, merciful, eloquent, messenger, merrily, properly, accident, quantity.例句:Dragging the │corn by her │golden hair. Davies: the villain.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常见者即此四种,第一种则最常见。此外诗句中也常有抑抑格(pyrrhic[/peirik]和扬扬格(spondee[/sp :ndi])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音步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一首诗仅用一种音步类型写,这种情况极少见,大多是以某一种为主,同时穿插其他类型。如果一首诗只含有一种音步,就会显得非常单调机械。

一首诗只要是以某种类型为主的,尽管有其他类型穿插其中,也称此诗为某某格。如,以抑扬格为主要节奏写成的,就称此诗为抑扬格诗。

现代兴起的一些自由诗(FREE VERSE),不受这些格律的限制。三 诗行(一) 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字。

英文诗每行的第一。

4.分析一首英文诗歌的格律和韵律

个概念。

1. 音步(Foot):英诗中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叫作音步。 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音节,但不能少于两个或多于三个音节,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必须重读。

分析英文诗歌的格律就是将它的句子划分成音步,并分清是何种音步及音步的数量。这个过程称为scansion。

如:诗句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要是分成音步的话,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上面“-”表示它前面是轻读音节,而“*”则表示它前面是重读音节。我们于是看出:上面的句子共有五个音步,每个音步都是由前轻读后重读的两个音节组成,这样的音节被称为“抑扬格”。

颇有点唐诗的“平仄”的味道,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还看出:一个音步不必等于一个单词。

根据音步的数量,每一行一个音步的称为“单音步”(monometer);每一诗行有两个音步的,称“双音步”(dimeter);三个音步的,称“三音步”(trimeter);此外还有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ctometer)。 2. 韵律(Metre): 韵律是指音步在朗读时的轻重长短的节奏或规律,这要依据音步所含音节的数量及重读音节的位置来区分。

传统英诗的音步有六种。即: 抑扬格(Iambus) 扬抑格(Trochee) 抑抑扬格(Anapaest) 扬抑抑格(Dactyl) 抑扬抑格(Amphibrach) 扬抑扬格(Dactyl) “抑”为轻读音节,“扬”为重读音节。

“扬抑格”即一个音步有两个音节,前面的音节重读,后面的轻读。同理,“扬抑扬格”即一个音步有三个音节,最前的音节重读,中轻读,后重读。

3. 英文诗歌的押韵:英语诗歌的押韵在形式上,要比古汉语格律诗复杂。 3.1 就起押韵功能的单词而言,一是辅音也可入韵(比较:汉语只能根据韵母押韵。)

二是押韵的音节可以选在单词的头,中间和尾(比较: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最常见的有: 头韵(Alliteration):是指单词开始的字母重复,如great和grew;谐元韵(Assonance):是指单词中重读元音重复,如great和fail;尾韵(Rhyme):则指单词结尾的字母重复,如great和bait。

3.2 而一行诗中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押韵形式,如: The light that lies in women's eyes. 这行诗中有头韵light和lies,谐元韵light、lies、eyes,还有尾韵lies和eyes。 3.3 英语诗歌的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则被称为韵法(rhyming scheme)。

常见的有两行转韵(AABB)、隔行押韵(ABCB)、隔行交互押韵(ABAB)和交错押韵(ABBA)等。 如这四行诗: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即为abab押韵格式,详细分解如下: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a),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b),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a),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b): 4.英文诗歌的章法也可以受到形式的限制,如商籁诗(十四行诗 - sonnet): 商籁诗须遵守:十四行,五音步,抑扬格这种形式。

即全诗共十四行,每行五个音步,而音步的韵律是抑扬格。 这种形式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在十六世纪中传入英国,为伊丽莎白时代的文人所宠爱。

诗人如莎士比亚、斯宾塞及西德尼都写下过很多著名的十四行诗。到十八世纪,十四行诗又受到冷落。

后来才浪漫派诗人济慈、沃兹沃斯等人复兴。 英文的商籁诗两种类型:即意大利式(Petrarvhan)及莎士比业式(Shakesperoan),或称英国式。

4.1 意大利式:由意大利诗人皮特拉克(Petrarch)所创,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八行(The Octave),由两个四行诗体(Quatrains)组成,韵脚是abbaabba;第二部分有六行(The Sestet),韵脚可有不同形式。严格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前八行结尾,诗意应告一段落,而后六行又转入新的诗意。

4.2 莎士比亚式:全诗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个四行诗体组成,韵脚可交替进行。第二部分双行诗体。

是最后是押韵的双行诗体。全诗韵脚是ababcdcdefefgg。

莎士比亚式诗中意境一气呵成,直到最后双行诗体,为全诗高潮。

5.thecountrychild,一首韵律整齐的英文诗Myhomeisahousenearawood,

韵律诗要押韵。

wood-could ,dear-near,town-down,bright-nightMy home is a house near a wood,I would live in a street if I could!The village is so quiet,oh,dear!I do wish that someone lived near.Please let me live in a town,to see all the traffic going down.Avenues,roads and streets are all bright,with wondeful colors at night!翻译:我生活在树林旁的一间小屋,若是能住在街上该有多好啊!村子是如此的安静,天哪!我真希望有人住得很近.请让我住在住在镇上,看看繁忙的交通流畅.大街小巷如此明亮,还有晚上美丽的灯光.。

6.如何欣赏英文诗歌

介绍篇文章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 节奏 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

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符的流动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配合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基本的节奏有两种,即强——弱(2/4拍)和强——弱——弱(3/4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东方红》的节奏就是强——弱: 5 56│2 —│1 16│2 —│5 5│6i 65│1 16│2 —│ 《新年好》(HAPPY NEW YEAR)这首儿歌的节奏是强——弱——弱: 11 1 5 │33 3 1│13 5 5 │43 2 —│23 4 4 │32 3 1│13 2 5│72 1 —│ 中国古诗有节奏。

其节奏主要是通过汉字特有的声调表现出来的。传统汉语中的声调有四:平、上、去、入。

平声称“平声”,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平声与仄声结合起来反复出现,就是中国诗歌的节奏。

如一首五言绝句,其最常见的节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王之涣《等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即是这样的节奏。其中“欲”字是仄声,与格式不合。

但根据格律要求,诗行中的第一字可平可仄。 英文诗歌也有节奏。

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但有重读轻读音节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读音节与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按一定的模式搭配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就是英文诗歌的节奏。

我们知道凡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英文单词,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之分,在一句话中,根据语法、语调、语意的要求,有些词也要重读,有些要轻读。如he went to town to buy a book.. I'm glad to hear the news. 英文中有重读和轻读之分,重读的音节和轻读的音节,按一定模式配合起来,反复再现,组成诗句,听起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

多音节单词有重音和次重音,次重音根据节奏既可视为重读,也可视为轻读。 读下面这两句诗: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这两行诗的重读与轻读的固定搭配模式是:轻——重。

在每行中再现四次,这样就形成了这两行诗的节奏。某种固定的轻重搭配叫“音步”(foot),相当与乐谱中的“小节”。

一轻一重,就是这两行诗的音步。一行诗中轻重搭配出现的次数叫音步数,这两行诗的音步数都是四,所以就称其为四音步诗。

二 常见的音步类型 音步是轻读与重读构成的。根据重读与轻读搭配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音步类型。

音步类型不同,节奏自然也不同。最常见的音步类型有以下四种: (一) 抑扬格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iamb, iambic.)。

轻读是“抑”,重读是“扬”,一轻一重,故称抑扬格。英语中有大量的单词,其发音都是一轻一重,如adore, excite, above, around, appear, besides, attack, supply, believe, return等,所以用英语写诗,用抑扬格就很便利。

也就是说,抑扬格很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因此,在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

前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 (二)扬抑格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重,后者为轻,则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trochee, trochaic.)。

重读是“扬”,轻读是“抑”,一重一轻,故称扬抑格。与抑扬格恰好相反。

英语中也有一批其读音为一重一轻的单词,如Happy, many, holy, yonder, headlong, flaming, upper, grandeur, failing等。写扬抑格的诗,此类词正好合适。

但这类词在英语中其数量不及前面的那些多,与英文的语言规律不十分吻合,所以扬抑格诗不多。举两句诗例: Present │mirth has │present │laughter Shakespeare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Shelley (三) 抑抑扬格 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即轻——轻——重,专门术语是:Anapaest, anapaestic 例词: cavalier, intercede, disbelieve, reappear, disapprove, indistinct, on the hill. 例句: 拜伦的以下四行诗是抑抑扬格: The Assyr│ian came down │like the wolf │on the fold, And his coh│orts were glea│ming in purp│le and gold; And the sheen│ of their spears │was like stars │on the sea, When the blue │waves rolls night│ly on deep │Galilee. ——Destruction of Sennacherib 这是拜伦写的描述古代亚述人围攻耶路撒冷,被瘟疫所袭的诗的一节。

第四行第二音步中的waves 一词可轻可重。诗题中的Sennacherib 是亚述国王。

fold 指羊群, purple and gold 描写亚述军队的服饰,Galilee,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cohorts军团, sheen,光芒。

(四) 扬抑抑格 重——轻——轻是扬抑抑格,专门术语是:dactyl, dactylic. 例词:happily, merciful, eloquent, messenger, merrily, properly, accident, quantity. 例句: Dragging the │corn by her │golden hair. Davies: the villain. 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常见者即此四种,第一种则最常见。此外诗句中也常有抑抑格(pyrrhic[/peirik]和扬扬格(spondee[/sp :ndi]) 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音步类型。

7.介绍一下英文诗的常识,要英文的

(一) 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字。

英文诗每行的第一个字母都大写,但是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一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时候,一行诗正好是一句,有时两行甚至许多行才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

前者叫end-stopped line(结句行),后者叫run-on line.(跨行句)。这是英文诗与中国诗的最大区别之一。

中国诗歌都是一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看下面一节诗: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前两行是end-stopped line,后两行是run-on line。

读跨行句诗,行末停顿较短。跨行句在英文诗歌中极其普遍,有时十来行才成一完整句子。

刚学英文诗的人,对此往往不习惯。对此我们需加注意。

(二) 诗行的长短以音步数目计算:英文诗行的长度范围一般是一音步——五音步。六、七、八音步的诗行也有,但不多。

最多的是四音步、五音步的诗。(各种长短诗行的专门术语:一音步诗:monometer 二音步诗:dimeter三音步诗:trimeter四音步诗:tetrameter 五音步诗:pentameter 六音步诗:hexameter 七音步诗:heptameter八音步诗:octameter.)在分析一首诗的格律时,既要考律此诗的基本音步类型,也要考律此诗中诗行的音步数目。

看下面的一首短诗:An EMPTY HOUSEAlexander PopeYou beat│your pate, │and fan│cy wit │will come:Knock as│you please, │there's no│body│at home.(你拍拍脑袋,以为灵感马上就来。可任你怎么敲打,也无人把门打开。

pate,脑袋。 fancy,动词:以为,想象。)

此诗的基本音步类型是抑扬格,每行五音步。因此称此诗的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

一首诗的音步类型和诗行所含的音步数目构成此诗的格律(meter)。四 压韵(rhyme)英文诗一般都押运韵。

(一) 全韵与半韵(full rhyme and half rhyme)。全韵是严格的押韵,其要求是:(1) 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2) 元音前的辅音应不同;(3) 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

(4) 重读音节之后如有轻读音节,也应相同。下面几对词都符合全韵的标准:why---sigh; hate---late; fight---delight; powers---flowers; today---away; ending---bending.如果仅是元音字母相同,读音不同,不符合全韵:如:blood----hood; there---here; gone---alone; daughter----laughter.这种情形被称为“眼韵”(eye rhyme),虽然诗人有时用之,但不是真正的押韵。

仅是辅音相同或仅是元音相同的属半韵:元音不同,其前后的辅音相同,这叫谐辅韵(consonance)如:black, block; creak, croak; reader, rider; despise, dispose.元音相同,其后的辅音相同者叫谐元韵(assonance),如lake, fate; time, mind.(二) 尾韵与行内韵(end rhyme and internal rhyme)押在诗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叫尾韵。这是英文诗歌最常见的押韵部位。

诗行中间停顿处的重读音节与该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者,叫行内韵。如: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三) 男韵与女韵((masculine rhyme and feminine rhyme)所押的韵音局限于诗行中重读的末尾音节上,称男韵,也叫单韵,听起来强劲有力。

如:late, fate; hill, fill; enjoy, destroy.押韵押在两个音节上,后一音节非重读音节,称女韵,也叫双韵,听起来或轻快,或幽婉。如:lighting, fighting; motion, ocean; wining, beginning.看下面一节诗:I am coming, little maiden,With the pleasant sunshine laden;With the honey for the bee,With the blossom for the tree.前两行押女韵,后两行押男韵。

也有不少英文诗是不押韵的,不押韵的诗称无韵诗或白体诗(blank verse)。多用在戏剧和叙事诗中。

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弥尔顿的Paradise Lost 都是用blank verse写成的。 押韵的诗叫rhymed verse。

无韵诗不同与自由诗。无韵诗虽不押韵,但是有固定节奏,以扬抑格五音步最常见。

自由诗节奏不固定,如同白话。诗选及讲解A SELECTION OF ENGLISH POETRY FOR AN OPTIONAL COURSE OF THE UNDERGRADUADTES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作者简介:剧作家、诗人。

一生创作三十七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其十四行诗大部分是献给一位贵族青年,有二十余篇则是献给一位“黑肤女士”(the dark lady).1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注释:Compare。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