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贺诗歌的内容

1.李贺的〈画鸡〉全诗内容

《画鸡》是唐寅的,不是李贺的诗。

1、全诗内容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2、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3、简析

《画鸡》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2.诗人李贺的资料

唐李贺一生,以诗为业。

《高轩过》赞韩愈作赋“笔补造化天无功”,也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①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

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早年家居昌谷,其地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达官贵人所往来,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了解,给早熟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

后来旅游南北,出仕王朝,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

其中讽刺唐朝宫廷酣歌宴舞,夜以继日的佚乐生活的,如《秦王饮酒》;隐约反映宫廷事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批判宪宗求仙的,如《仙人》、《昆仑使者》;反对藩镇分裂所造成的灾祸和歌颂削平藩镇叛乱的,如《猛虎行》、《雁门太守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反映权门贵族飞扬跋扈、骄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秦宫诗》、《牡丹神曲》、《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意》;讽刺宦官当权、贤才失志的,如《吕将军歌》、《感讽六首》其三、其四、《绿章封事》;反映边塞敌人侵扰、抗敌士兵的艰苦生活的,如《摩多楼子》;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迫害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一;同情宫廷失宠妃嫔的悲苦生活的,如《宫娃歌》、《堂堂》;反映少数民族军事反抗活动的,如《黄家洞》;反映险恶的吃人社会、正直之士遭殃的,如《公无出门》、《艾如张》;抨击科举制度不能选拔真才的,如《送沈亚之歌》、《仁和里杂叙皇甫□》等等。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

这些诗篇少数用五、七言古诗,而大量运用乐府形式,或借用旧题,或自创新题,大都凝炼而绚丽。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杜牧以为“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李长吉歌诗序》)。

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王”两派乐府外,李贺诗别开境界,独树一帜。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

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妙,而词旨多寓篇外。

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这是李贺诗最重要的部分。

②个人发愤抒情。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存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的消沉情绪,但如《崇义里滞雨》、《赠陈商》、《浩歌》、《致酒行》、《春归昌谷》、《南园》其五等篇中,反映了在官时的生活感受,对“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的不满,表现了“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但又不甘沉沦,发出“世上英雄本无主”,“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云”的豪言壮语,满怀着“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

这又是李贺诗思想感情基本的一面。而在《日出行》、《苦昼短》、《天上谣》、《梦天》、《相劝酒》、《官街鼓》等篇中,则表现了悲慨时光迅速、人生短促的消极一面。

③写神仙鬼魅的题材。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进酒》),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无可奈何的心情;“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二月》),则透露了他对未来光明的憧憬。他在两者的矛盾中,探索摆脱死亡的途径,于是产生了对神仙境界的奇妙幻想。

王母、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浦、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奇丽谲幻之观。而在《古悠悠行》、《拂舞歌辞》、《官街鼓》、《神□》等作品中,则写到神仙的虚诞和沧桑的变化。

既然死亡无法逃避,于是又出现了对另一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曲》)。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宋人钱易、宋祁等因此称李贺为鬼才。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序》),是对这类诗篇的总评。

④咏物等其他题材。其中如《李凭箜篌引》、《申胡子□篥歌》、《听颖师弹琴歌》等,通过“石破天惊”的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动人的音乐美,并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赞颂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手工艺。《罗浮山人与葛篇》,描写织布老人织雨剪湘的绝技。

还有《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借咏笋以赞美青春的活力;《马诗二十三首》,借咏马以反映现实政治,抒发作者的愤激心情。后两组诗并且运用了李贺不常用的绝句形式。

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头歌》一类作品,则。

3.李贺的诗全集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江娥:一作湘娥 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年少:一作少年。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

及国势沦败, 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 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辶屯)贱。

萤:一作蛩。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酉录)(酉酃去阝)今日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一日:一作十日。犹:一作独。

竹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生:一作垂。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更:一作又。 过华清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送沈亚之歌并序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

吾悲其 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扌卒)。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归江:一作归家。

壮夫:一作丈夫。 咏怀二首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其二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著书:一作看书。

相宜:一作自宜。 追和柳恽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楂树:一作栌树。

春坊正字剑子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辟鸟)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扌妥)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吴潭:一作吴江。鬼母:一作鬼姥。

贵公子夜阑曲 袅袅沈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大堤曲 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 明月与作耳边(王当)。

莲风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菖蒲花:一作菖蒲短。 蜀国弦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坠:一作堕。

竹云:一作行云。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夕:一作久。风吹雨:一作风雨吹。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儿歌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目炎)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真:一作奇。

书空:一作画空。 绿章封事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 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青霓:一作青猊。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正月 上楼迎春新春归,暗黄著柳宫漏迟。 薄薄淡霭弄野姿,寒绿幽风生短丝。

锦床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 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

首句一作正月上楼迎春归。幽风:一。

4.李贺的诗有些什么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苦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

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秋来》、《马诗二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蜀国弦》、《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尤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最,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为千古丽言,感人肺腑。他为人文思敏捷(这从他马诗居然能作二十三首足见一斑),诗作在语言上十分讲究,修辞手法极其多样,很有研究价值(例如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谈艺录》就辟有八章是专论昌谷诗的,可为佐证)。李长吉和杜牧一起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杜甫。他以二十七岁英年离世,常与王勃等为后人引作“天妒英才”之力例,然已成绩斐然,假能天赐凡寿,使有圆熟之机会,则我华夏当又添一李白矣,此诚可喟也!长吉诗结有《昌谷集》。

李贺(公元790-816年)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又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

李贺虽然只活了27岁,但存诗达200多首,诗中充分显露他的天才。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怀才不遇的苦闷,风格幽冷凄婉。他喜欢用「死」、「血」、「鬼」、「泣」这类字眼,驱遣千奇百怪的形象,表现惊人的想像力,如《马诗》23首,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不遇的愤慨。有些诗则是描写幻想中的神仙世界,表现他的苦闷和追求。如《梦天》写梦游月宫,俯视人间的情景,表现了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改变它,转而厌弃现实,逃避现实的心情。描写人民疾苦是另一类题材,如《老夫采玉歌》写采玉老人的艰苦劳动,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有些诗篇则是揭露统治者残暴荒淫的诗篇,如《猛虎行》影射藩镇割据,《苦昼短》讽刺皇帝迷信求仙。李贺还写了一些恋情、闺思、宫怨之作,这类诗则以形象鲜明、意境美丽、格调清新、感情真挚为特点,如《江楼曲》写少妇等待夫婿归来,很有生活气息。

李贺的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形成独特的冷艳风格。李贺诗歌的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像的成分。构思不拘常法,意象之间跳跃很大,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求奇,便在事物色彩和情态上著力。

唐朝的诗人 ,号称“诗鬼”

5.求李贺的5首诗 并鉴赏

李贺《梦天》诗歌鉴赏 老兔寒蟾泣天色, 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老兔寒蟾泣天色”——古代传说,月里住着玉兔和蟾蜍。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

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 “云楼半开壁斜白”——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射一样。

“玉轮轧露湿团光”——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气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

以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 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

“鸾佩”是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

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

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原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这里却是指东海上的三座山。它原来有一段典故。

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人间的沧海桑田,变化很快。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以为,人们到了月宫,回过头来看人世,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

“齐州”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

“一泓”等于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样。 以上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驶和景物的渺小。

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很浓厚的。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

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

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 李贺《雁门太守行》诗歌鉴赏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

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

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地”,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

6.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奇崛冷艳、幽暗瑰丽的艺术特色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是杜牧给予李贺诗歌之艺术特色的概括评价。

艺术,它是诗歌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在李贺的诗歌中,笔者认为艺术特色比内容主题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奇崛冷艳、幽暗瑰丽的艺术特色是李贺诗歌的创作,其更是李贺诗歌得以广泛留传的关键原因之一。

奇崛。深受屈原、李白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李贺搜奇猎艳,以丰富的想象构筑了一个个奇崛的诗歌世界。在李贺的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般的声音,银河上漂浮着闪耀的星星,流云学会人间流水的声音,月亮的幽光可以是蟾、兔的泪水,天空的云层可以是琼楼玉宇。“忆君清泪如铅水” “天若有情天亦老” 匠心独运,美妙绝俗,令人叹为观止。

冷艳、幽暗。李贺的诗歌是苦闷的象征,在艳丽色彩的风格上,作者注入的更多的是冷、暗色调。“死”、“病”、“老”、“鬼”、“蛇”的频繁应用,营造的是一种触目惊心、畸形诡异的氛围,幽冷豁刻,阴森爽肃:“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百年老鸮成木魅 笑声碧火巢中起”、“嗷嗷鬼母愁郊哭”。即使在描写自然美的时候,李贺他也是喜欢刻画凋零的草木、枯萎的花朵的:“珠黄池冷芙蓉死”“啼蛄吊月勾阑下”,诗人赋予了万千景象一种衰败凄冷的特征。

瑰丽。诗歌的瑰丽主要体现在语言的描写上。在语言运用上,李贺力避平淡,在设色浓丽中又追求奇警峭拔。炼字造句传神又极富特色。他善用通感的方法,把事物系上感情、感觉等,如红日“笑红”、“冷红'、“老红”、“堕红”,露是“泣露”,风是“桐风”、“酸风”,雨是“香雨”,骨是“恨骨”,血是“神血”,这样的造语尖新,尤其烙有李贺的印记。此外,李贺也非常注意语言的创造性,遣词造句,力避陈言,另创新词。例如酒是“琥珀”,剑是“玉龙”,天河叫“云浦”、“银浦”、“别浦”、“天江”,美女曰“金钗客”,甲曰“金鳞”,磷火为“翠烛”,嫦娥是“仙妄”……所有这些生新的语言,都使他的诗歌呈现出瑰丽、奇峭的面貌。

奇崛冷艳、幽暗瑰丽,这就是诗人李贺苦心营造的艺术境界。

7.李贺的诗5首

马诗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马诗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马诗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马诗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马诗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六

饥卧古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诗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袁?

马诗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马诗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 骏骨折西风。

马诗十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马诗十一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马诗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马诗十三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马诗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马诗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马诗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毛给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马诗十七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马诗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慕青山?

马诗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马诗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马诗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马诗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马诗二十三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