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怎么押韵我来回答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词牌: 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它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这个名称就叫词牌。可见,词牌的押韵之类要看具体的词牌 关于平仄: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实际上,古代的平仄可以大致上和现在的“四声”对应起来。一般来讲,“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是太科学、太准确,但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现在,我把你需要的词牌给你写下来:(括号内以及⊙表示可平可仄) 钗头凤(又名《折红英》)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二韵),平平仄(二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二韵)。仄,仄(叠二韵),仄(叠二韵)。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二韵),平平仄(二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二韵)。仄,仄(叠二韵),仄(叠二韵)。 莺啼序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韵)。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平,⊙平平仄(韵)。 雨霖铃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沁园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疏影 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句),⊙仄平仄(韵)。⊙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暗香 暗香 ⊙平⊙仄(韵) 仄⊙平⊙仄(句) ⊙平平仄(韵) 仄仄⊙平(句) ⊙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豆) ⊙平平仄(韵) 仄⊙⊙(豆) ⊙仄平平(句) 平仄仄平仄(韵) 平仄(韵) 仄⊙仄(韵) 仄仄⊙仄平(句) 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韵) 平仄⊙平仄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豆) 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豆) 平仄仄(句) 仄平仄仄(韵) 长相思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2.在古诗中什么字是押韵字押韵 亦称“压韵”。 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 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 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 一三五不论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 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上拘,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简洁明快,但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型便不适用。 三、律诗 举例的诗里有一些入声字,在必须用仄声的位置上的已经注明,其它的入声字不再标注。 格式说明: (一)五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仄起首句不入韵 2、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3、平起首句不入韵, 4、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二)七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2、平起首句不入韵 3、仄起首句入韵 4、仄起首句不入韵 如何记住近体诗的格式?。 3.宋词中的押韵要注意什么,一般有哪些规则,可以按照词牌名的不同来首先,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比如“公”的拼音是gong(第一声),g是声母,ong(第一声)就是韵母,声母总在前,韵母总在后。然后在看冬dong,宗zong,聪cong,就可以发现它们与公的韵母都是ong,它们就是同韵字,也就是可以拿来押韵的字,一般韵都放在句尾,所以通称“韵脚”。 了解韵的基础知识后,再具体从宋词来讲: 宋词大致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外),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一般是小令,比如《如梦令》《渔歌子》等。双调就是双阙,前后两阙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相同,比如《踏莎行》《江城子》,当然也有前后两阙字数与平仄不同的,这个在后面具体举例。一般都是单调跟双调,三叠四叠很少见,就不讲了。 至于格律,小令的格律最严格,中调相对宽松,长调就更为宽松。下面我从小令、中调、长调、这三个类型(其中包括单双调)各举1个词牌的例子来简略讲解宋词的格律,其中【】表示这个字是要押韵的,()表示这个字可平可仄。[ 亲问押韵,所以平仄我不在这里具体讲了,最简单来讲,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例:天(第一声),娘(第二声)是平;我(第三声),去(第四声)是仄 ] 1、十六字令 十六字,小令,单调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详解:通过这个,亲可以发现,韵都是押在句尾的。而这个词牌的第二与第十二个字,也就是括号中的字,是可平可仄,不受平仄限制的,其他的字都要严格遵守规定的平仄。 例:十六字令 宋 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内的字为押韵,该词具体押的是[下平声]的一先韵。 2、破阵子 六十二字,中调,双阙相同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详解:韵依旧押在句尾,括号内的字可平可仄,其余的字严格遵守规定的平仄。 例:破阵子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内的字为押韵,该词具体押[下平声]的九青韵 3、永遇乐 一百零四字,长调,双阙,两阙不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详解:同以上两首,句尾押韵,括号内的字可平仄,其余字严格按照规定的平仄。 例:永遇乐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内的字为押韵,该词具体押[入声]的一屋韵。 宋词格律是很复杂的,要掌握那么多纷繁复杂的词牌格律是很难的。亲若是想填词,可以熟悉几个自己中意的词牌,专门填这几个,填得多了,对于平仄押韵就熟悉了,不必每个词牌都很精通。 亲要是想学习诗词的格律呢,我推荐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中华书局出版的,这书对于格律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呵呵,打了这么多字,还是发现好像没有讲的特别清楚,唉,格律是很复杂滴,这样吧,亲还有想问的地方可以HI我或者给我留言,具体到个别词牌再探讨。 PS:本人才疏学浅,以上若有谬误之处,恳请谅解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