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明大讲堂 音乐曲名:故宫的记忆(Palace Memories) 艺术家:神思者(S.E.N.S.) 出自他们1996年的专辑: 故宫三部曲《故宫》系列一,Palace Memories(故宫追忆) 试听、下载: /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B9%CA%B9%AC%B5%C4%BC%C7%D2%E4&t=2 /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B9%CA%B9%AC%B5%C4%BC%C7%D2%E4&t=2 http://www7a.biglobe.ne.jp/~xx20/02-AudioTrack%20021.mp3 简介 曲作者是日本的二人组合S.E.N.S.中文名叫“神思者”, “神思者”是一支在1984年由Akihiko Fukaura(深浦昭彦)和Yukari Katsuki(胜木缘)两人所组成的电子键盘乐团。1988年,日本NHK公共电视制播的纪录片“丝路系列”的《海上丝路》中,担任作曲、编曲与演奏的工作而声名大噪。1989年,台湾导演侯孝贤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扬名世界影坛的电影《悲情城市》的原声带,即是由神思者所演奏。在短短21分钟长度的章节,却将电影中深沉、无法言喻的无奈与悲伤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记忆深刻。为了让乐迷们能够藉着《海上丝路》配乐三部曲(分别为《海神》、《伽罗》、《茶之圆舞曲》),更加深对他们的印象,于是将原先的团名“Sensitivity Project”更名为有“Sense”(感性)和“Cense”(焚香)两种意义的“S.E.N.S”。步入千禧年以后,“S.E.N.S”的创作理念,延伸到“Sound(声响)、Earth(土地)、Nature(自然)、Spirit(心灵)”的层次,象征着他们的应许与期待。曾经为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担任配乐工作,在日本他们又是多部著名日剧的编曲者,硕果累累,被称为日本国内“治疗乐”的先驱。而我所听到的天籁之音就是 S.E.N.S.在1996年4月起一年之内为NHK的大型记录片《故宫》创作的《故宫交响曲》三部曲。 现在,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吧,S.E.N.S.的音乐《故宫的记忆》也许可以将你我再次带回往古大明的岁月,带回故宫里每一天的窗前明月光 5.中华文化瑰宝之唐诗,800字作文,急用唐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五万余首唐诗的创作者的阵容庞大。它的题材非常广泛:阶级矛盾、个人抱负和遭遇、人生悲欢离合、秀丽河山均可入诗。 在创作方法上,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两种风格交相辉映。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还创造了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诗对后世诗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让我们谈谈李白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大诗人,他的诗显示出很高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另一诗家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 唐大诗人杜甫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狂客,李白好友贺知章也,因此,后人便把李白尊为“诗仙”。 谈完李白,当然少不了杜甫了。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造诣最高、修养最全面、创新精神最强的一位诗人,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五言还是七言,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他无一不能,无一不工,堪称诗坛的“全能冠军”,名篇佳句之多,可谓无与伦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这些明白晓畅而又精粹警策的诗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珍爱的瑰宝。 在唐诗中,少不了的李杜,更多的伟大诗人,如我们所熟悉的: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称为诗豪的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称为诗鬼的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称为…… 让我们走进唐诗,更切实地了解吧——中华文化的骨髓。 6.武大四大名嘴赵林,赵林,男,1954年11月8日生于北京,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思想史,已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文明形态论》等个人学术专著和演讲集14部,出版《西方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合著)等高校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多年来一直主讲“西方哲学史”、“西方文化概论”等课程,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首届十大“教学名师”,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主讲的专业课程“西方哲学史”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的通识课程“西方文化概论”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持的“西方哲学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1999年8月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七位评委之一,2000年8月作为主教练率领武汉大学辩论队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专辩论会上夺取冠军,2001年8月率武汉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大陆高校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并获亚军。 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2003年,赵林到央视《百家讲坛》做主讲人。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老三届(68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作为“知青”在湖北省公安县插队落户;1970年7月招工回城后在汉口江汉路“南京理发厅”做过8年理发师;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8年10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里尔大学,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 戴德铮,男,汉族。武汉大学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祖籍河南省西平县。 1975年加入中国**。1975年武汉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1987年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75年留校任教,长期从事课堂教学,截止到2003年10月底,公开出版或发表64本(篇)专著、教材、论文。半百丑牛喜好白耒墨地耕宇宙,珞珈园丁乐于扶梁助雏迎朝旦。 尚重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他以剖析社会独到深入而闻名,素来有“社会解剖师”的称号,开设的公选课《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走廊和门口都是人,听众中除了武大学生外,还有很多社会上的人都慕名而来。 尚重生老师言辞幽默、犀利、深刻,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被众多学生视为“精神教父”。其实李敬一、李荣建也有人说是四大名嘴来的,他们的课都好听,不一定非要排个“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