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成才的诗句】描写学问成才的诗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气冲斗牛,一副侠胆.其实他骨瘦如鹤,气短力微,只不过借剑喻己,想人赏识罢了.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中了进士.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姚合《寄贾岛》)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南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8.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9.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11.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13.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14.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6.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你好 希望能帮到你。 2.有关人才的诗句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味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这首《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是诗人自述诗歌创作发展之路的诗,亦即是诗人成才过程的回顾总结。正是投军西北,参与军机,投入朝廷内外的政治斗争,丰富了他的生活,使他领悟到了诗中“三味”,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杰出诗人。陆游这首诗所形象提示的,正是“实践出人才”这一人才成长的规律。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3.古代诗词中有关人才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才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关于“踏踏实实”的诗句有哪些形容“踏踏实实”的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 世末有不自下而能高,不亲近而能远者。 具体的相关诗歌作品: 一、《冬夜读书示子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老子》第六十四章 春秋·楚·李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该则表现了细微积累 认真踏实的重要性,激励人们踏实付出 积极行动。 三、《增广贤文》韩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上哪怕不聪明,只有勤奋、坚持不懈,才会有所收获,走向成功。 四、《上刘右相书》唐•王勃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征实:求实,从实际出发。徇名:专务虚名。 这两句大意是:本着求实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会干出成效;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业自然浅薄。 5.关于渴求人才的诗句渴求人才的诗句有这些: 1.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2. 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 3. 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能汇聚更多的人才谁就能拥有主动权) 4. 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网罗人才、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难得、岁月磋论的苦闷,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对意中情郎的追慕,又畅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人才济济一堂的情景) 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6.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 孙中山 7.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 8.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 邵谒 9.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 10.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 11.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12.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13.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 刘向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 杜甫 6.关于人才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白《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