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黄昏的诗词1、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3、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4、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5、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6、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7、古槐烟薄晚鸦愁,独向黄昏立御沟。南国望中生远思,一行新雁去汀洲。 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关于黄昏的诗词1、《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宋代: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间。 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释文:黄昏时登楼而望,只见杏花在微寒中开放,一钩斜月映照着小楼的栏杆。一双燕子归来,两行大雁北飞,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华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于春风中,默默无语,闲愁万种。也应像往日一样,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2、《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清代:纳兰性德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释文: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旧恨新欢,旧情新怨,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有谁能见到我忧伤思念,长夜难眠,脸上红泪涟涟,浸湿了珊瑚枕函。 3、《乐游原 / 登乐游原》——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释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4、《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清代:纳兰性德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译文:黄昏时分又听到城头传来号角声,病中的我勉强坐起,心情不佳。药刚刚煮沸,灯烛发出青色的光焰,快要烧尽的熏香散发半缕青烟,又勾起无限伤感。自古以来多情者总是多病,我照着镜子,叹惜自己憔悴不堪的容颜。读一句你的《弹指词》,泪水突然滑落,拜托东风不要把我在病中对你的思念诉与你知道。 5、《清平乐·雨晴烟晚》——五代: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译文: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3.“梧桐更兼细雨给个网上的您参考: 见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次第:情形,景况。了(1iǎo):完毕,了结。这几句大意是:在昏黄的暮色中,那点点滴滴的细雨,不停地敲打着梧桐叶。这种况味,一个简简单单的“愁”字怎能了结! 这几句是全词的结尾。国破家亡的女词人孤孤单单地独自守着窗儿,好不容易从白昼捱到黄昏,偏偏秋雨又点点滴滴下个不停,在浓重的暮色中敲打着梧桐叶,也敲打着女主人公破碎的心。这种凄凉寂寞的景况实在使她难以忍受,她从心底爆发出一声痛苦的呼喊: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能包容得了啊!词至此嘎然而止,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喊,却使千载以下的读者为之揪心动容,这是极有名的以环境氨围衬托愁情的句子。这里的梧桐、细雨,是景语也是情语,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由哪句词化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声声慢》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释义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