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延安风景的成语山清水秀 shān qīng shuǐ xiù 【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形容风景优美。一般作谓语。 【辨形】清;不能写作“青”。 【近义词】山明水秀、山青水秀 【反义词】穷山恶水 【例句】 (1)我国江南有许多~的旅游胜地。 (2)~的江南;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2.《回延安 》中通过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3.描写山西风景的诗句山西3首美景诗 作者:福建霞浦一中 林承强 1.壶口瀑布 万里洪涛天下奇,飞珠溅玉吼千狮。 云开石堑白虹起,惠泽神州一卷诗。 注:东濒山西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2.山西乔家大院 双喜临门鹊唱梅,四时如意在开来。 读书积德根基厚,乔氏家风出俊才。 注: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 3.山西皇城相府 康熙御匾拜先师,书阁琴斋有好诗。 勤俭传家春永驻,午亭院落德为基。 注:山西晋城古建筑群。 4.写延安风情的作文暑假,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延安,两天的自驾游开始了。 首先我们到了黄陵,黄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那里有一棵古柏,据说是轩辕皇帝亲自栽种的,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棵柏树,也称“古柏之王”。游完黄陵,我们继续前行,前往延安。 在延安,我们游览了枣园、杨家岭,最有意思的是宝塔山,宝塔山共游九层,它的楼梯窄得只能让一个人通过,这还不算什么,到了二楼就变成梯子了。我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了九层,往下一看,哇!延安市好美啊!三山两河围绕着延安,肯定美嘛! 欣赏完美景,我发愁了,这该怎么下去呢?我有点害怕,生怕一不小心咕噜咕噜滚下去怎么办?幸亏舅舅教我了一个好办法,背转身,右手抓住右边地扶手,左脚慢慢地探下去,左手再快速抓住左边地栏杆,右脚就轻而易举下来了。 快乐的延安游!有机会我还要来! 5.描写延安吴起美景的作文在胜利路的尽头,矗立着一座山。它不高大,也不雄伟,但它 却见证着沂蒙山区的胜利解放…… 据说在南麻战役中,解放军战士们打了胜仗,有许许多多的革 命先烈在这里光荣牺牲……从此,这座山就取名为胜利山。为了纪 念革命烈士们,还在胜利山旁边建立了烈士陵园。 胜利山四季景色秀丽。当刺骨的寒风变成了温暖的春风时,一 棵棵娇嫩的小草从黑通通(漆漆)的地下世界钻了出来,素面朝天 笑呵呵。几朵野花点缀在草坪上,舞弄着婀娜多姿的身躯。春风化 雨,润物无声,参天大树也抽出了新的枝条绿叶,显得喜气洋洋。 几阵春风吹过,只见遍山布满风筝的身影。五彩缤纷、快乐无比的 风筝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中飞得那么高,那么地自由自在。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小草由鲜绿变成了深绿色,铺在地上厚厚 的,像一层软茸茸的地毯。树木的叶子长得更加茂盛了,高大的梧 桐树、梨树、银杏树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绿荫中有小孩子成群嬉 戏,有青年人结伴长谈,更有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回荡。山上美丽的 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山脚下有石桌和 石凳,小伙伴们常来这儿写作业;而老人们则带个小座子,悠闲地 在树下扇着蒲扇,乘凉、拉家常,有的还一边下着象棋呢! 夏末秋初时,胜利山上的片片落叶仿佛漂亮的蝴蝶在飞舞,打 个转,慢慢飘落下来。山上开满了野菊花,漫山遍野一片金黄。而 这优美的景色也成了青年人最常来的写生基地。 当冬姑娘撒着雪花来临时,胜利山也就随着变成了银色的。活 泼可爱的小朋友成群结队地来到胜利山上,打雪仗,堆雪人,滚雪 球,欢笑声在胜利山,哦,不,是在天地间回荡着…… 6.延安的孩子们摘录短文中描写延安的孩子们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延安的孩子们 1946年,我在延安八路军子弟小学任教。当时学校图书极度匮乏。图书馆是一孔挺大的窑洞,里面的书架上只摆着可怜巴巴的几十本课外读物。后来,虽然一些机关单位为孩子们捐赠了一百多本书,但还是满足不了酷爱读书的孩子们的渴求。 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的是烈士子女;有的很小就成了流浪儿、乞丐;有的虽是小不点儿,却成了游击队的侦察员,同日本侵略军战斗过;有的还是经过长征的红小鬼。过去,他们看到同年龄的娃娃背着书包进学校,只能眼巴巴地羡慕。这些孩子来到延安,进了学校,感到无比幸福。他们看见书,就像一群饥饿的孩子闻到香喷喷的饭菜,馋极了,恨不得一口吞进肚中。 校长对我们说:一定要千方百计,自己动手,开辟书源,尽量满足孩子们渴求读书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