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耕耘的诗句有哪些1、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清代: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翻译: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翅膀。 2、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唐代: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翻译: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3、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宋代:李纲《病牛》) 翻译: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4、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魏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翻译: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5、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清平乐·题上卢桥》) 翻译: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旺的都市,后来却变成种植庄稼的田野。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不比寻常,莫非也曾经历过某种小小的盛衰兴废么! 6、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翻译: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 7、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宋代: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翻译: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8、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宋代: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翻译: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9、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唐代:颜仁郁《农家》) 翻译: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10、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唐代:李贺《天上谣》) 翻译: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2.关于耕耘的诗词1、《禾熟》宋代·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2、《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唐代·陆龟蒙新开窗犹偏,自种蕙未遍。 书签风摇闻,钓榭雾破见。 耕耘闲之资,啸咏性最便。 希夷全天真,讵要问贵贱。3、《宿顾城二首(顾城在范县东)》唐代·张直绿草展青裀,樾影连春树。 茅屋八九家,农器六七具。 主人有好怀,搴衣留我住。 春酒新泼醅,香美连糟滤。 一醉卧花阴,明朝送君去。 醉卧夜将半,土底闻鸡啼。惊骇问主人,为我剖荒迷。 武汤东伐韦,固君含悲凄。神夺悔悟魄,幻化为石鸡。 形骸仅盈寸,咿喔若啁蜺.吾村耕耘叟,多获于锄犁。4、《送王求》唐代·姚合士有经世筹,自无活身策。 求食道路间,劳困甚徒役。 我身与子同,日被饥寒迫。 侧望卿相门,难入坚如石。 为农昧耕耘,作商迷贸易。 空把书卷行,投人买罪责。 六月南风多,苦旱土色赤。 坐家心尚焦,况乃远作客。 羸马出郭门,饯饮晓连夕。 愿君似醉肠,莫谩生忧戚。5、《良田无晚岁》唐代·丁泽人功虽未及,地力信非常。 不任耕耘早,偏宜黍稷良。 无年皆有获,后种亦先芳。 膴膴盈千亩,青青保万箱。 何须祭田祖,讵要察农祥。 况是春三月,和风日又长。 3.与耕耘有关的诗句有哪些悯农 (一)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4.关于耕耘的句子有哪些关于耕耘的诗句有: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李绅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陶渊明 4、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珪。——《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 高适 5、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山中寡妇 / 时世行》杜荀鹤 关于耕耘的句子有: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努力一分进步,一分坚持一分成绩,一分付出一分回报。 2、生命中任何的惊喜,幸运,收获,无一不是源自日复一日的努力耕耘,纵使成功的姿态千万,努力和坚持必定是先决条件。 5.“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自哪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山不问结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耸入天;河不问结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曾国藩最先说过这句话。很多人都以为曾国藩只要耕耘,不要收获,其实不然。 曾国藩的意思是你耕耘就好了,不要去担心收获。只要耕耘,自然有一天你就会有收成。 期待丰收,那你精神压力很重,会徒增苦恼。把握当下,守一不移,只要去努力了,将来就会有希望。 担忧和等待,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来到。 梁思成1924年赴美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在留学期间,一直和父亲梁启超通信,他向父亲述说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心得等。学习了3年后,梁思成给父亲梁启超写了一封信,说他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3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不符自己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回信说:“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唯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结果大家都知道,听从父教“莫问收获”的梁思成成了中国建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莫问收获的他反而取得了最大的收获。 山不问结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耸入天;河不问结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6.唐鉴送曾国藩对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曾国藩改成"莫问收获,但问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 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jī)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 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 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闻一多先生在其诗集《红烛》中,也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序诗的最后一句,既激励自己,也鼓舞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