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时令节气有关的诗句是

1.关于节气的诗句

二十四节气诗: 立春:《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春雨》 唐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惊蛰:《田家》 宋 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逃李艳妆新。 清明:《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谷雨:《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立夏:《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 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芒种:《时雨》 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筳。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关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小暑:《喜夏》 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大暑:《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立秋:《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处暑:《早秋曲江感怀》 唐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白露:《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分:《秋词二首·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寒露:《与胡兴安夜别》 南朝梁 何逊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念此一筳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国秋。

霜降:《村夜》 唐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立冬:《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懔?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小雪:《小雪》 唐 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大雪:《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雨,能饮一杯无? 冬至:《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寒:《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大寒:《苦寒吟》 唐 孟郊 天色寒春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蹋。

2.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有关春的诗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有关夏的诗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 达。

3.有哪些古代诗词是有关时令节日的

很多,比如说: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

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

辛弃疾《青玉案》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

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

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

赵师秀《有约》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 赵翼《野步》 1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

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4.有关节气的诗句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立春】

轻风拂面恼残梅,蔬叶难夸小菜苔。

今日雪消冰已化,桃芽柳髻竞相开。

【雨水】

红梅已老笑东风,节气重逢雨水中。

阵阵惊雷催柳色,半青桃李对梧桐!

【惊蛰】

窗前绿色逼人来,入夜春雷阵阵催。

拂柳欺桃红映翠,溪流水快笑残梅。

【春分】

桃花烂漫柳成荫,夜夜惊雷怯鸟音。

沉醉香浓花事早,浑浑不觉已春分。

【清明】

寒食东风细雨飞,分明听得子规啼。

年年只见清明柳,未听人言介子推。

【谷雨】

江南布谷又相逢,啄噪之间露笑容。

一载农耕今播种,蓑衣斗笠雨浓浓。

【立夏】

绿水青山画卷移,春穷日暮恨无诗。

莲茎化藕和泥卧,入夏谁争第一枝。

【小满】

蝉虫夜醒渐轻吟,惯听黄鹂啭柳林。

花瓣已随流水去,涩青桃李趁光阴。

【芒种】

又是飞觞浅试唇,琼浆玉液假欺真。

如今美酒无须煮,枝上青梅也笑人。

6.季节节气古诗词

【描写大寒的古诗词】 《大寒吟》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和仲蒙夜坐》宋·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元沙院》宋·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描写大暑的古诗词】《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销 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冬至诗句【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 韦应物】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小至 唐 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 唐 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7.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立春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 唐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惊蛰 【惊蛰】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 宋 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 【春分】3月20日/21日,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逃李艳妆新。 清明 【清明】4月5日/4日,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谷雨 【谷雨】4月20日前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立夏 【立夏】5月5日/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 【小满】5月20/21日,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 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芒种 【芒种】6月6日前后,“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时雨》 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 【夏至】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筳。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关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小暑 【小暑】7月7日前后,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喜夏》 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大暑 【大暑】7月23日前后,“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立秋 【立秋】8月7日/8日,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

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处暑 【处暑】8月23日/24日,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早秋曲江感怀》 唐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白露 【白露】9月8日前后,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分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秋词二首·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寒露 【寒露】10月8日前后,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与胡兴安夜别》 南朝梁 何逊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筳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国秋。 霜降 【霜降】10月23日前后,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村夜》 唐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立冬】11月7日前后,冬季来临。 《古。

8.有关于24节气的诗句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小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江亭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烂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

9.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春分》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立夏》 宋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夏至避暑北池》 唐 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小暑六月节》 唐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