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高中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训练60首的答案啊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参考答案 1.感遇(其七) (1)扰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到 用树藤扎成的门 休息 (2)暮 (3)绿竹人幽径 青萝拂行衣或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3.再经胡城县 (1)曾 (2)生灵血 县宰朱绂 (3)深刻揭 露了封建统治者戕害百姓的罪行。 4.月下独酌(其一) (1)亲近我 理解,懂得 只是 天河 (2) 一 独 无 邀 伴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3)相约在遥远的天上仙境 5.春思 (1)“燕草如碧丝”句。 (2)拟人。 6.M岳 (1)大自然 跃上 看 (2)六 景 两 (3)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7.赠卫八处士 (1)哪里 年 高兴地 吩咐 还 张罗,摆设 连续,接连不断 盛满酒的酒杯 (2)共此灯烛光 人生不相见 (3)感子故意长 热情款待 8.送别 (1)去哪里 只 (2)不得意 (3)安慰 羡慕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9.青溪 (1)循、沿 同“趋” 安静 (2)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3)“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或“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分析略) 10.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 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 “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 这个“旋”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节奏快速的行动,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莲舟”句写荷叶作杯。 据说是把荷叶连茎摘下,用针刺破叶心凹处,一手捧荷叶,注酒凹处以当酒杯,于茎端吸饮之。在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土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人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洒面红相向”,是从花、酒与人三方面作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 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在一片“香”与“红”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醉倚绿阴眠一饷”句,笔锋一转,由热闹转为静谧。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 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 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 流起来,结果在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11.秋登万山寄张五 (1)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2)灭 愁 孤寂(孤独) 惆怅 (茫然) (3)与旧友一起共度重阳佳节 12.夏日南亭怀辛大 (1)窗 遗憾 (2)嗅觉 听觉 (3)可选择的诗句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等。(可以从词性、情感、物态、声色等角度赏析) 13.春泛若耶溪 (1)泛 春江 月夜 花路 (2)幽意 (3)爱好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愿意做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14.宿王昌龄隐居 (1)孤云 (2)前者:住宿;后者: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可以从对偶的角度一一分析。 15.贼退示官吏 并序 (1)癸卯岁 西原贼 道州、永州、邵 劝诫 官吏不要忍苦征敛 (2)生活之安适,日子之太平 二十 官(臣) (3)“贼”的表现是: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使臣”的表现是: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4)于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的忠臣、贤臣。 宁愿归隐江湖,洁身自好,也不愿坑害人民。 16.夕次盱眙县 (1)驻扎、停驻 城 (2)风起日沉 (3)孤独 (4)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17.溪居 (1)劳累、牵累 流放 (2)久为簪组累 (3)幸 18.渭城曲 (1)湿润 旅馆 老朋友 (2)春天 渭城 朝雨 青青柳色 (3)柳 19.出塞二首(其一) (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互文。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20.春夜别友人 (1)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2)从上句的屋内转到屋外,高高的树阴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时刻终于来了。 21.凉州词 (1)黄河 白云 孤城 万仞山 杨柳 (2)略 (3)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 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说“何须怨”。 22.闺怨 (1)不知愁 (2)柳树又绿,夫婿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 2.求中考文言文,古诗文对比阅读试题,含答案2008【一) (22分)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1)转视积薪后,_狼洞其中(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5)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吾孰与徐公美?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分)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食之不能尽其材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策之不以其道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007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D. 然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9.文段○1○2运用 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依次抒发了迁客骚人 两种情感。(2分)10.文段○3中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达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 (2分)11.选文末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2006---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分)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2005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4分)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 )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③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④吾欲之南海,何如? (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 3.文言文与古诗词阅读《义犬》翻译及答案义犬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文言文《义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言文《义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要道。 【译文】 山西潞安地方的某甲,父亲被人诬陷关在牢房里,快要死了,倾家荡产,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一共才百把两银子,准备拿到府里去打通关节,说个人情。骑着骡子出了门,家里养的那只黑狗就跟着他走。(某甲)大声喝退了它,等到他一走,那只狗又跟着来了。鞭它赶它,它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某下了马,拿起石头来打狗,狗才跑开;某一走,狗突然又来了,咬着骡子的尾巴。某大发脾气,用鞭子打它,它大叫不止。忽然跳到前面,愤怒地咬了骡子的脑袋,好像硬要挡住骡子的去路似的。某以为不是个吉祥的兆头,更加发着脾气,勒转马就去追逐它。看到狗已经走得很远了,才勒转辔头飞跑,到达府城时已经快黑了。等他来摸系在腰间的袋子时,银子已丢了一半,急得汗如雨下,魂飞魄散。【文言文《义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古诗词鉴赏/article/gushicijiansan.htm。一夜翻来覆去,没有入睡。忽然想起狗的狂吠乱咬,一定是有原故的。等到城门一开,便离开了府城,仔细地观察了来的道路。自己又在心里划算,这是通往南北的大道,来往的行人多得像蚂蚁一样,丢了的银子哪还能在那里呢?犹犹豫豫地走到昨天下马的地方,看到狗死在草丛里,身上的毛全都被汗湿透了。提起它的耳朵来看,那一包银子分明还在那里。某甲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买了一口棺材埋葬了它,人们都呼作“义犬冢”。 4.语文《古诗文》中的答案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文字录入:福鼎市唐炯武语文工作室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1.默写。 (14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 ,风正一帆悬。(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会当凌绝顶, 。 (6)受任于败军之际, 。(7)孔子的名言“ , 。” 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8)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句子是“ , 。” (9)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 , 。”的奉献精神;生命就是“ , 。” 的远大抱负。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8分)位于屏南县长桥村的万安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木gong( )廊桥,始建于宋代,历史上曾数次遭毁重建,2005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全长96.6米,桥宽4.7米,有5墩( )6孔36开间,除船形桥墩由石砌( )成和廊项用青瓦铺( )盖外,其余全为木结构。 远tiao( )万安桥,翘角飞檐的桥门如苍鹰展翅。这些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如今,这座桥仍发扬着重要的作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3分)(3)修改文中画线的病句。(2分)3.请用相关的成语替换划线部分,使语句更简洁。 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满腔热忱,对技术好了还追求更好( ),而有的人对工作眼高手低,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一事无成。4.综合性学习。 (8分)为打造“书香校园”,现在要举办一次与名著有关的知识竞赛,请你完成两面向类题。(1)名著略览。 (2分)选出下面对名著描述错误的一项:(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忘我的献身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B.《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亚米契斯所作,小说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锷科罗多的孩子为主线,记录了他中学阶段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见所闻。 C.《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分36天罡72地煞。其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绰号九纹龙。 D.《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2)精彩再现。(4分)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 ,请简单介绍孙悟空取经前的一件事(课文除外) 。 (3)点击生活。(2分)右边是一份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三类书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图,从中你发现: 。 (图为圆形统计图:名著12%;作文类36%;休闲类52%)二、阅读(58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沿溯阻绝。 沿; (2)良多趣味。良:(3)直视无碍。 碍: (4)窥谷忘反。反: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8分)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 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 5.谁有高中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训练60首的答案啊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参考答案 1.感遇(其七) (1)扰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到 用树藤扎成的门 休息 (2)暮 (3)绿竹人幽径 青萝拂行衣或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3.再经胡城县 (1)曾 (2)生灵血 县宰朱绂 (3)深刻揭 露了封建统治者戕害百姓的罪行。 4.月下独酌(其一) (1)亲近我 理解,懂得 只是 天河 (2) 一 独 无 邀 伴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3)相约在遥远的天上仙境 5.春思 (1)“燕草如碧丝”句。 (2)拟人。 6.M岳 (1)大自然 跃上 看 (2)六 景 两 (3)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7.赠卫八处士 (1)哪里 年 高兴地 吩咐 还 张罗,摆设 连续,接连不断 盛满酒的酒杯 (2)共此灯烛光 人生不相见 (3)感子故意长 热情款待 8.送别 (1)去哪里 只 (2)不得意 (3)安慰 羡慕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9.青溪 (1)循、沿 同“趋” 安静 (2)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3)“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或“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分析略) 10.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 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 “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 这个“旋”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节奏快速的行动,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莲舟”句写荷叶作杯。 据说是把荷叶连茎摘下,用针刺破叶心凹处,一手捧荷叶,注酒凹处以当酒杯,于茎端吸饮之。在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土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人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洒面红相向”,是从花、酒与人三方面作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 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在一片“香”与“红”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醉倚绿阴眠一饷”句,笔锋一转,由热闹转为静谧。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 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 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 流起来,结果在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11.秋登万山寄张五 (1)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2)灭 愁 孤寂(孤独) 惆怅 (茫然) (3)与旧友一起共度重阳佳节 12.夏日南亭怀辛大 (1)窗 遗憾 (2)嗅觉 听觉 (3)可选择的诗句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等。(可以从词性、情感、物态、声色等角度赏析) 13.春泛若耶溪 (1)泛 春江 月夜 花路 (2)幽意 (3)爱好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愿意做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14.宿王昌龄隐居 (1)孤云 (2)前者:住宿;后者: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3)可以从对偶的角度一一分析。 15.贼退示官吏 并序 (1)癸卯岁 西原贼 道州、永州、邵 劝诫 官吏不要忍苦征敛 (2)生活之安适,日子之太平 二十 官(臣) (3)“贼”的表现是: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使臣”的表现是: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4)于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的忠臣、贤臣。 宁愿归隐江湖,洁身自好,也不愿坑害人民。 16.夕次盱眙县 (1)驻扎、停驻 城 (2)风起日沉 (3)孤独 (4)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17.溪居 (1)劳累、牵累 流放 (2)久为簪组累 (3)幸 18.渭城曲 (1)湿润 旅馆 老朋友 (2)春天 渭城 朝雨 青青柳色 (3)柳 19.出塞二首(其一) (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互文。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20.春夜别友人 (1)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2)从上句的屋内转到屋外,高高的树阴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时刻终于来了。 21.凉州词 (1)黄河 白云 孤城 万仞山 杨柳 (2)略 (3)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 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说“何须怨”。 22.闺怨 (。 6.求此古诗词鉴赏、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答案古诗词鉴赏:《使至塞上》、《春望》、《渡荆门送别》、《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 古文阅读:《赵威后问齐使》、《齐欲伐魏》、《赵子囊饮酒》。 现代文阅读:《生存的地方》: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 《爷爷》: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 《寂静除夕夜》:每当__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 《母亲,我心中的灯》(高莽):母亲活了一百零二岁,没有想到她离开我们后,她的影响越来越大。 回答时先把题目也写出来再写答案,方便我核对习题的答案。谢谢! 除夕夜 7.高中古诗文阅读与赏析的答案有邮箱么?还有资料发邮箱里好了(都是自己整理)这里是2011年各省高考真题(也是我整理的,哈哈)还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方法例析和赏析详解字数太多了,邮箱拿来还有,LZ给点分呗广东卷(答案好详细)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减字木兰花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写出“早春”,1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分)【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2分)【诗词浅析】这首词的大意可以结合韩愈的《早春》来理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不过苏轼也真是偷懒,一首当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韩愈的诗,只有下阕表达了自己的一点思想感情。 整首诗可以这样解:“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 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阳春、晚春的话,那么在花开花落的特征上,与人生的兴衰就有可比性。 根据韩愈的意思,早春显然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苏轼采用了这一说,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时节,触目伤怀,颠之倒之。那么,我们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答: 8. ( 4 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情怀9 . ( 4 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畜了画面的内涵北京卷(又:北京卷有它的特殊性,比较活,普适性较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示秬秸①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12.(7分)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12.(7分) ①(3分)B②(4分) 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 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13.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