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转化数学思想的诗句

1.与数学有关的诗词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创寒西临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2.有关数学的古诗词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向瑛姑求助,瑛姑出题考校,关于几道数学题,黄蓉就说了两首数学诗。

(1)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译文:有一堆东西,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个,只知道总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堆东西的数量。

黄蓉回答:

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瑛姑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果然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一首 诗给你听,那就容易记了: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2)九宫格

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

黄蓉回答:

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八六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这个很浅显,应该只需要解释“戴九履一”:9在最上、1在最下。

3.关于思想的诗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

4.有关数学王国名言诗句

音乐与代数很类似.——哈登伯格

硬说数学科学无美可言的人是错误的.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亚里斯多德

感觉到数学的美,感觉到数与形的协调,感觉到几何的优雅,这是所有真正的数学家都清楚的真实的美的感觉.——庞加莱

数学之美是很自然明白地摆着的.——哈尔莫斯

我认为,说数学家选择课题的准则以及判断他是否成功的准则,主要的是美学准则,这是正确的.

——冯.诺伊 曼

我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与美结合起来,但是,当我不得不选择其中的一种时,我通常选择美.——韦尔

在数学定理的评价中,审美标准既重于逻辑的标准,也重于实用的标准:在对数学思想的评价时,美与优雅比是否严密、正确,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斯蒂恩

纯粹数学可以是实际有用的,而应用数学也可以是优美高雅的.——哈尔莫斯

对早已正确认定的定理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它的新证法,只不过是因为现有的证明欠缺美的魅力.——克莱因

数学家如画家或诗人一样,是款式的制造者。。数学家的款式,如同画家或诗人的款式,必须是美的……世上没有丑陋数学的永久立身之地.——哈代

一种奇特的美统治着数学王国,这种美不像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那么相类似,但她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与艺术之美是十分相象的.——库默

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绘成感觉的数学,而把数学描绘成理性的音乐吗?这样,音乐家感觉到数学,数学家想到音乐——音乐是梦想,数学是工作的一生——每一方都经由对方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那时,人类的智慧达到完美的典型,将在某个未来的莫扎特——狄利克雷或贝多芬——高斯的歌颂下而光彩夺目.这种联合已经在一个赫姆霍尔兹的天才和工作中清楚地预示出来了.——西尔弗斯特

5.求有关描述数学诗句

我国古代诗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的瑰宝。

在文学这个百花园中,有些诗同数学时有联姻,如把数字嵌入诗中,有的一首诗就是一道数学题。当你在读联吟诗时,既提高了文学修养,又学会了解题,还能得到美享受。

一.数学入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是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

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写的一道《麻雀》诗。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员,饱食终日,贪污腐败,反对变法,故把他们比作麻雀而讽刺之。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清代纪晓岚的十“一”诗。

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写了景物,也写了情态,自然贴切,富有韵味,难怪乾隆连说:“真是奇才!” 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 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枝枪。

清末年间,鸦片盛行,官署上下,几乎无人不吸,大小衙门,几乎变成烟馆。有人仿邵雍写了这首启蒙诗以讽刺。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去长安求取功名,时隔五年,不写家书,心有休妻之念。后来,他写了一封难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

卓文君接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写了一首如诉如泣的抒情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亲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长安。

从此,他一心做学问,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二.诗歌趣题 1.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本来与诗无缘,可是清代诗人徐子云竟将「抽象」与「形象」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这首数学诗: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诗句的意思是:寺内有三百六十四只碗,如果三个和尚共吃一碗饭,四个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个和尚都有得吃,寺内共有和尚多少个? “周尽不差争”意即很准确,晚数就这样,一点也不差。 显然这一道代数题,初中生只要稍动脑筋就能解决——设和尚数为x,列出以下的代数式子:x/3+x/4=364,x=624. 2.百羊问题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一书,有一道诗歌形式的数学应用题,叫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所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题的意思是:一个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去寻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个牵着一只羊的人从后面跟来,并问牧羊人:“你的这群羊有100 只吗?”牧羊人说:“如果我再有这样一群羊, 加上这群羊的一半又1/4群,连同你这一只羊,就刚好满100只。

”谁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这群羊有多少只? 此题的解是: (100-1)÷(1+1+1/2+1/4)=36只 3.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

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此题用方程解。

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2x-1)*2-1 〕*2-1=0,解得x=7/8。

4.百馍百僧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题可用假设法求解。现假设大和尚100个, (3*100-100)÷(3-1÷3) =75(人)………… 小和尚人数 100-75=25(人) 大和尚人数 5.哑子买肉 这也是程大位《算法统宗》中的一道算题: 哑子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 九两多十六。

试问能算者,今与多少肉? 此题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就一目了然。 从图可以看出: 每两肉价是:(40+16)÷(16-9)=8(文) 哑子带的钱:8*16-40=88(文) 哑子能买到的肉:88÷8=11(两) (注:旧制1斤=16两) 6.及时梨果 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