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任诗经

1.跪求一篇评价《诗经》中任一首诗的作文

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皠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习,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柠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徕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寠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仠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绠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讠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毠,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幠天下。

司马迁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应该是司马迁引用淮南王刘安《离骚传》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就说明了《诗经》即事抒情、诗以言志的内容,以及既执著不懈又不过分耽溺情感的精神状态。它鼓励了诗人积极用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而反对沉湎于绝对个人的世界里。这与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风范相吻合,因此被儒家奉为经典,从而深深地感染了后世士大夫的诗歌观念和诗歌情怀。在《诗经》的影响下,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传统文人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抒泄社会情感的一种主要途径。

刘勰

《文心雕龙》着眼于《诗经》的感染力的阐释,认为《诗经》具有鼓动天下的精神力量;着眼于改造社会的目的,强调《诗经》批判社会不公的强烈现实态度;

2.《诗经》:邶风——燕燕中的“仲氏任只,其心塞渊”一共能有几种理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出自《诗经·国风·邶风·燕燕》

故事出自《左传》,一楼已述,不再赘述。

1.仲氏:弟。诗中于归原型的女子是作者的女弟,所以称之为仲氏。任:可以信托的意思。一说任是姓,此女嫁往任姓之国。只:语助词。

2.塞:实。渊:深。塞渊:诚实厚道。

其一:燕子飞来飞去,飞飞有前有后。我的妹子远嫁,送到郊外分手。望望踪影不见,泪下如雨难收。

燕子飞来飞去,飞飞忽降忽升。我的妹子远嫁,遥遥送她一程。望望踪影不见,呆立泪流满面。

燕子飞来飞去,鸣声忽下忽上。我的妹子远嫁,送她送到南乡。望望踪影不见,真正使我心伤。

妹子能担重任,思虑切实深沉。慈爱而又温顺,为人善良谨慎。常常想着父亲,是她对我的叮咛。

其二:轻盈燕子双双飞,一前一后紧相随。

我的妹子要出嫁,迢遥相送难转回。

抬首遥望不能见,涕泣如雨涟涟泪。

轻盈燕子双双飞,上下翻转影蹁跹。

我的妹子要出嫁,送到天边路万千。

抬首遥望不能见,伫立良久泪涟涟。

轻盈燕子双双飞,忽上忽下叫声悲。

我的妹子要出嫁,送到南山地幽晦。

抬首遥望不能见,凄凄怆怆心忧悴。

我的妹子本姓任,心境仁厚且真诚。

温柔贤惠世人羡,淑娴谨慎善修身。

先父之德常记取,她用此语勉寡人。

另按:关于“仲氏任只”,《诗经鉴赏辞典》认为“仲氏”指的就是被送归陈国的戴姒(应为厉姒。《史记•卫康叔世家》“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女弟亦幸於庄公,而生子完。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完母”即戴姒,可知在公子完即位为桓公之前其母戴姒已死,而庄姜赋《燕燕》时在州吁弑桓公自立之后,送别的当为桓公的姨母厉姒),而“任”并不是姓,而是称赞“仲氏”美德的形容词。余冠英:“仲氏,弟也。诗中于归远行的女子,是作者的女弟。”

仅供参考

3.任在古代是什么韵

这位同学,你好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

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

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t ái ),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l ái )。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 "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拼起来是r ào ,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 可以押韵。

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 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x 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

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 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 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韵了。

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 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平仄:一声二声叫平声,三声四声叫仄声。

4.仲氏任之的任字怎么念

应该是rén。

“任”字的本义是抱(《说文》:“任,抱也”)。

朱熹对《诗经·大雅·生民》“是任是负”的“任”注说“肩任也。”亦传“犹抱也。”“任”即为动词,担东西的意思。就由这个担东西,引申出两组意思,两种读音。

第一组读rèn——

· 担东西

· → 所担的东西,包括行李的意思(《礼记·王制》:“轻任并,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

· → 责任、义务(《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 委用、任用(《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 → 听凭(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二组读rén——

· 担东西

· → 担当(《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 啊呀呀心疼白起)

· → 担保(《周礼·秋官》:“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赦之”)

· → 信任(终于到它了,《诗经·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要说的是“任”字作为担当、担保的意思后来用得越来越少,那第二组中只有“信任”一直频繁使用,慢慢地“信任”的“任”后来也跟着第一组读去声了,也就是rèn。

但意为信任的“任”字,如要溯源审音,我觉得还是应读rén的。

5.谁能把《关雎》译成散文

无际远山、淡泊浮云、绿草如茵,稀疏迷雾,晨曦中升起第一缕华彩,半卷长风缓缓贴近河流,碧波笼起一线一线光霭,漾漾的美梦顷刻间投入,河边三两株翠柳,七八棵桃树,柳丝成绦,纤细的枝条随流水摇动,桃花艳阳,盛开在这温煦的人间。

这一切,正如日月星辰,把一季初夏的温馨渲染出永恒的水墨、曼妙的意境。 隔开岁月,隔离尘嚣的繁琐,千年前,那与今如出一辙的爱情,烟消云散般的往事,最终能停住的,怕就只剩这一幅人间美景吧! 我已化身为水,浸入这画面,任那诗经古国的微风轻轻吹过身旁,自在地随清波悠悠远去。

也许当时诗情,那邂逅,那钟情,那快乐,那痛苦,再一次经历,以旁人的心态去析解,终究难知其味,那么,顺水而流吧,追忆而去吧!等到路经那被雎鸠所鸣叫、被芦苇所掩映的绿洲,再让我从湿淋淋的河水升出,让我变身为千年前的那个贵族男子,让我心存对古老爱情的崇敬与凝望,让我对即将出现的那位窈窕淑女尊重并挚爱。 这时候,于我,再无红尘繁华,再无声色迷乐,只有长风送水,拂乱我额前的冠发、吹凉我身上的衣衫;只有远山的轮廓,一抹闲阳日照,它们,目睹着我从未来走近,走近这一开始就被注定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意境。

此时,守望天地间那最初的爱慕到来,我竟无法辨识是对远古爱情的探索还是对诗经的热爱,才让我如一湾流水,蜿蜒着追来? 真的,什么都不愿想,我已沉醉其中,只愿顺这流水的波纹甜蜜睡去。然而,不远处的芦苇丛中,传来水鸟啁啾的鸣唱,关关,关关,鸣声铿锵清脆,关关——关关——情深意长。

雄鸟追随着雌鸟,雌鸟依恋着雄鸟,缠绵,欢歌,从芦苇丛中向外奋力飞翔,张开的翅膀掠过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搅乱河水映象的蓝色天空,也搅散我欲沉醉不知前路的思想。 相传,这是一种贞鸟,雌雄都有固定爱侣,双栖双飞,一旦离散,不再择偶,只忧思不食,伤郁而死。

那么,是我将要爱上的姑娘从芦苇丛中出来么?心莫名地擂起乱鼓,她将是如何美丽?她可否知道后人写她窈窕淑女? 晨曦的光芒一点点凝重,瞬息万变,白雾散去,初夏的气息渐渐漫延,水湄,汀洲,轻浮于水面的翠绿荇菜,这一切都如诗经所写,仿若一场千年秋霜的忧郁与轻愁,逼真地次第显现。 我如一个故人,远远寻来,只是她,还认得我否?我竟,手心渗出点点汗水,眼底,涌出滴滴渴望。

还没相遇即想到离去,待相遇又离开,远去的终要远去,心思又将如何? 来不及思索了,袅袅的歌声已从苍青的芦苇丛传出,一架小舟悠闲地荡来,呵!千万朵阴云散去,百万丈阳光打开,这就是我倾慕的姑娘—— 明月的脸庞,星眸灿亮,黛青的秀眉,云髻雾鬓,素雅的裙衣,幽静闲淡,青葱的纤荑,媚人娇艳。唇角含笑,如春水柔情,流连顾盼,如绵山多姿…… 此刻正随着游动的舟船,采集漂浮在河面的荇菜。

我禁不住、禁不住瞠目结舌,我不得不、不得不开始幻想:好姑娘,这碧青的远山就如你秀美的双眉,这一河微漾的清水就如你波动的芳心,我多想伸手去触摸,爱抚,或者——只任你于我面前静坐,看着,就已萦绕了我梦里爱里的前世今生!我忍不住、忍不住失口唤你一声:姑娘!然,你这狠心的女子,娥眉轻挑,冷眼淡扫,转瞬就调转小舟的方向,惊渡,惊渡,重入芦苇深处,只留我呆呆地对你的背影伫望。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从始我食不知味,寝不知睡,须臾不能把你忘怀,向左,向右,昼夜苦思。

浮动不停的荇菜多像你不可捉摸的心,念念不停,也只有你的名字。 婷婷玉立的女子,我愿弹奏琴瑟与你悦之,我愿擂击钟鼓伴你乐之,我愿放声高歌共你欢之,你能否告诉我: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比翼,翱翔?如同那生死一起的关雎,共唱这流水奔赴的欢歌,共赏这荇菜在水中沉浮的泅渡! ……从《诗经》里悠悠醒来,窗外的残阳依旧,满地白雪,被刻意用温暖修饰的深冬冰凉如水,来来往往行人细碎的脚印布满在苍茫的雪上,那些《诗经》里的远山,河水、菱荇及柳绿桃红,再唯美空灵,婉约深刻,也不过遥遥之处的幽美及哀伤,只能在淡薄的文墨里飘香。

虽则如此,它却能轻易将人胸怀中那最柔软的部分温柔提起,将感思及感动一点点弥漫在时间的海岸、并永恒、一年一年长青、浑不湮灭,像一场又一场泅泅的渡水,一笑一嫣,流于每个人的梦中。

6.求(诗经)釆薇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 ①蔽:一种野菜。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作:初生。止: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

③莫:同“暮',晚。④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⑤遑:空闲。启:坐下。

居:住下。(6)柔:软嫩。

这里指初生的菠菜。(7)聘:问候。

(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10)盬(gu):止息。

(11)疚:病。(12)尔:花 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 交战,作战。(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 护.(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

鱼服: 鱼皮制的箭袋。(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

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

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

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

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7.1、关雎(《诗经》) 2、蒹葭(《诗经》) 3、氓(《诗经》) 4、离

1、关雎

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yōu zāi),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太多了,楼主,我给你整理成TXT格式的了,下载下来可以从电子书里看。你也对古诗词有兴趣呀?祝学习快乐!望采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