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项羽不好的诗句

1.【描写项羽的诗句】

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4、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符坚畏晋师.座上戈铤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当路断无相假借,对人须且强推辞;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善用中伤为得策,阴行狡狯谓知机.请观今日长安道,易地何尝不有之?——邵雍【观棋长吟】5、楚歌难掩霸王气,乌江之畔魂何依.且化奔腾东流水,年年月月待虞姬.6、丈夫只手把吴钩.能断万人头.如何铁石,打作心肺,却为花柔.尝观项籍并刘季,一怒世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卓田【眼儿媚】。

2.描写项羽的诗句

1、唐·杜牧 《题乌江亭》

原文选段: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义: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不能够在之前就预料到的。能能够做到忍辱负重,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如果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2、清·何浦《虞美人》

原文选段: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

释义:

千万士兵都归降于刘邦,没有辜负项羽的人却只有虞姬一个弱女子。

3、元·贯云石《别离情》

原文选段: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

释义:

又听到了垓下虞姬在哭泣,军帐里项羽第一次听到四面楚歌时的惶恐。

4、明·张宣《虞姬》

原文选段:

楚歌四面秋声起,美人如花帐中死。

重瞳将军盖世雄,泪流暗逐乌江水。

释义:

秋风里响起四面楚歌,像花儿一样的美人死在了军帐中,眼中有两个眸子(比喻帝王气概)的将军是个盖世英雄,却泪洒乌江。

5、南宋·汪元量《乌江》

原文选段:

平生英烈世无双,汉骑飞来肯受降。

早与虞姬帐下死,不教雪战到乌江。

释义:

平时都是能征善战的英雄,刘邦的铁骑来的时候却都投降了。早知道这样会和虞姬一起在帐下死掉,何必一路血战到乌江呢。

3.关于项羽的诗句有哪些

《垓下歌》 (gāi xià gē) ——秦末汉初��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无名》佚名 剑折沙尽血洗风, 七载成败转头空. 荡恨笑饮苍天泪, 段韧傲刻夕阳红. 还有一些后代诗人赞扬他的诗: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 作者: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描写项羽的诗词

1 全唐诗卷「咏史诗。

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2 全唐诗卷「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3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垓下歌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7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8 垓 下 项羽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

恨地无环。 9 濠州七绝·虞姬墓 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10 虞美人·清朝诗人何浦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11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汪绍焻) 12 年代:唐 作者:孟郊 作品: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13 叱咤风云虎共龙,英雄未必让重瞳。 项羽 疆封域吏非因足,鼎祚廷王是久衷。

草没铜驼卿禄满,牛眠驿马帅林空。愧当漠漠西交巷,千古声声泣怨鸿。

14 夕阳留雀庙,孤艇系乌江,病叶相风残,寒潮夜不降。 15 八千子弟尽成灰,楚图王位任风吹。

鸿门舞剑恋旧情,乌江江水逝骓。 16 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揽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

正三更。乌骓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

手中莲锷凛秋霜,九重归去是仙乡。恨茫茫。

17 辛弃疾《虞美人》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 ,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 ,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18 八千子弟失江东,止有虞兮效始终。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

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宫。

19 不修仁政枉谈兵,天道如何尚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20《咏古》 田雯 列教玉体两横陈, 粉黛香消马上尘, 刘项看来称独手, 虞夫人后戚夫人。 21 七律 虞姬 项羽 虞家有女过江东,玉洁冰清气若虹。

不羡嫦娥奔皓月,偏随竖子傲长空。青萍三尺为君舞,珠泪一帘因尔笼。

勿叹势如墙上草,妾魂化剑斩奸雄! 22 无名 项羽 剑折沙尽血洗风,七载成败转头空。荡恨笑饮苍天泪,段韧傲刻夕阳红。

23 过鸿沟 唐 韩愈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24 垓 下 (唐)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依剑空歌不逝骓。明明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25 虞姬墓 (宋)苏辙 布叛曾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26 虞姬墓 (宋)饶节 风悲月黑楚歌闻,泣下虞兮夜未分。

千骑星飞向前死,不知谁为闭荒坟。 27 虞姬墓 (宋)范成大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28 咏虞美人草 (宋)肖海藻 鲁公死后一抔荒,谁与竿头荐一觞。

妾愿得生坟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 29 项籍庙 (宋)许彦国 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

空余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 30 霸王别虞姬 (宋)张可氏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

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将如何。将军夜起帐前舞,八千儿郎泪如雨。

临行马上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31 田舍即事 (南宋)刘克庄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32《乌江》 (南宋)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无双,汉骑飞来肯受降。

早与虞姬帐下死,不教雪战到乌江。 33 虞美人 (南宋)林希逸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依芙蓉秋露泣。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害霸图。

巢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汉宫三万六千日,得意蛾眉亦陈迹。

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 34 别离情 (元)贯云石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

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 35 戏马台 (明)汪广洋 事机一去竟莫举,盖世拔山皆谬语。

虞姬痛别难再逢,乌骓欲逝从何许。 36 虞美人词 (明)刘炳 万人剑气真罴虎,宝珏鸿门悲亚父。

阴陵失道岂天亡,志轻仁义为降虏。凄凉垓下楚歌哀,玉碎花飞报危主。

至今荒冢说虞姬,一去繁华名不死。 37 虞姬伏剑 (明)胡奎 当年玉斗碎鸿门,碧血空沾楚剑痕。

满地落花皆汉土,不知何处箸春魂。 38 咏虞姬 (明)邱浚 垓下当年战胜还,虞姬饮撼戚姬欢。

后来人彘遭奇祸,欲乞悲歌一曲难。 39 虞姬 (明) 张宣 楚歌四面秋声起,美人如花帐中死。

重瞳将军盖世雄,泪流暗逐乌江水。妾身妾身何足数,八千健儿弃如土。

空留恨血渍平原,碧草无风为谁舞。 40 咏虞美人草 (明)孙齐之 楚宫花态至今存,倾国倾城总莫论。

夜帐一歌身易殒,春风千载恨难吞。胭脂脸上啼痕在。

5.求有关项羽的诗句

1 四面楚歌已响起,

有多少人为你而泣。

即便身陷十面埋伏,

你也可以乘舟东去。

但你漫拭英雄泪,

温语与姬别。

挥剑自刎乌江岸,

空留千古后人叹。

可敬豪气比天,

可赞柔情胜水。

2

楚歌难掩霸王气

乌江之畔魂何依

且化奔腾东流水

年年月月待虞姬

3 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乌江岸

魂犹望江东

4

【诗歌·唐风宋韵】沁园春·思项羽【编辑推荐】

遥忆当年,秦室身微,天下怒兴。

有沛中高祖,斩蛇义起;霸王项羽,巨鹿鏖兵。

逐鹿中原,咸阳约定,证取豪中世上英。

鸿门宴,一时千古恨,分划沟鸿。

风烟楚汉相争。

历五载、双军垓下逢。

叹乌骓已逝,十方汉帜;虞姬犹伴,四面楚声。

义气悲歌,宁求身死,不与江东父老重。

乌江畔,水流融碧血,一世英雄。

5 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6传说中的项羽

他的眼晴是重瞳

他说:我也可以取而代之

于是,整个阿房宫没有了

包括一个王朝

没有人可以抵挡他的步伐

但仍倒塌在流氓的手里

刘邦说:分一杯给我吧~~

在乌江,你悲怆的低下头

是哪位兄弟要了我的首级

以邀功以新的主子

炼狱里咆哮声是唯一的怒火

只是为了虞姬

还有四面的悲怆楚歌

乌龙驹沉入了永远的海底

千百年来有一个女子一直呼喊着你的名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唯有我,淹没于滚滚红尘里

一个人孤独的面对历史

其实这个世界是没有道理的

流氓与英雄有着不一样的归宿

轰轰烈烈后只是一杯黄土

而流氓却可以万古留名~~~

我自然不是项羽

更不是流氓

我只是苍海中一滴微小的水珠

因为宿缘来到了这里

我亲爱的人儿啊

请你张开你的手臂

我在五百年前便变成了树

为你迎风而立~~~

7不肯过江东

说书人唱到痛处,缓缓从袖口里

扯出一条手绢,缓缓地,就象扯出

西楚霸王灼热的断肠……

此刻,每一只瓷杯里都能听到

听到那匹乌骓马

正在呛水。

两千年过去了,后排有人

猛拍自己的大腿——

6.关于项羽的诗句有哪些

《垓下歌》 (gāi xià gē)——秦末汉初•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无名》佚名 剑折沙尽血洗风, 七载成败转头空。 荡恨笑饮苍天泪, 段韧傲刻夕阳红。 还有一些后代诗人赞扬他的诗: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 作者:胡曾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咏项羽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关于课文“项羽之死的.”—、根据下面提示的三个场面描写,分析项

一 1.不同意.项羽失天下的时候所心疼的不仅仅是女人和宝马,还有和他一起过江战死疆场的八千江东子弟.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有去无回的江东子弟,他才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 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格特征.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荚女,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一段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侧面. 2.从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可以看到,项羽是一个勇猛无敌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负.这一场东城溃围的快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项王的威风勇猛.第一次通过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来渲染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 “遂斩汉一将”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第二次行动中,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填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慑人魂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中,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仅仅损失了两人而已,通过这一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在身当绝境的情况下,项羽每战都能给敌军以有效的打击,丝毫没有兵败的萎靡和绝望,确实表现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豪地问属下战果何如,这一问表现了他的自负. 3.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J王的性格.在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心地仁善.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 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视死如归.二1.在《鸿门宴》中,项羽性格中的刚愎自用和优柔寡断已经显现出来了,项羽的多情善感、勇猛刚强和知耻重义在《鸿门宴》中没有写到,在《项羽之死》中作了充分的表现. 2.《鸿门宴》是一场写多人,刘邦的能屈能伸和狡诈,项羽的刚愎自用和脆弱,樊哙的智谋果敢和粗犷忠勇,张良的多谋善断,项伯的简单糊涂,范增的机谋善变,都通过一场宴会塑造出来了.《鸿门宴》是把项羽放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之中和紧张的局势之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塑造项羽的形象.《项羽之死》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和自刎乌江三个连续的事件集中笔墨塑造项羽形象,垓下之围表现项羽的多情善感,东城决战表现项羽的勇猛自负,乌江自刎表现项羽的知耻重义三、1.“莫敢仰视”表现了众位诸侯对项羽的畏惧,也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莫能仰视”表现了左右的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项羽哭泣,写出了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于是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 3.项羽带领的楚军已经面临绝境,项羽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愿为诸君快战”,表明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的、尽情地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住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如果把“快战”改为“决战”,就带有了鱼死网破的味道,项羽的快意和满足将荡然无存四关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通过诗文进行评论的主要有以下三首诗: 1. [唐)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 C北宋)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 3. (南宋)李清照《夏日绝句•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三首诗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兵家胜败本来就难以预料,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在江东子弟的扶持下,卷土重来都是有可能的,那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这种观点背后的英雄观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 李清照认为项羽不应该过江东.这位经历宋室南迁的女词人,非常痛恨宋王朝一味软弱退让,为了求和丧失气节的行为.所以思及千年以前的项羽,尤其推崇其不肯过江、知耻重义的男儿气节.在李清照的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 王安石认为项羽没有必要过江东.项羽中原一败,已经丧失了元气,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了,这是客观事实;即使过了江东,江东子弟还会不会再追随他,这也很难说.正如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8.写项羽的诗词

昔者我曾论项羽,缘向颈血轻洒斯乌江?

吞吐意气既尚念父老,父老焉忍弃此重瞳王。

莫视滔天浪,慢饮龙泉,

且趁扁舟回故乡,收拾旧家新儿郎。

以此奇耻心、百战身,

三户可倚,哀兵必祥。

只耐性沉吟,静观可待汉宫惊风起萧墙!

今日我亦思项羽,方知此心俗骨亦浊肠。

果如亚父之机械无穷智;安见虞姬美人舞军帐?

楚歌声里,拔剑仰天叹苍茫。

七进七出真英雄,然后丈夫横尸卧沙场!

死则等耳,等一死耳,袅袅悲风千载下,

孰今后世豪杰扼腕,墓道昏鸦空惆怅?

——《永乐大典》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