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有些宋词的词牌名都相同呢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酹江月”.(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2.宋词三百首 不要网址宋词三百首 录入:梧桐 001钱惟演:木兰花 002林君复:瑞鹧鸪 003范仲淹:渔家傲 城上风光莺语乱, 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 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 今日芳尊惟恐浅。 众芳摇落独喧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004范仲淹:御街行 005张先:千秋岁 006张先:菩萨蛮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 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 愔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数声鴺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又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007张先:醉垂鞭 008张先:一从花 009张先:天仙子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 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桥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没办法,这里贴不完 来这里看吧 3.《宋词三百首》收录哪些内容《宋词三百首》是一部精简的宋词选 集。 编者朱孝臧(1857~1931年),一名祖 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村,浙江归 安人。他历任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广东学 政,后辞官游览名山大川,吟咏自遣。 朱孝 臧早年以诗名,终弃诗而专攻词,著有词 集《疆村语业》2卷,收人《疆村遗书》。《宋词三百首》是他纂辑的一部不朽的词 集,共选两宋79家词人283首词,而且两宋 并重。 所选词人不局限于名家,只要文笔出 众,即使是无名小卒亦能人选。故而,该集 几乎涵盖了宋代所有著名词作家,其中选词 10首以上的是:吴文英25首、周邦彦22首、姜夔17首、晏几道15首、辛弃疾12首、晏殊 11首、贺铸11首、苏轼10首。 作者对这些词作家按帝王、文士、女流编排,以天然浑成 为主旨,尤为精粹。这部词集所选词作的难 易程度有一定梯度,便于初学者理解和提高。 4.《宋词三百首》的精彩语段有哪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落曰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 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曰,闺门多暇,记得 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南宋•李清照《永遇乐》。 5.宋词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词又称“诗馀”、“长短句”有固定的词牌。风格独特:一是合音律;二是含蓄。“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诗之意阔,词之言长”。 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以晏殊、欧阳修为领袖的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南宋时期。风格流派以婉约、豪放二派为主。婉约派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人莫名的惆怅;豪放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令人何等的激昂! 《宋词三百首》为词学大师朱孝臧(又号强村)选编,是流传最广的、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录词人88家词300首,后唐圭璋笺注本)(1934年)删词人6家词28首,另增11首,只存词283首,后又增补2首,共为285首。本书提供了三个版本为《宋词三百首》之全本 6.《宋词三百首》对后世有何影响词是两宋时期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品,它在宋代成熟而成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新的诗体,出现了大量名家名作,前人曾稳称之为“一代之文学”。 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代表了中国文学在特定时期的最高成就。宋词风格多样,沉着雅致如欧词、风神旷放如 苏词、凄婉哀怨如秦观、精工博大如周邦彦、豪宕狂逸如辛弃疾、简约细腻如李清照, 都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宋词还是两宋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涵盖了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生活、艺术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宋代光怪陆离的社会面貌,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有重大的 参考价值。《宋词三百首》自成书之日起,风行海内,成为至今为止最好的普及性宋词选本,i对传播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学、提高自身修养、陶冶艺术情操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