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急的问题,关于《诗经》和周代礼仪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诗经之中关于情爱的使不少,但其中不像你说的会有那么多畏于身份等级而无法结合的怨诗。如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孔子也推崇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可见这些男女自由恋爱在当时是正常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 但必须注意,这些只是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习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上的新的道德规范正在形成,《周礼·媒氏》也规定了人们结婚必须要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是如此 2.形容礼仪的诗句有哪些1、礼仪卒度 先秦 诗经 《楚茨》 2、礼仪既备 先秦 诗经 《楚茨》 3、十六知礼仪 汉 汉无名氏 《孔雀东南飞》 4、迁飞在礼仪 唐 王昌龄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5、载持巾栉礼仪好 唐 刘商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6、三百礼仪成 唐 李峤 《经》 7、载持巾栉礼仪好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8、上清朝礼仪 唐 皮日休 《太湖诗·三宿神景宫》 9、徐动合礼仪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10、徐动合礼仪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11、礼仪从此废 元 王冕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12、礼仪既备 宋 程公许 《明禋进戒诗》 13、居然合礼仪 宋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 14、礼仪三百复三千 宋 吕希哲 《绝句》 15、方岳何暇安礼仪 宋 莫济 《次韵梁尉秦碑》 16、簪绂光辉与礼仪 宋 四锡 《元日》 17、高谈大笑拘礼仪 宋 王拱辰 《耆英会诗》 18、见客礼仪生 宋 魏野 《和王衢见寄》 19、礼仪今既备 宋 游九言 《庆余思永冠》 20、奉礼仪修献 宋 周端臣 《游籍田》 21、礼仪今太叔 明 李崇仁 《挽金太常》 22、起坐皆礼仪 明 张掞 《赠萧溪耕者》 3.《诗经·小雅·车辖》中有关哪些礼一、原文: 间关车之辖兮, 思娈季女逝兮。 匪饥匪渴, 德音来括。 虽无好友? 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 有集维鷮。 辰彼硕女, 令德来教。 式燕且誉, 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 式饮庶几。 虽无嘉肴? 式食庶几。 虽无德与女? 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 析其柞薪。 析其柞薪, 其叶湑兮。 鲜我觏尔, 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四牡騑騑, 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 以慰我心。 二、注释: 1. 间关:车行时发出的声响。舝(xiá):同"辖",车轴头的铁键。 2.娈:妩媚可爱。季女:少女。逝:往,指出嫁。 3.饥、渴:《诗经》多以饥渴隐喻男女性事。 4.括:犹"佸",会合。 5.式:发语词。燕:通"宴",宴饮。 6.依:茂盛的样子。 7.鷮(jiāo):长尾野鸡。 8.辰:通"珍",美好。或训为善,亦通。 9.誉:通"豫",安乐。 10.无射(yì):不厌。亦可作"无斁"。 11.庶几:此犹言"一些"。 12.湑(xǔ):茂盛。 13.鲜:犹"斯",此时。觏(ɡòu):遇合。 14.写:通"泻",宣泄,指欢悦、舒畅。 15.景行:大路。 16.騑(fēi)騑:马行不止貌。 三、译文: 车轮转动车辖响, 妩媚少女要出阁。 不再饥渴慰我心, 有德淑女来会合。 虽然没有好朋友, 宴饮相庆自快乐。 丛林茂密满平野, 长尾锦鸡栖树上。 那位女娃健又美, 德行良好有教养。 宴饮相庆真愉悦, 爱意不绝情绵长。 虽然没有那好酒, 但愿你能喝一盏。 虽然没有那好菜, 但愿你能吃一点。 虽然德行难配你, 且来欢歌舞翩跹。 登上高高那山冈, 柞枝劈来当柴烧。 柞枝劈来当柴烧, 柞叶茂盛满树梢。 此时我能接到你, 心中烦恼全消掉。 巍峨高山要仰视, 平坦大道能纵驰。 驾起四马快快行, 挽缰如调琴弦丝。 今遇新婚好娘子, 满怀欣慰称美事。 四、礼仪: 中国古代婚礼,完整的婚礼习俗在古代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这里写的是亲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