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楚辞pdf

1.诗经和楚辞的字帖 pdf版

地域不同:诗经主要是黄河流域,楚辞主要是长江流域

感情不同:诗经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不同:诗经主要是重群体抑个体,楚辞比诗经更注重个体。

形式不同: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叠字、叠章,楚辞语句形式更为灵活

表达方式不同:诗经多用赋比兴。楚辞运用大量的想象和象征,对事物进行描写铺陈渲染,开汉代大赋得先河。屈原在离骚中还用香草美人象征君王,也为以后诗词中的此类描写开了先河。

作者:这个有点牵强。。。诗经的作者基本无从考证,楚辞是屈原和宋玉所做。

2.诗经简介

诗经百家别解考 作 者:刘毓庆、张 儒等编著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价 格:不详 出版时间:2002年9月 简介: 自从《诗经》诞生以来,对它的解说、疏理就未停止过。

后人的这种释解,可分为两大类,即正统的官方的解释和非正统的民间的解释(也即“别解”)。由于种种原因,“别解”不太为人重视,但其中所蕴藏的真知灼见却是无法抹杀的。

编著者有感于此,以《诗经》原诗为条目,将历代所有的“别解”分门别类系于条目之下,看似简单的劳动,寄寓着治学的功力,也潜藏着无限的价值。 诗经楚辞汉乐府详解 作 者:靳极苍著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价 格:不详 出版时间:2002年9月 简介: 本书是靳极苍先生多年来研究诗经及汉魏六朝诗的成果,其中对《诗经》、《楚辞》两大诗作的解释分析,探幽发微,解惑论述,是理解先秦文学的精典之作。

3.历史,文学成就报告请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

时间上说,《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600年。

当中哪一首诗产生于哪一代,这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在这段大约600年间流传下来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楚词》到什么时候呢?是到战国的中期,作者是屈原,他生在公元前340年,出生是没有疑问,可以从《离骚》得到考证;但他的卒年前277年是有疑问的。 您不要这么细,只要记住一个历史坐标,就是公元前479年,这是孔子的生卒年。

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伟人,最伟大的人,没有一个人的影响像他那样深远,那样的丰富。他的《论语》一共是20篇,511条,以后讲散文时再细讲。

有一种说法,说《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的,从文献的研究说来,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 因为在孔子8岁时,就是公元前494年左右,已经有“诗三百”这样的文献记载了,“诗三百”就是《诗经》,因为到汉代把“诗三百”捧到经典的地位。

虽然孔子编纂删改《诗经》是不可信的,但是孔子非常推崇《诗经》,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 如果不学诗,一个人就没法开口说话。

我在给大学生讲课时对他们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走到哪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最突出的事情应该记住。像公元前500年,中国有个孔子在那里,公元前300年有个屈原在那里。

回过来说,《楚词》的时间是战国的中期,就是公元前300年。 战国是我们中国文化历史上蓬勃发展的时期。

跟屈原同时代的还有孟子、有庄子、荀子、韩非子,都是大约公元前300年前后。《诗经》是公元前600年,《楚词》是公元前300年,这个之间相差多少年?300年。

这300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低谷,而是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在春秋的后期到战国的前期,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所以社会形态要求文学艺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候的诗歌几乎是一张白纸,散文却应运而生。这个低谷正是散文发展的浪峰,第一个浪峰。

第二在地域方面,《诗经》主要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结晶,它一共有305篇,15个诸侯国的国风。 国风是160篇,雅是105篇,颂是40篇。

15个国风,国就是诸侯国,相当于现在的山西、河南;从陕西过来到河北、山东,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屈原是楚国人,是湖南、湖北一带的楚国人,所以《楚词》是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结晶。

这是第二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时间方面,第二个概念是地域方面。 第三个概念,《诗经》主要是民歌,是集体歌唱,哪一首诗作者是谁,已经不知道了。

而屈原是中国诗歌是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从《诗经》到屈原,中国诗歌发生了一个伟大的飞跃。什么飞跃呢?就是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歌唱,抒发自己的心胸,自己的理想,对祖国,对家乡的爱的感情。

《诗经》一共305篇,取其概述称为“诗三百”。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最先时称为“诗三百”或“三百篇”。到了汉代,董仲舒把其他都排斥了,独尊儒家,把“诗三百”捧为《诗经》,“经”就是经典。

我们知道,经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认识它,不能篡改它,修正它,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 汉代不仅把“诗三百”捧为《诗经》,而且摆在“五经”之首,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书》,礼就是《礼记》,易就是《周易》,春秋就是《春秋》。

先辈教孙子辈的时候要这样背:诗——书——礼,易——春秋。而屈原的作品《楚词》保留下来是25篇,其中有二篇是伪作,是假的。

其中最有名的著作是《离骚》。而《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风》,因此中国有个词,叫“风骚”。

风骚并称表示文学才华。这本来是个很好的词,但在流变过程中就变味了,如说“你挺风骚的”,他会很生气的;其实应该是好得不得了。

**诗词写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面再简单说说《诗经》305篇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呢?是反映社会现实,男女爱情的歌唱。大而言之,世界就是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以外的客观世界,一个是人以内的主观世界。

人以外的客观世界,社会,战争,自然灾害都是客观世界。 人以内的主观世界,喜怒哀乐,人的悲哀,理想,快乐,慰籍等等都是人的内在世界。

《诗经》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有很多好的诗篇,例如像《罚檀》反映的劳动生活:“坎坎罚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你不干活,怎么取得别人这么多的粮囷?“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獾兮?”你不去打猎,你们家里怎么挂了这么多野兽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有不同的解释。

有一种解释是,你们不干活却得到好吃的,不是白吃饭吗?尽管有不同理解,但有一条,这首诗反映了阶级社会开始产生了这样一种劳而不食、食而不劳,劳而不获,获而不劳的不平均的社会。《诗经》的内容除了对客观社会的描写以外,就是对爱情的歌唱。

它的第一篇是什么?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女子是男子。

4.楚辞(节选)急抄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 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91;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