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书香门第的古诗词有哪些有不少关于书香门第的诗词,例如: 1 宋·艾性夫《酬庭翠陈善夫》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 2 宋·敖陶孙《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 屋头荼醾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3 宋·陈造《次韵赵帅四首》 恋月每忘寒夜永,寄梅浑讶驿书香。 4 宋·陈著《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世人皆失我独得,春风浩浩诗书香。 5 宋·董嗣杲《西溪》 一逢白壁书香社,几见朱阑障墓门。 6 宋·高似孙《木香》 一树木丝仙有发,依然只作秘书香。 7 宋·卫宗武《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 堂基千载书香在,谁为机云记旧游。 8 宋·林景熙《述怀次柴主簿》 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 9 宋·魏了翁《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 书香门第,旧时指出自读书人家庭,泛指好的家庭背景。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从字义专门来讲:书,泛指是四书五经。有三教智慧的传承的书。 香,指的是家里有祠堂家庙,家谱。门,指的是,家里的地位在社会上得到认可。 第,指的是家里每100年,就出一个对社会有重大责任的人。这样的家族可以称得上是书香门第。 2.有没有《唐诗鉴赏辞典》的读后感读《唐诗鉴赏辞典》有感 品唐诗,其实就是一次心灵的熏陶,当你合上那微微泛黄的书本时,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朦胧,并不难以领略,但,他很高尚,很深奥。走近它,其实很简单,来,踏上这“简单”的心灵旅程…… 让我们那是你吗?迎着春而来。“万紫千红总是春”,花儿是你甜美的笑;“草色遥看近却无”,绿草是你明亮的眸;“春风吹又生”,和风是你柔顺的发;“春来江水绿如蓝”碧水是你俊丽的嘴。春之美,即是唐诗美。 走进唐诗,最敬忧国忧民,怀揣天下的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寄寓着他无尽的悲愤,"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着他深深的忧虑,"三吏""三别"充满着他的血泪般的控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飞扬着他的美好夙愿。曾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雄心,品尝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激动惊喜,"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的悲凉与无奈;也曾享受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欧日日来"的闲适与清心;沉浸在"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中,忧伤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的叹息里。起起伏伏的人生,曲折出一个千古流芳的"诗圣"。 走进唐诗,走进一颗颗洋溢着人性魅力的魂灵。走进催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怅然若失,走进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旷达胸襟,走进李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奇崛诡魅,走进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隐隐沉痛,走进柳宗元"孤舟蓑莅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与寂寞、"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望眼欲穿的愁苦,走进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千古情义、"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的相思之苦,走进元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苍凉与厚重,走进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刚正与忠心,走进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走进唐诗,一颗心似于平平仄仄的浪朵上行舟,领略天高云淡,倾听天籁之音,感受历史沧桑。 走进唐诗,一颗心便如轻轻迎风而翔的风筝,穿越历史长空,亲近着一颗颗厚重深远的心灵。 走进唐诗,感到充盈与满足,生命在体验中升华; 走进唐诗,走进一种别有洞天的境界,人生在经历中丰实; 走进唐诗,我今生永远的追求! 那份坚贞与痴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诗让我读到了苏东坡的粗犷豪迈;“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柳永的多情怅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李易安的慵惓情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首诗又让我读到了杜牧兴趣盎然、优雅恬淡的心境。 古人有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怎样的环境里,造就的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诗词歌赋,从儿时起就觉得这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每读完然后自我评析,便因氤氲其中而感到由衷的陶醉,似乎是神魂颠倒,伴随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觉得“衣带渐宽终不悔”。 然而,读诗,读词,不仅是享受灵魂的洗礼,更是对人格的历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