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红梅的诗词关于梅花卜算子 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 --宋匡业 不染纷华别有神,乱山深处吐清新. 旷如魏晋之间士,高比羲皇以上人. 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 孤芳合与幽兰配,补入离骚一种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雪里觅梅花 --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梅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赠岭上梅 --苏东坡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新栽梅 --白居易 莫怕长洲桃李嫉,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今年好为使君开.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玉楼春 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雪中观梅 --杨万里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花,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 世间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带埃. 雪梅 --卢梅坡 有雪无梅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2.关于红梅的诗句咏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雪梅》(其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3.苏轼的《红梅》红梅 宋 苏轼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今查其全集目录,有咏梅诗10余首。 原文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①。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霜雪姿②。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③。 诗老不知梅格在④,更看绿叶与青枝⑤。 注释①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 不入时:不合时宜,不合世俗的时尚。 ②小红:即浅红。 孤瘦:形容梅枝无叶子孤独而细瘦的样子。 霜雪姿:经受霜雪考验后劲挺的姿态。③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这里指梅花的红色。 无端:无来由。 玉肌:玉容。 ④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 梅格:梅花的品格。 在:所在。 ⑤更:岂能。 绿叶与青枝:苏轼《志林》卷十说: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究体也。” 苏轼的意思是批评石曼卿的《红梅》诗,只从“无绿叶”这一点来“认桃”,“有青枝”这一点来“辨杏”,确实太简单、太乏味了。石曼卿把梅花与桃杏的区别只在于青枝绿叶的有无, 这是专求形似,没有抓住红梅的神韵,没有传红梅之神,所以苏轼讥之为“至陋”的“村学究体”。 解读之一 这首七律《红梅》诗,苏轼既写红梅的外貌,更写出了红梅的内在神韵。在古代众多的咏梅诗中称得上是名篇杰作。 首联写红梅迟开的原因和担心。上句说,梅花害怕忧愁而贪图睡觉,因此才迟迟独自开放。 下句说,梅花自己担心冰一样晶莹的面容不合时宜。诗一开始,诗人把梅花比拟为一个心理丰富而调皮的美女,她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又担心自己的冰容不合时宜,可见其心理的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办法的天真。 这不就是个调皮可爱的美女吗? 颔联写迟开的红梅的外表与内在品格。上句说,红梅的外表因恐冰容不为世容,只得故作浅红的桃杏色。 下句说,红梅的枝条还是保持了无叶子孤独而细瘦的样子,呈现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显示了坚强的内在品格。 颈联对红梅的外表与内在品格作进一步描写。 上句说,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下句说,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意思是梅花呈现了红色。 这里仍然暗示春天的梅花虽然外貌是红色的,但她的内心是喜寒的。 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议论。 上句说,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下句补足说,怎么只从外表的绿叶与青枝来看梅花呢?这两句诗通过议论宋初诗人石曼卿写《红梅》诗的固陋看法,认为认识梅花须从梅花独有的“梅格”来品评。这就强调了红梅的内在品格,或内在精神,也就是梅花喜寒凌霜的本质特点。 最后两句诗也是宋诗通常喜欢发议论的表现。 这首诗既描写了红梅迟开、花色浅红的自然特征,又赋予红梅以少女的某些性情,形神俱备,情感细腻。 4.急求苏轼描写梅花的诗句和松树的诗句(名句)红梅三首 [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送贾讷倅眉① 老翁山下玉渊回②,手植青松三万栽。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③。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④。 便与甘棠同不剪⑤,苍髯白甲待归来⑥。 戏作种松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破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煮松脂法,用桑柴灰水。)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5.赞美红梅的诗句苏轼-定风波·红梅 宋朝好睡慵开莫厌迟。 自怜冰脸不时宜。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