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佛教有关的诗句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静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云遮天。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憨山德清 2.与佛教有关的诗词《栖霞寺》 年代: 宋 作者: 谷倪子 去郭六十里,闲游避世哗。 不将仙鹤伴,还用白牛车。 草木隐君宅,香灯古佛家。 几多吟景致,无限笔光华。 泉想寻新眼,茶应发嫩芽。 遥知碧岩上,举手拂烟霞。 《满江红·糁径红裀》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糁径红茵,莫要放、儿童抛砾。知渠是、仙家变幻,佛家空色。青女无端工翦彩,紫姑有祟曾迷赤。但双双、戏蝶绕空枝,飞还息。 鲸量减,驹阴急。芳事过,余情惜。漫新腔窈渺,奏云和瑟。飘荡随他红叶水,萧条化作青芜国。忆桥边、池上共攀翻,空留迹。 《定力院七叶木》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伊洛多佳木,沙罗旧得名。 常於佛家见,宜在月宫生。 扣砌阴铺静,虚堂子落声。 夜风疑雨过,朝露炫霞明。 车马王都盛,楼台梵宇闳。 惟应静者乐,时听野禽鸣。 念奴娇·老夫白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老夫白首,尚儿嬉、废圃一番料理。餐饮落英并坠露,重把离骚拈起。野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飞来双蝶,绕丛欲去还止。尝试诠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佛说诸天金色界,未必庄严如此。尚友灵均,定交元亮,结好天随子。篱边坡下,一杯聊泛霜蕊。 《渔家傲 西方乐》 年代: 元 作者: 梵琦 听说西方无量乐。三贤十圣同依托。稽首弥陀圆满觉。长参学。川流赴海尘成岳。佛性在躬如玉璞。须凭巧匠勤雕琢。凡圣皆由心所作。难描邈。华台宝座珠璎珞。 3.有关佛教的诗句题义公禅房 (唐)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禅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摘自《心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 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摘自《金刚经》 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仓央嘉措诗传》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4.有关“佛法”的诗句有哪些1、《暮雪》(清 大须)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2、《卯时酒》(唐 白居易)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 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半醒思往莱,往来吁可怪。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 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 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3、《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唐 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楼阁,重檐交梵天。譬如一明珠,共赞光白圆。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刚坚。野叉罗刹鬼,亦赦尘垢缠。 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一十一众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权。玉堂无蝇飞,五月冰凛筵。 尽力答明主,犹自招罪愆。九族无白身,百花动婵娟。 神圣恶如此,物华不能妍。禄山一微胡,驱马来自燕。 宛彼宫阙丽,如何犬羊膻。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 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独有丁行者,无忧树枝边。市头盲老人,长者乞一钱。 韬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4、《送灵师》(唐 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七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 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 七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 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 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 瞿塘五七月,惊电让归船。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 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 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 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 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 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 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 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 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 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 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 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 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5、《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宋 黄庭坚) 百和香中本无我,光透尘劳一一法。佛法本从空处起,炳然字义照太空。 以此一香应发心,东方出日西方雨。我今稽首伐闍罗,是真离欲阿罗汉。 6、《渔歌/渔父》(宋 李彭) 孤硬云峰无计较。大愚滩上曾垂钓。 佛法何曾愁烂了。桶箍爆。 通身汗出呵呵笑。7、《讥韦玎吟以韦字为韵》(唐 利涉) 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8、《拟寒山拾得二十首010》(宋 王安石) 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 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 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9、《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 王安石)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 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关于佛法:佛法,是让人们认识思想、摆脱思想束缚、进行自由创造的教学观照体系。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 (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 (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 (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 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 5.佛家的经典诗句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adudu001 经典佛家语录1.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4.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5、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6、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7、佛曰: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8、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9、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10、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11、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12、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13、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14、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15、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16、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 6.佛教经典的诗词有哪些佛教诗词赏析 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是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巢禅师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憨山德清 7.关于佛教的诗词1、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2、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3、唐·吕岩《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4、唐·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5、宋·道潜《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译文: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 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禅诗 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