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亲人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江楼感怀》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5、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2.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译文: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李白的《静夜思》。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3.形容亲人的诗句有哪些

1,《岁暮到家》清代诗人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白话文释义:疼爱孩子的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2,《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白话文释义: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3,《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十五》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白话文释义: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每逢月明之夜,闻见杜鹃哀鸣时,倍加思念亲人,心系南北两处。

5,《小雅·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6,《忆父》清代: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白话文释义:音信隔断的无奈与悲戚,承载着满满的思念。也因此只能入梦寻找,梦境中才能乘风万里回到父亲身边服侍孝敬。

4.古诗中写出与亲人离别之情的诗有哪些

【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勃 【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内容】: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

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

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

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 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

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赠王伦 【内容】: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

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简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送友人入蜀 【内容】: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离别之情古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⑴除夜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师得家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

5.关于亲情的 诗句

夫妻思念之情: 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花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游子思乡之情: 孟郊的《游子吟》(诗太长了,俺就不打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浩《黄鹤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6.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有哪些

1.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5.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6.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高 适 《除 夜 作》

7.木叶萧萧秋气新,江声直下更无尘。平生来往谁能识,只有金焦是故人。

8.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 觏 《乡 思》

1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13.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一章》

14.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15.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思乡

不知道为什么乡情总是与"愁"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怀乡给人的感觉是"愁"吗?从字面上来看,"乡愁"大概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大部分人无法拒绝。对乡愁做种种解释是毫无意义的,乡愁只能被描述。

乡愁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平庸的比喻,但我却很喜欢。我不愿把乡愁说成酒,因为乡愁没酒那么浓烈,乡愁只能是在无人的暗夜的一缕清香,将远离喧嚣世界的我们一点一点溶解。乡愁是茶,总在苦涩中带着那么一点甘甜;乡愁是茶,但却不会愈冲而愈淡。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乡愁让我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它,我们会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节到来时想起该去上坟了,在春节到来时想起冻米糖和甜酒酿。

乡愁更是记忆,记忆捉摸不定,乡愁也就咂摸不够。在他乡流浪十几年几十年,记忆中的故乡却永远不会变,我们会很准确得说出每一个细节,但却在回到故土时发现已然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宁愿看到一个记忆中的村庄,不愿时光对其无情地篡改。但当我们失望地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聚,开始发酵,于是我们又努力在记忆中抚摩故乡的门环。

7.思念亲人的诗句有哪些

1、相关诗句: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原文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注释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

滋:湿润。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4、简析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

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