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白居易有关秋天的诗句

1.关于白居易的秋天的诗

《琵琶行》

唐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妬。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关于白居易秋天的诗

醉中狂歌、一片秋天碧(唐·白居易·《官舍内新凿小池》) 3、秋天思妇心(唐·白居易·《秋虫》) 5、微微凉露欲秋天(唐·白居易·《赠内》) 7、仍当风雨九秋天(唐·白居易·《长斋月满寄思黯》) 11、秋天高高秋光清(唐·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柳影欲秋天(唐·白居易·《答梦得闻蝉见寄》) 8、况近秋天调是商(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 9、秋天床席冷(唐·白居易·《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 4、日下秋天速(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12、凉冷秋天稳暖身(唐·白居易·《晓眠后寄杨户部》) 101、秋天殊未晓(唐·白居易·《夜雨》) 2、就中肠断是秋天(唐·白居易·《暮立》) 6,凡》) 13。

3.关于白居易的秋天的诗

《琵琶行》唐 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妬。

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4.有关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5.关于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句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秋思赠远(唐·张仲素)

博山沉燎绝馀香,

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

几回经雨复经霜。

中秋(唐·杜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立 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风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

子夜秋歌(南北·无名)

秋风入窗里,

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参考资料:http://218.4.203.36/teacher/user1/31/archives/2006/2719

6.白居易的诗句关于景色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问刘十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7.白居易写的秋天的夜景“诗

1、《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简介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8.白居易的诗句关于景色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问刘十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