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思想交流博客绿色的宣言 有蓝天,才有白云飘飘, 有阳光,才有花儿艳艳, 我们对着大山放歌, 唱出绿色的心愿。 绿色是希望的摇篮, 绿色是地球的笑脸。 爱护绿色吧, 就是爱护自己的双眼, 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有春风,才有草儿青青, 有树林,才有流水潺潺, 我们对着江河挥笔, 写下绿色的宣言。 绿色是快乐的天使, 绿色是和平的诗篇。 珍爱绿色吧, 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就是珍爱人类的春天。 绿色的旋律 也许你觉得稀奇, 谁听过绿色的旋律? 看看蓝天白云的色彩, 它会透露给你天机, 听听大山的飞泉瀑布, 它会传递给你信息, 快和小草交上朋友, 它会悄悄告诉你秘密。 也许你觉得神秘, 谁听过绿色的旋律? 其实这旋律无处不在, 飞扬在天空地上梦里, 绿色是生命的音符, 它充满勃勃的生机, 绿色是环保的主调, 它歌唱一个崭新的世纪。 色彩的魅力 白云、青山、绿地, 杜鹃、蝴蝶、黄鹂, 这些美妙的名字, 都来自色彩的魅力。 白色的纯洁明快, 黑色的庄重神秘, 紫色的高贵典雅, 红色的充满活力。 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由不同的色彩汇集, 如果没有源源的养分, 再艳的花朵也会失去美丽。 保护蓝天,保护阳光, 色彩使你心旷神怡, 保护水源,保护空气, 生活才会有诗情画意。 2.诗词博客知多少中国自古为诗国。 诗词在锻造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人生品格和处世情操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古代文人多以诗词养心、抒情、明志,既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的笔底莲花。 自“五四”以后新诗兴起,多数诗人已不写古诗,新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都以新诗名垂于世,偶作古诗者为数并不多。当下年月货币领先,传统文化几近断裂,原来以为,除了一些遗老遗少能写一点古典诗词之外,还有多少人属意此事?又有多少青年略通格律?自从我开通博客以后,常在网上游走,竟然发现我原来的想法大错特错,许许多多诗词博客纷纷出现在网络上。 这让我大感惊讶。从“新浪”、“搜狐”两大网站初步观察,诗词博客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创作,二是团体交流,比如各种诗词圈子;个体博客有三种情况:一、内容全部为诗词或以诗词为主,偶有美文;二、诗词与散文各领千秋;三、诗词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与其他体裁的作品构成一个整体。 从诗词的写作方式观察,情况也大体有三种:一、严格依韵循律。这些博主对古韵古律有精深研究,对古词古语有精到把握,格律运用娴熟老道,与古人不差毫厘;二、基本依韵循律,但也不完全泥古,多运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今声今韵;三、基本不遵格律,但又基本押韵,写法基本上是律、绝形式,所以我认为也属古体,因为它与完全自由的新诗体根本不同。 若从博主的年龄和阅历来看,涵盖了18岁以上的人群,小自在校大学生,老至70以上老翁老媪,专业似乎不限于文史,理科、医科都有。最令人惊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诗词博客为18、9岁的大学生,有的今年刚刚迈入高校校门。 他们对古典诗词如此入迷和沉醉,着实让人高兴,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希望所在。若从博主的性别来看,女性诗词博客占了很大比例,堪称网络“才女”,她们所创作的诗词可以直追李清照。 诗词博客的名字,无不采用中国文化和古代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每个名字都透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扫荡了当下金钱的臭味和低俗,这就充分说明,无论诗词博客的年龄大小,都深深浸透了中国文化的烙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同样也说明,中国文化充满了历久不衰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诗词博客如此繁盛,表明中国文化不会断裂,任何对中国文化前途抱有的悲观想法都是不必要的,这又让我大为欣喜。 新诗自“五四”以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它依然会继续发展。但新诗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新诗的散文化,极度的口语化,没了诗歌的感觉。 现在有一个女诗人在网上窜得很火,可是她的那些诗我怎么也无法恭维,甚至不屑一读。我们不反对口语入诗,因为古人也用口语,但极度化,以至没有任何诗意,充其量也只是分行的散句。 诗词博客的兴盛,我以为也是对新诗散文化走向的一种批判,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回归。写诗词的博主,既可以完全遵循古韵古律,运用古词古语,也可以采用今声今韵,使用流行词语,当然也可以不怎么循律,但仍保留古诗的韵味。 以我个人之见,古体诗应当有所发展,不要受古韵古律限制,创造一种今人能够更容易接受的写法,而又具有古典韵味的新体诗词,如能那样,就与大众更接近了。附录了搜狐、新浪两大网站的部分诗词博客,以供研究思考,实在是挂一漏万,不能穷尽:名单排列均按首字拼音为序:(一)搜狐:长江、碧波、碧落、冰河、东邪、孤鹤、古风、皎月、寂庐、菊轩、橘斋、兰心、朗月、柳箫、梅庐、梅园、七手、俏景、芊若、任博、时新、诗韵、湿人、天香、桐根、无我、西风、心梦、心斋、雪野、岩雨、耶渡、毓廷、竹海、碧玉轩、草原狼、楚留光、稻香村、滴水斋、渡心斋、凤吟阁、观枫亭、寒江雪、耕古斋、孤鵷集(湘夫人)、荷瓣雨、剑之客、绛红妆、矶砀居、快哉轩、梅关雪、慕新斋、冷香阁、龙吟阁、罗贤生、绿世界、渌水居、乾清宫、乾馨斋、秦风楼、清风斋、若油坊、三刃刀、三余斋、山外吟、舒然阁、水云烟、随情斋(夕雨朝阳)、太阳缘、天然秀、听澜阁、听泉榭、听箫阁、庭前柳、腾龙阁、铁犁斋、望云斋、文渊阁、无名指、潇潇雨、潇湘馆、香雪斋、逍遥客、逍遥游、心何处、撷翠轩、雪之羽、怡红院、怡雅轩、倚梅阁、逸心斋、野云庐、养根斋、余心乐、枕梦阁、中元堂、醉江山、白雪映梅、碧波的家、冰山雪莲、冰若悠蓝、北藏草堂、北凉诗客、北雁吟秋、菠萝木陀、布衣临风、布衣诗人、长安娃娃、长歌当哭、长啸当歌、沧海远帆、窗外白鹭、晨雾晓雨、春雨瑞荷、仇犹诗境、词中纳兰、大漠孤雁(飞扬诗词)、大天涯居、大泽古月、淡月胧明、但凭明月、东方一红、东篱把酒、东篱幽菊、洞庭激情、陡崖山花、独上西楼、独倚斜阳、断崖梅庐、方塘半亩、风清雨雾、风中漫想、风竹秋韵、夫复何言、高岛逸夫、高老夫子、高远驰翔、瓜棚闲语、孤帆书室、古道霞云、古韵诗语、谷善龙吟、光明使者、海阔天空、海上明月、海晏河清、寒傲如冰、寒江渔叟、寒塘度鹤、寒烟翠雨、寒雁轻书、汉上秋枫、浩海扁舟、黄鹤归来、红丫小筑、何乐不为、河东愚翁、河源渔。 3.《诗经》反映了什么《诗经》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末期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尽情抒发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饥者歌其 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诗》三百篇皆缘情而发, 形成朴素、自然反映现实的风格。 在表现手法上多用赋、比、兴。所谓 “赋”,就是铺叙直言,采用直接叙述描写的手法。 “比”就是以具体形象比较 熟悉易于理解的事物来打比喻。“兴”就是起兴,借助其它事物来作诗歌的发 端,用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这种表现手法不仅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具民 族特色的表现手法,也成了中国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诗经》无论体裁、表 现手法、语言还是内容方面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4.你知道《诗经》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相传春秋中叶,孔子编定《诗经》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分为15国风共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质朴自然,文学价值最高;“雅”分为“大雅”和 “小雅”,共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主 要产于黄河流域,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主 要描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有反映徭役赋税给奴隶带来的苦 难,有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讽刺,还有关于周代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记录等。 《诗经》大部分的诗可以入歌,可惜诸多好听的歌曲都失传了, 只有《关雎》尚有谱调可唱。 5.《诗经和楚辞》内容大概讲的是什么《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简称“诗三百”,收集了从西周 初期到春秋末期共500多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墨子•公孟篇》 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概括出《诗 经》可诵、可奏、可歌、可舞的音乐性质。 风——共160篇,包括15国的民歌,这些民歌流行于北方各 地(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的北部、四川的东部)。 《风》中的民歌充满了真挚、纯洁、浓郁、丰富的感情色彩。 曲 式结构(分节歌、主副歌、换头等十余种)变化多,表演形式 (独唱、对唱、帮腔等)新颖,是《诗经》中的精华,具有较高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关雎》、《伐檀》等作品。 雅——大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共105篇,分大雅和小雅, 多是朝会宴飨、个人抒情之作。其中多为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同情人民的作品。 颂——共40篇,作品词语晦涩难懂,多为祭祀宗庙祖先的 乐舞。 《楚辞》是一部总集,其中收集了以公元前4世纪(战国) 时的伟大诗人屈原作品为主的辞赋(“楚辞”是战国时期在楚国民 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歌曲体裁。 “楚辞”又被视为一种文体,运 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历史风俗、音乐来进行创作,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故名“楚辞”)。屈原的《九歌》、《离骚》、《天问》、《招魂》等作品被收入其中。 它们大部分是可以歌唱的。 《九歌》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不朽之作,它原是楚国民间在祭祀时 所唱的一套歌曲,屈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 《九歌》中充满 着浪漫主义气息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神奇的幻想、挚热的 感情。 《九歌》属于组曲形式,共有十一首: 东皇太一(叙述祭天神的排场) 云中君 (祭女性的云神的歌) 湘君 (祭湘水男神的歌) 湘夫人 (祭湘水女神的歌) 大司命 (祭主寿命的男神的歌) 少司命 (祭主寿命的女神的歌) 东君 (祭太阳神的歌) 河伯 (祭男性的河神的歌) 山鬼 (祭女性的山神的歌) 国殇 (祭颂阵亡烈士的歌) 礼魂 (祭祀结束时所唱的歌) 《诗经》、《楚辞》以其极出色的篇章成为传世之经典,集中体 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高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