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汉代乐府诗歌的作品

1.汉乐府诗的特点是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斜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斜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2.《汉乐府》共有几篇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相和歌辞中 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表现的都是平民百姓的疾苦,是来自社 会最底层的呻吟呼号。有的家里“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逼得男主 人公不得不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

(《东门行》)有的是妇病连年累岁,垂 危之际把孩子托付给丈夫;病妇死后,丈夫不得不沿街乞讨,遗孤在家里呼喊着 母亲痛哭。(《妇病行》)还有的写孤儿受到兄嫂虐待,尝尽人间辛酸。

(《孤 儿行》)这些作品用白描的笔法揭示平民百姓经济上的贫穷,劳作的艰难,并且 还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内心独白,表现他们心灵的痛苦,感情上遭受的煎熬。 《东门行》的男主人公在作出最终抉择之后,不得不割舍夫妻之爱、儿女之情, 夫妇二人的对话是生离死别的场面。

《妇病行》中的病妇临终遗嘱伤心刺骨,而 丈夫无力赡养遗孤的愧疚、悲哀,也渗透于字里行间。至于《孤儿行》中的孤儿, 因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竟然有生不如死的想法,小小年纪便对命运已经完全丧 失信心。

两汉乐府诗在表现平民百姓疾苦时,兼顾到表现对象物质生活的饥寒交 迫和精神、情感世界的严重创伤。尤其可贵的是,诗的作者对于这些在死亡线上 挣扎的贫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是以恻隐之心申诉下层贫民的不幸遭遇. 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讲述了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

如《妇病行》《孤儿行》、《孔雀东南飞》等等。有时情节还曲折多变。

《孔雀东南飞》扣住兰芝夫妇的坚贞爱情与封建专制的矛盾,展开了丰富而曲折的情节。兰芝不堪刁难,自请遣归,掀起波澜;仲卿求情,似乎能平息矛盾,但焦母态度蛮横,矛盾反而更加尖锐。

焦刘分手前的盟誓,使矛盾稍缓。而兰芝被逼再嫁,又使矛盾激化。

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汉代乐府诗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写人的手法十分娴熟。或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或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形象。

《妇病行》《孤儿行》的细节、《陌上桑》中的对话、《孔雀东南飞》中人物的行为以及环境气氛,都有效地刻画了人物。 部分作品: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薄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之。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颸,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人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缇夫婿从门来,斜柯(倚)西北眄。“语卿且铁眄,水清石 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 国相齐晏子。

3.汉乐府民歌一共有几首

具体数目不详。只知现存下来的汉乐府民歌不过40余首。

汉乐府民歌,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它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汉乐府民歌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说,乐府民歌的作者面向现实生活,根据人们在各种各样的遭遇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而进行创作的。

扩展资料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周代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它更广泛,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对后代诗歌也有其更具体,更直接的巨大影响。许多作品都起着示范性的作用。

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这种精神像一根红线似的贯串在从建安到唐代的诗歌史上,俨然形成一条以乐府为系统的现实主义传统。

汉乐府民歌在中国诗史上,是一次情感表现的解放。《汉书艺文志》说汉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之作,便是指这一特色而言。对于诗歌的发展,这一点同样是很重要的。后代情感强烈的诗人,常从这里受到启发。李白的《战城难》,就是对汉乐府民歌的模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乐府民歌

4.关于《汉乐府》的诗歌

1、妇病行 作者:无名氏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⒄!” 译文 被病魔拖累的妻子,把丈夫叫到跟前,有一句应当说的话,还没有说珠泪就不断地流了下来。

她说:“我把几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了,不要叫孩子饿着冻着,有了过错不要打他们。我就要死了,你要常常想着我的话。”

孩子母亲死去了,爸爸找不到长衣,唯有的短衣又是单的,难以御寒。只得关门堵窗,留儿在家,独自上市。

他遇上朋友就哭泣,泪水不止。他求朋友为孩子买糕饼,哭着对朋友说:“我是想不哭啊,但控制不住啊!”他掏出怀中的钱交给朋友。

回到家,孩子们哭着找妈妈抱。他徘徊在空荡荡的屋中:“这样下去,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死去!我不想再说下去了。”

2、上邪 作者:无名氏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译文 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3、有所思 作者:无名氏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译文 我所思念的人,就在大海的南边。我拿什么赠给你呢?这是一支玳瑁簪,上面装饰有珍珠和玉环。

听说他有二心,心里伤悲,拆碎它。捣毁它,烧掉它!烧掉它,风把灰尘扬起!从今往后,不再思念你,我同你断绝相思!当初与你约会时,不免引起鸡鸣狗吠。

兄嫂也可能了知道此事,哎……听到屋外秋风声里鸟儿飞鸣,情绪更乱,一会儿天亮了,我就会知道该怎么做的。4、东门行 作者:无名氏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译文 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

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

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

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5、十五从军征 作者:无名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5.有哪些汉乐府的诗歌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怼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姆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君,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约,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斋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采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厅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