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开头的诗句周流乎天余乃下。 周南一望堪泪下。 周王不信长生话。 周尺仍分于清浊。 周孔蓍龟久沦没。 周灵王太子晋也。 周伯仁所谓君者。 周大臣之所作也。 周公援笔以写也。 周景王之无射也。 周宣王太子晋也。 周之名山中南也。 周至有五柞宫也。 周班每喜簪裾接。 周昌以汉高为桀。 周昉毫端善图写。 周昌之徒力争之。 周公何从而诛之。 周将交刃而誓之。 周秦之世为偃师。 周宣休道太原师。 周粟纵荣宁忍食。 周郎开国虎争时。 周勒肃慎之楛矢。 周灭秦兴至隋氏。 周步一池销半日。 周宣汉武今王是。 周公孔子徒自欺。 周回秀绝自清机。 周南留滞古所惜。 周回海树侵阶疾。 周王常德须攘狄。 周公之典盖坏矣。 周朝将相还无体。 周文秽迹以求利。 周之天子无仙气。 周家何用问元龟。 周堂玉溜好传杯。 周亡天下传于隋。 周纲陵迟四海沸。 周章似鼠唯知醉。 周章危立近三槐。 周五殷三归夜台。 周秦汉魏书书在。 周南何处托成书。 周从后稷至文武。 周王致理称申甫。 周游八极无处吐。 周人莫知所适与。 周郎陆弟为俦侣。 2.以“周”开头的七字诗句有哪些1. 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离骚》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2. 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离骚》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3. 周流观乎上下。——《离骚》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4.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5.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短歌行》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6. 周【zhōu】 7. 释义: 1.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匝(a.环绕;b.周到)。 2.普遍、全面:~身。~延。~全。~游。 3.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 4.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5.给,接济:~济。 6.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 7.姓。 8. 组词:周末 四周 一周 周期 圆周 3.周字开头的诗句1,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唐代: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白话文释义:周先生隐居在丹阳横山,开门就看到秀丽的丹阳。 连绵的山峦围绕周围,壮观的景色胜过仙乡。有空就写诗作曲,来了情绪就在丹阳湖上高唱《白纻词》。 丹阳湖水清秀荡漾,远胜过东海浩荡的感觉,水光山色与菰蒲草共显娇娆。 2,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清代:郑燮《念奴娇·周瑜宅》 白话文释义: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 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 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3,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魏晋:陶渊明《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白话文释义:周生传授孔子业,祖谢响应遂紧跟。儒道衰微近千载,如今于此又听闻。 马厩岂能作讲舍,尔等校书太辛勤。我爱古书崇儒道,愿与你们作近邻。 真心奉劝诸好友,随我隐居颍水滨。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两汉:曹操《短歌行》 白话文释义: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南北朝: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白话文释义: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上的舟船将晨暮连成一体分不清早晚,阴云和彩霞多次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遍观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倦,何况是漂游游览。 波神使河流安静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涛。 4.带有周字的唯美的句子有哪些带有周字的唯美的句子有: 1、从此庄周梦不成,山木尽亚洪涛风。共爱芳菲此树中,始应交我作三公。楼边轻好暖风徐,月明更想曾行处。春来从你树开花,禁林深处绝喧哗。 2、周官统六卿,丽春应最胜。 3、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行周仁颖湖口秀,榜眼状元临漳芳。 6、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 7、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日子像数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从手中滑去,串成周,串成月。 10、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11、爱情就如发了一场大病,病后就会痊愈,好了又再病,周而复返。 12、对流血一周仍然不死的动物千万不能大意。 13、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 14、开学第一周就放中秋节假,我会乱说? 15、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5.寻“周”字开头的七律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写于唐代大历元年. [编辑本段]诗歌注释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 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 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 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 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 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 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 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 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 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 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 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 6.“周”字开头的成语【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周而复生】周:环绕一周;复:又。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周规折矩】本指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 【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周急继乏】周:接济。继:帮助。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亦作“周急济贫”、“周贫济老”。 【周急济贫】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同“周急继乏”。 【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周贫济老】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同“周急继乏”。 【周妻何肉】周:南朝周颙;何:南朝何胤。周颙有妻子,何胤吃肉。比喻各有所累。 【周情孔思】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周穷恤匮】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它贫困的人。 【周全之道】周全:周到。考虑细致全面的方法。 【周听不蔽】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游列国】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