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宋词诗经元曲的资料不要古诗100字以内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元曲: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2.唐诗的译文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出自蜀先主庙[刘禹锡] 1.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语先生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吴吐天地之志者也。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耳。’”这里是借曹操的话赞美刘备. 2.凛然:令人肃然起敬的样子. 意思是刘备震惊天下的英雄气概虽然经历了千秋万载,但是仍然让人崇敬.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出自古意[李颀] 1.羌(qiang枪):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族名,在今甘肃、四川境内。羌笛:即羌族人所吹的笛子,也就是现在人们常吹的那种笛子。出塞声作战时羌笛吹奏的军乐声. 2.三军:古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三军即三万七千五百人,这里是军队的通称。也有前军,中军,后军之说. 意思是三军出塞之时听到笛声,无不思念亲人,泪如雨下.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故林:故园,故乡。相识多:指回到故乡后有许多旧日相识的亲友. 2.昨日:指刚刚过去的日子,也可泛指过去。 连上两句是说,回到故乡虽有许多旧日亲友的聚晤,但刚刚罢了官的心情将是怎样的呢?这是作者为友人担忧.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1.乌:乌鸦。半飞:分飞. 2.凄:冷,作动词用,这里是指秋夜霜冻的寒气侵袭. 意思是月光清照城头,只见乌鸦分飞,万物萧索,秋夜霜寒,树木为之凋零,何况单衣如何抵挡寒风.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1.人随沙岸: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向着江村走去. 2.余:我。乘舟;指乘鱼梁渡口的渡船. 意思是人们沿着沙岸走向江村,我也坐船回鹿门了. 1.安能;哪能,岂能。摧眉折腰:低眉恋腰。事:侍奉,伺候。权贵:指有权势的贵族官僚,即封建统治者. 2.不得:不能。开心颜:心情愉快,脸上露出笑容. 意思是怎么能让我弯下一身傲骨,向统治者低头哈腰,如果那样,恐怕我再不能露出笑容.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君:指金陵子弟。东流水:指在金陵北面向东奔流的长江. 2.别意:离别的情意。之:指东流水. 意思是请你问问那日夜东流的长江,和我离别之意谁更长? 3.唐诗 翻译春日晴原野望 唐五代• 陈羽 东风吹暖气,消散入晴天。 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 蒙茸花向月,潦倒客经年。 乡思应愁望,江湖春水连。 简析:这是作者在春天思念故土的乡愁之作。通过眼前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更加表达出作者的乡愁之苦,读来让人动容。 翻译:春风带来了和煦的暖风,这气息弥漫于晴朗的天空,池塘中水渐渐改变了颜色,越来越绿,杨柳吐出了嫩芽,远望上去蒙上了一层嫩黄的轻烟。各种花儿争相待放,在月色下更有一番风情,而(我),一个漂泊多年潦倒的游子,面对这春天的美景,不禁愁从心中而来,眺望家乡的方向,却只看到满湖的春色与远处的天边连成茫茫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