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红楼梦中有关吃螃蟹的诗句

1.红楼梦中3首咏蟹诗

1、《螃蟹咏》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作)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白话文:手持蟹钳更喜有这桂树的阴凉,泼上醋拌上姜真使我食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白话文:贪吃的王孙为助兴自然要有酒,号为“横行公子”却是腹内空空无肝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白话文:为贪馋早忘了腹脐积冷的顾忌,指上沾腥味洗了又洗还有余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白话文:螃蟹生来原就为满足世人的口福,称仙的苏东坡也曾自嘲平生为口忙。 2、《螃蟹咏》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白话文:永远披着铁甲永远持着长枪,就是死了也没能忘。你那鲜红色相堆上盘碟,却又惹人喜爱个个争先品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白话文:双双大螯中封满嫩玉似的白肉,饱凸的蟹壳内块块蟹黄扑鼻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白话文:要说多肉更应怜爱你那八只足,为助情兴谁来陪我饮上酒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白话文:对着佳品美味莫辜负这金秋佳节,好个清风轻拂桂花飘香菊黄带霜。

3、《螃蟹咏》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白话文:桂香氤氲梧桐阴下端坐着举起杯,好吃贪馋的人瞧着你螃蟹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白话文:眼前的道路你从不管纵横一味旁行,装模作样肚子里却只有黑膏和蟹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白话文:酒也敌不过你那腥味还得用菊花,为防腹内积冷吃时定要多加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横行到今落入锅里得到了什么好处?月夜里水边上只留下了禾黍的芳香。

扩展资料 咏诗背景: 《螃蟹咏》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借吟咏螃餐而进行的一场诗战。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

同一个螃蟹,持有不同政治立场和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就对它有截然相反的寓意。薛宝钗借吟咏螃蟹这个“小题目”,嘲笑宝黛所走的反对封建宗法制度的叛逆道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螃蟹咏 百度百科-螃蟹咏 百度百科-螃蟹咏。

2.红楼梦中3首咏蟹诗

38回 菊花诗(3首)咏蟹诗

咏蟹(贾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咏蟹(林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指清风菊带霜。

咏蟹(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尘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3.写蟹的诗句红楼梦

其一(贾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注释]1.持螯——拿着蟹钳,也就是吃螃蟹。

语本《世说新语》:毕卓曾对人说:“左手持蟹螯,右手执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这是古代贵族过的享乐生活。

2.擂姜——捣烂生姜。3.饕餮——古代传说中贪吃的凶兽,后常用来说人贪馋会吃,这里即此意。

王孙——自指,借用汉代刘安《招隐士》中称呼。4.“横行”句——说蟹。

蟹,称为“横行介士(战士)”,见《蟹谱》:又称为“无肠公子”,见《抱朴子》。横行,既是横走,又是行为无所忌惮的意思。

无肠,除字面义外,又用以说没有意兴,无动于衷。这一句语带双关,兼写“偏僻”、“乖张”。

金代诗人元好问《送蟹与兄》诗:“横行公子本无肠,惯耐江湖十月霜。”5.脐间积冷——我国传统医药学认为,蟹性咸寒,恣食,会积冷于腹内(小说中也写到),须用辛温发散的生姜、紫苏等来解它。

6.香——与“腥”同义。两句似寓其沾花惹草习气。

7.“坡仙”句——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人亦称其为坡仙,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写诗笑一生穷愁劳碌的唐代苦吟诗人孟郊,把读孟诗比之为吃小蟹,说是“竟日嚼空螯”(《读孟郊诗》),所以引以为说。

又贾宝玉的绰号叫“无事忙”,或是有意暗合。其二(林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注释]1.铁甲长戈——喻蟹壳蟹脚。

宋代陈郁为皇帝拟进蟹的批答说:“内则黄中通理,外则戈甲森然。此卿出将入相,文在中而横行之象也。”

见《陈随隐漫录》。2.色相——佛家语,指一切有形之物。

借用来说蟹煮熟后颜色好看。3.“多肉”句——即“更怜卿八足多肉”。

上一联已说螯满、膏香,故这句用“更”字说蟹脚多肉。怜,爱。

卿,本昵称,这里指蟹。4.“助情”句——意即“谁劝我饮千觞以助情”。

觞,酒杯。助情,助吃蟹之兴。

5.兹——此。佳品——指蟹。

酬——报答。这里是不辜负、不虚度的意思。

佳节——指重阳。6.桂拂清风——即“清风拂桂”。

其三(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注释]1.霭——云气。这里指桂花香气。

2.长安涎口——京都里的馋嘴。佳节吃蟹是富贵人家的习好,故举长安为说。

又似与“饕餮王孙”不无关系。盼重阳——《红楼梦》诗多含隐义,菊诗与蟹诗共十五首,明写出“重阳”的三首即宝钗所作的三首,这很值得注意。

正如“清明涕送江边望”、“清明妆点最堪宜”等诗句看来与探春后来远嫁的时节有关一样(参见其“图册判词”和“春灯谜”诗),宝钗始言“重阳会有期”,继言“聊以慰重阳”,这里又说“涎口盼重阳”,可见“重阳”当与后半部佚稿中写宝钗的某一情节有关。3.“眼前”句——蟹横行,所以眼前的道路是直是横它是不管的。

经纬,原是织机上的直线与横线。4.“皮里”句——蟹有壳无皮,“皮里”就是肚子里。

活蟹的膏有黄的黑的不同颜色,故以“春秋”说花色不同。又“皮里春秋”是成语,出《晋书·褚传》:褚为人外表上不露好恶,不肯随便表示赞成或反对,而心里却存着褒贬,所以有人说他“有皮里春秋”。

因晋简文帝后名春,晋人避讳,以“阳”代“春”,故这一成语亦作“皮里阳秋”。后多用以说人心机诡深,而不动声色。

空黑黄,就是花样多也徒劳的意思,因蟹不免被人所煮食。5.涤腥——解除腥气。

用菊——指所饮非平常的酒,而是菊花酒。传说重阳饮菊花酒可辟除恶气。

6.性防积冷——意即蟹性寒,食之须防积冷。7.落釜——放在锅子里去煮。

成何益——意谓横行和诡计又有何用。8.月浦——有月光的水边,指蟹原来生长处。

诗中常以“月”点秋季。空余禾黍香——就蟹而言,既被人所食,禾黍香已与它无关。

唐代陆龟蒙《蟹志》:“蟹始窟穴于沮洳(音举入,低湿之地)中,秋冬至,必大出,江东人云稻之登也。”又宋代傅肱《蟹谱》:“秋冬之交,稻粱已足……江俗呼为‘蟹乐'。”

4.红楼梦中吃蟹的工具有哪些

《红楼梦》中所食的蟹,是田里的肉蟹,即淡水蟹。

以清蒸为主。是沪苏杭一带最平常的吃法,通常是将新鲜的生姜切碎,放入镇江香醋,再加适量白糖调制而成,既可以去除螃蟹中的土腥味,也可以解腻提鲜。

薛宝钗的螃蟹咏中就有“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那个年代,还没有香辣蟹之类复杂的吃食。

或者说,螃蟹这种东西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做法。虽说食不厌精,但过分复杂也是暴殄天物。

挑个大、肢全、活动力强的蟹。先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线捆扎肢体,使之无法动弹。

不然的话,在烧煮过程中容易因挣扎而落掉蟹脚,影响鲜味。捆扎后,放入蒸笼蒸成红色就可以了!至于如何吃蟹,堪称一门学问。

一般来说,需要八件铜器皿,用精致的铜托盘盛上来。锤、刳、筷、斧、汤勺、剔、镊、砧板。

吃蟹时,先用锤敲打蟹壳,再用斧把蟹拦腰斩断,用刳取大块蟹肉,用剔、镊取蟹腿上的肉,直至把关节上的肉都取出,再舀一勺汤泡蟹肉,最后用筷子把蟹肉送入口中。并且,劈蟹肉还得放在砧板上劈。

一边轻轻锤,细细剔。一边吟诗作赋,以蟹佐酒,以酒佐诗,真是不亦乐乎!吃的步骤,也很有讲究。

首先吃蟹盖,然后将蟹掰开,顺着丝缕吃蟹肉,将蟹肚部分全部扔进蟹盖。蟹脚、蟹钳最讲究,必须吃完后分两边依次排好,最后将蟹肚脐盖在蟹盖上翻身,放在蟹脚中间——于是它又是一只完整的大闸蟹。

想象一下,如果古人看到我们现在吃蟹的情景,一定会笑话我们是“牛吃蟹”吧!如何把螃蟹吃出品位,吃出风雅,吃得“阳春白雪”,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

5.请问谁知道关于,螃蟹.的诗句.

《红楼梦》中,借《菊花诗会》,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赋诗,写尽了螃蟹的本质属性和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三首诗是: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五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秋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贾宝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娜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林黛玉) 桂霭相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薛宝钗) 螃蟹最显著的特征是横行。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他的蟹图上,曾题字“看汝横行到几时”。

“四人帮”倒台后,画家黄永玉画了一幅一壶美酒和四只煮熟的螃蟹,不但是象征,也表达了那些日子的快乐心情。螃蟹人诗,多见于唐宋时代。

《万历野获编》载:“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他的诗歌则歌颂螃蟹是无所畏惧的勇士:“未游沦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螃蟹为什么横行?杨雄在《太玄》中说,是用心浮躁的缘故。

关于螃蟹的横行,有这样一则对联故事。清朝末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到松江府微服私访。

正巧知府过生日,就随众宾客前去。张本想给知府大人一个措手不及,借以一鸣惊人,无奈知府不认识他,不但得不到特殊的礼遇,反而受尽冷落的白眼。

宴会开始时,张之洞忍耐不住,毫不客气坐上首席,满堂官绅十分惊讶。知府一见不禁恼火,但当着众缙绅的面不便发作,又怕冲了“寿”,于是走到张之洞面前,手指桌上的一道名菜说:“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

不言自明,知府以鲈鱼自比,点明自己是松江府的主人,是“土皇帝”。 张之洞早已听出了弦外之音,不慌不忙地抓起筷子,指着另一道名菜傲岸地说.“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知府很机灵,听了下联,觉得此人大有来头,急忙退席打听。当他得知是两江总督时,十分尴尬,只得跪在张之洞面前,连称“该死”。

螃蟹的颜色也曾被人编为互相讽刺挖苦的对联故事。 传说明代有位曹尚书,听说解缙文思敏捷,出语惊人,便想试探一下他的本领,差人邀解缙到府上相见。

至时,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衣,便挖苦道:“出水蛤蟆穿绿袄”;解缙闻言愤恨至极,但并未发作,他见尚书老态龙钟,身穿红袍,立即反唇相讥:“落汤螃蟹着红袍”。 螃蟹是美味佳肴。

蟹肉营养丰富,蟹黄是席中珍品。每100克蟹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

6-4。5克,碳水化合物7。

4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磷、钙、铁以及多种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美味的螃蟹成为诗人吟咏的题材。

南宋诗人陆游诗:“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在江南作官,他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可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尘团”。

以诗换蟹,得意之状可掬,足见食蟹的魅力。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宝玉、林黛玉之手写下了美妙的咏蟹诗。

贾宝玉的诗:“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餐餐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林黛玉的诗:“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阳澄湖的大闸蟹是最好吃的蟹。河流纵横、湖泊密布的江苏省盛产螃蟹,其中以地处昆山、吴县、常熟三县市交界的阳澄湖大闸蟹最为著名。

宋朝傅耾在《蟹谱》中写道:“江淅诸郡皆出蟹,而苏尤多”。其中位于阳澄湖畔吴塘的蟹,更是黄多肉肥,味道鲜美。

这就是阳澄湖大闸蟹。 这种蟹,青背白肚,黄毛金钩,故又有“金爪蟹”的绰号。

每年秋分过后,西北风起,成蟹东游入海产卵,便是捕捞季节。江南一带常把“九雌十雄”作为选蟹标准。

这是因为农历九月的雌蟹卵满膏肥,十月的雄蟹肉嫩体大,食之最为鲜美。阳澄湖成蟹一般三只可达0。

5公斤,最大的重达0。 25公斤以上,而且蟹黄丰腴,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蟹肉所含脂肪、维生素A和核黄素的量较高。

螃蟹在今天是美味佳肴,但在很久以前还是令人恐怖的怪物。所以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是英雄。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予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疟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

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连鬼都不认识的螃蟹曾经在个别地方造成过灾害。

元代高德基《平江记事》:“大德丁未,吴中蟹卮如蝗,平田皆满,稻谷荡尽,吴谚有蟹荒蟹乱之说,正谓此也”。傅耾《蟹谱》则说:“吴假有蟹荒之语,盖取其披坚执锐,岁或暴至,则乡人用以为兵征也”。

可见吴地有蟹灾,而且老百姓还把蟹灾作为兵灾的征兆。 。

6.红楼梦中:三十八回食螃蟹一节,宝钗做的食螃蟹绝唱,所喻讽刺世人

对这首诗,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可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据我所知,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仅作参考: 1.政治讽刺说(蔡义江) 宝钗的螃蟹咏是:“一:以小寓大,常借女儿之情的琐事,寄托政治斗争的大感慨。

二:旨在骂世。”宝钗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派,借她之口,更能起着打掩护的作用。

2.阶级斗争说 钗黛的咏蟹诗分别体现了“钗黛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倾向。”林黛玉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对螃蟹的“铁甲长戈死未亡”的斗争精神大加赞赏,而宝钗则是作为大观园内的封建礼法的卫道者,以“横行无忌、不分是非、毫无心肝”等语句来影射黛玉这一反叛者。

7.《红楼梦》的诗句,千思难解

螃蟹咏--(薛宝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注释]1.霭——云气。

这里指桂花香气。2.长安涎口——京都里的馋嘴。

佳节吃蟹是富贵人家的习好,故举长安为说。又似与“饕餮王孙”不无关系。

盼重阳——《红楼梦》诗多含隐义,菊诗与蟹诗共十五首,明写出“重阳”的三首即宝钗所作的三首,这很值得注意。正如“清明涕送江边望”、“清明妆点最堪宜”等诗句看来与探春后来远嫁的时节有关一样(参见其“图册判词”和“春灯谜”诗),宝钗始言“重阳会有期”,继言“聊以慰重阳”,这里又说“涎口盼重阳”,可见“重阳”当与后半部佚稿中写宝钗的某一情节有关。

3.“眼前”句——蟹横行,所以眼前的道路是直是横它是不管的。经纬,原是织机上的直线与横线。

4.“皮里”句——蟹有壳无皮,“皮里”就是肚子里。活蟹的膏有黄的黑的不同颜色,故以“春秋”说花色不同。

又“皮里春秋”是成语,出《晋书·褚传》:褚为人外表上不露好恶,不肯随便表示赞成或反对,而心里却存着褒贬,所以有人说他“有皮里春秋”。因晋简文帝后名春,晋人避讳,以“阳”代“春”,故这一成语亦作“皮里阳秋”。

后多用以说人心机诡深,而不动声色。空黑黄,就是花样多也徒劳的意思,因蟹不免被人所煮食。

5.涤腥——解除腥气。用菊——指所饮非平常的酒,而是菊花酒。

传说重阳饮菊花酒可辟除恶气。6.性防积冷——意即蟹性寒,食之须防积冷。

7.落釜——放在锅子里去煮。成何益——意谓横行和诡计又有何用。

8.月浦——有月光的水边,指蟹原来生长处。诗中常以“月”点秋季。

空余禾黍香——就蟹而言,既被人所食,禾黍香已与它无关。唐代陆龟蒙《蟹志》:“蟹始窟穴于沮洳(音举入,低湿之地)中,秋冬至,必大出,江东人云稻之登也。”

又宋代傅肱《蟹谱》:“秋冬之交,稻粱已足……江俗呼为‘蟹乐。”《红楼梦》虽然比其它古典小说更充分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因为作者不敢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伤时骂世”的话,因而常有一些借题发挥或通过小说人物之口和笔来说的地方。

而且,这种情况也不只限于正面人物。第二回贾雨村闲谈之中所发的“正”“邪”二气的大议论即其例。

宝钗的咏蟹诗也是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思想的。小说中有一段值得注意的话,就是众人的评论:“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

——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这里明白地告诉我们两点:一、以小寓大——《红楼梦》以儿女之情的“假语”,说政治问题的“真事”,即是“以小寓大”。二、旨在骂世,为此借宝钗之作来发挥,比通过宝玉或黛玉这些明显地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之口来说要稳妥得多。

因为宝钗是古代社会的“正统派”,处处都是维护现存秩序的,借她的诗巧妙地骂几句世人,很像只是一时“为文造情”,更能起到打掩护的作用。其实,它是一首以闲吟景物的外衣伪装起来的讽刺诗。

全诗讽刺现实社会政治中丑恶人物的犀利锋芒集中于第二联:“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它不仅作为小说中贾雨村之流政治掮客、官场赌棍的画像十分维肖,就是拿它赠给历史上一切惯于搞阴谋诡计的反面人物也是非常适合的。

他们总是心怀叵测,横行一时,背离正道,走到斜路上去,结果都是机关算尽,却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所以,小说中特地强调:“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

宝玉道:‘骂得通快!我的诗也该烧了。’”在小说中,这首诗是宝钗写的,这又如何体现对这个人物的褒贬呢?写宝钗对世情是练达的,这未必就是褒。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讽刺世人而忘了持镜自照,倒实在带有贬意:笑人家不择正路、“皮里春秋”,自己为了争得宝二奶奶的位置,不是也用尽心机、施尽手段么?说蟹有腥臭,自己热中仕途经济就没有儒臭么?告诉别人吃蟹要“性防积冷”,难道“性冷”的只有螃蟹么?问螃蟹“于今落釜成何益”?不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金锁终于配了宝玉成何益?如此等等。诗彷佛出于无意,却又实实在在地成了宝钗的自我嘲讽。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