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鸟鸣涧》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词语注释1.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河流名。2.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3.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4. 桂花:一种春桂,木犀的通称。 春天开花或秋天开花。5.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6. 月出:月亮出来。7. 惊:惊动,惊扰。 8. 时:时而,偶尔。9.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10. 山鸟:山中的鸟白话译文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中的鸟,时而在山涧处发出轻轻的鸣叫声创作背景编辑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古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鸟鸣涧》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是一首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作之一。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夜深人静,月亮还没有出来,万籁无声。 忽然,月光穿云而出,给大自然披上了盈盈轻纱。田野空旷,幽谷静谧安详。 这是世界都睡着了吗?诗人在静思中发现,这春山空而不虚。作品赏析编辑这首诗写春山之静。 “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 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动静结合。 花落,月升,鸟鸣,这些“动”景,却反衬出春山的幽静。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四季桂)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景。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世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 王维鸟鸣涧书法帖 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 《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 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结合的方法衬托出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 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 而我们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陆游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记叙出来。 而我们在低吟浅酌之时,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画面之中。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 2.请(分别)写出带山、鸟、水,这3个字的古诗山: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 水: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描写山,水.花.鸟的唐诗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幽期②不负言。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野田黄雀行 李白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吴宫火起焚巢窠, 炎洲逐翠遭网罗。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闺情 (唐)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题牡丹图》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风,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4.古诗:鸟鸣涧,渭城曲,别董大,示儿,长歌行,江雪,浪淘沙,望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渭 城 曲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江 雪 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浪淘沙 :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带有山和鸟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白居易《和《思归乐》》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宋之问《经梧州》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韩愈《示儿》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方干。——方干《山中言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于“山”的古关于“鸟”的古诗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春 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然《春 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 陶渊明《饮 酒》 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 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 马致远《秋 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 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 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 僧志安《绝 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 柳宗元《江 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 谢灵运《岁 暮》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 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山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 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 王维《鸟鸣涧》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5、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宋 王安石《江 上》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 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唐 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唐 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 唐 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登 高》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唐 刘长卿《秋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登鹳鹊楼》 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 杜甫《后出塞之二》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然《春 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初春小雨》 4、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清 谭嗣同《豳 州》 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唐 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 宋 朱翌《南 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 李白《秋 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 曹操《观沧海》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南唐 李煜《相见欢》 古诗文名句——声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凉州词》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万籁此都寂,但闻钟磬音。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 王维《鸟鸣涧》 古诗文名句——色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唐 骆宾王《咏 鹅》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 李白《送友人》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名句——香(嗅觉)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唐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 杜甫《绝句》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