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魏碑唐诗书法作品

1.颜体书法作品欣赏楷书古诗

楷书,代表人物颜真卿。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坚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

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

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2.书法中的魏碑是什么

狭义的魏碑指北魏时期的书体。

广义的魏碑即指北朝的碑刻,包括魏、齐、周三朝,直至隋统一南北之前的碑刻作品。魏碑是一种从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时期的书体,属于楷书范畴。

魏碑书法质朴雄强,粗犷自然,存隶书的雄厚之气,比唐楷多质朴之姿,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清人康有为就对其推崇备至。

魏碑出现于南北朝 个多民族融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频繁、佛教盛行、造像记发达的时代。它主要见于当时的石刻。

魏碑书体可分为摩崖、造像记、碑碣、墓志四种。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称为摩崖,造像的铭文称为造像记,记事刻碑就是碑碣,刻石埋入墓中的称为墓志。

南朝书法多见于书信,北朝则流行石刻,所以有“南朝重尺牍,北朝重石刻”的说法。

3.魏碑是什么时期的书法作品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的统称。

魏碑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王朝当中,以北魏的享国时间最长,后世就用“魏碑”来代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画作品。魏碑多在悬崖峭壁上刻像造石,故碑刻居多,其碑版、墓志、塔铭、造像题记、幢柱刻经等数千万计。

北朝是历史上石刻书法兴盛的时期,它是继东汉桓、灵时期隶书兴盛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石刻书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石刻书法继承汉隶的笔法,结体谨严,笔姿厚重大方、雄健挺拔,为世人所宗。

魏碑的书法艺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佛教的造像题记。这些题记有三千余品,最为著名的是《龙门二十品》。

另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墓志在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北魏时期的墓志铭比以往各朝代的都要多,书法作品带有汉隶笔法。

我国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魏楷和晋楷、唐楷并称“三大楷书字体”,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我国传统书法作品的楷模。

4.魏碑的书法特征是怎样的

魏碑指盛行于北魏时期一种书体,属楷书范畴。

因多镌刻于当时广为兴建的碑碣、墓志、摩崖、造像、题记等石刻之上,故称为“北碑体”。魏碑书体是在汉隶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

其书法特征:行笔刚健有力,点画峻利,转折处用笔提按明显,结构内圆外方。疏密自然,纵横倚斜,错落有致

初期魏碑,体势严谨方正,雄伟峻拔,悍劲粗矿,意态奇逸多变,意趣酣畅。后期则受南朝书法影响,又渐趋浑厚遒美。

著名碑刻有《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石门铭》及云峰山诸石刻。碑学派高度评价了魏碑书法艺术成就。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北朝人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出入收放偃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具备。”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赞魏碑书法云:“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魏碑书法上承隶书传统,下开唐措新风,为汉字由隶变楷的演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5.杜牧清明古诗魏碑字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